托卡耶夫的这次行程,可以说是满满当当,除了与中国领导人会面之外,还要参加亚洲博鳌论坛,并与参会的商界人士举行会谈。在托克耶夫的随行人员中,我们看到有哈国副总理兼外长努尔特列乌,以及哈萨克斯坦交通部部长卡拉巴耶夫一行。因为时值哈国刚刚重组政府,很明显,托卡耶夫这一趟,主要还是奔着合作的目的来的。

在与中国领导人会面期间,托克耶夫再次重申中哈互为友好邻邦,政治上高度互信,愿意与中国继续打造中哈两国关系新的“黄金三十年”。这里提到的“黄金三十年”,指的是自1992年建交以来,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之间的关系经过了迅速而深入的发展,尤其在经济、贸易、能源和基础建设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托克耶夫提出要打造新的“黄金三十年”,一方面肯定了两国过去几十年间的友好合作,另一方面也是期待未来继续保持并加强这种合作关系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会见哈萨克斯坦交通部部长卡拉巴耶夫】

在具体项目上,哈国交通部部长卡拉巴耶夫在会见中国发改委副主任李春林时,确定了三个方向,分别是共建“一带一路”、中哈第三铁路通道、以及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值得一提的是,托卡耶夫在上个月发表讲话时就提到,对于哈国而言,今年是尤为特殊的一年,决定着哈国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

此外,在经济上,哈国还提出了要用5年时间,把哈国的经济规模从现在的2200多亿美元,提升到4500亿美元,并称要重点关注与中国在此前达成的45个项目。之后,就有了哈国率团访华这一幕。这么前后一联系,不难发现哈国是要将未来的发展重点,放在中国身上。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好事一件。

首先,从共建“一带一路”的角度来看,哈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地理位置上,哈萨克斯坦位于欧亚大陆的战略位置,是连接中国和欧洲的重要桥梁。加强与哈萨克斯坦的合作有助于中国拓展对外战略空间,同时也为哈萨克斯坦带来经济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此外,哈国还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储备,特别是天然资源如石油和天然气。对中国来说,深化与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合作不仅能够保障能源需求,还能促进“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亚的实施,加强地区经济一体化。

【哈国总理(右)会见中国驻哈大使张宵】

其次,哈国还提到了建设中哈第三铁路通道。在这之前,中国和哈国已经了东线和西线,分别是从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出发,通过哈萨克斯坦的霍尔果斯口岸,连接到哈萨克斯坦境内,以及从新疆的二连浩特出发,经阿拉山口到达哈萨克斯坦,最终连接到哈萨克斯坦全国铁路网络和进一步到俄罗斯以及欧洲的铁路网络。

而这里的中哈第三条铁路通道,指的是从阿亚古兹到塔城的铁路,在上个月20号才刚刚动工。如果这条铁路建成的话,将在原先的基础上,继续加强中国与哈国乃至整个欧洲之间的交通联络,简化物流链,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这对于促进中国商品的出口以及加快欧洲货物进入中国市场都大有裨益。

最后,也是中哈合作的重中之重,那就是跨里海走廊的建设,而这也是最近一段时间,哈国第二次对中国抛出橄榄枝。跨里海走廊是指连接中国与欧洲的重要运输通道之一,这条走廊通过中亚国家、穿越里海,再通过高加索地区、黑海或土耳其进入欧洲。它不仅提供了一个减少地理距离和运输时间的有效途径,而且增加了连接亚洲和欧洲的物流链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跨里海运输走廊部分示意图】

与其他合作不同的是,跨里海走廊包括铁路、公路、渡轮(穿越里海的部分),并在某些情况下还可能涉及管线运输(如石油和天然气)。通过跨里海走廊,哈萨克斯坦可以加强自身作为国际运输和物流中心的地位,促进国内经济增长,并摆脱对任何单一经济体的依赖,尤其是其传统的贸易伙伴俄罗斯,实现贸易多元化。

对于中国而言,跨里海走廊也是其"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组成部分,旨在加强中国与中亚以及欧洲的经济联系。而哈国之所以将目光看向中国,其实也有有迹可循。一方面,哈国与俄罗斯的矛盾已经已经是人尽皆知了。另一方面,托卡耶夫之所以改组政府,也是想将哈国“国父”老纳的势力连根拔起,让俄罗斯失去干涉哈国内政的抓手。

站在中亚国家的角度来看,随着国际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北方走廊的优势相比以往已经不再突出。如今哈国跟中国再提走廊建设,说明是想让中国加大参与度。在这之前,虽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有意拉拢中亚国家,搅动亚欧大陆内部,但20年前教训,中亚国家不会忘。托卡耶夫此次访问中国讨论合作事宜,同样是对我们在亚欧大陆策略布局的直接回应,这也是中哈关系战略深度的再一次生动阐释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