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说,我并没有比你,我并没笑,为什么恼我呢?黛玉说,你还要比?你还要笑?你不比不笑,比人比了笑了的还利害呢!在林黛玉看来,贾宝玉解释就是掩饰,就是你不爱我了。最后还恐吓宝玉分手!宝玉被黛玉的连珠炮怼懵了,默默回了自己房间,结果林黛玉又跟过来看情况,知道宝玉睡了方离开。

正合着《南华经》上的一些话。因此越想越无趣。再细想来,目下不过这两个人,尚未应酬妥协,将来犹欲为何?想到其间自己转身回房。黛玉赌气说这一去再别来,话也别说。

以往黛玉说那样狠话,宝玉会立马回来,今宝玉却理也未理,回到自己房里,躺在床上,两眼瞪的溜圆,一眨不眨,一动不动,是为呆状。

袭人按往常的法子,扯来由头说道:宝姑娘定要还席的。一直到湘云再来,也未见薛家还席。是不是宝钗感到老太太在取笑她该谈婚论嫁?照礼宝钗母女,确实该还席的。

宝玉冷笑道:他还不还,管谁什么相干。听宝玉口风不对,袭人又笑着说:大正月里,姊妹们都欢欢喜喜的,你怎么这样?宝玉冷笑道:他们欢喜不欢喜与我无干。袭人还是笑着说,他们随和,你也随和,岂不大家彼此有趣。宝玉道:什么大家彼此,我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说罢泪如雨下。袭人不敢再说。宝玉细想,不禁大哭起来。

宝玉心道:就一个眼神,两个好妹妹都恼了。本来是怕他们恼才调停,不曾想,落个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宝玉越想越觉得无趣,心想连两个好妹妹都调停不得,将来可怎么办?也不和黛玉分辨,自己转身回房。黛玉哪承望宝玉赌气,亦发添了气,也就不依不饶的说道:这一去,一辈子也别来,也别说话。

庄子说: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儿遨游,泛若不系之舟。又曰:山木自寇,源泉自盗。

那又高又大的树,只怪你长的又高又大,别人来砍;只怪泉水太甘甜了,怪不得那么多的人来偷干涸了。宝玉不怪俩妹妹,自己哭了。

其实薛宝钗满口称赞的那支《寄生草》。其中并不像薛宝钗说的那么词藻优美的,相反用语很直白,甚至有点俚俗,空虚的幻灭感很强,尤其是那句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带有一种无比的孤独和苍凉。难怪后来宝玉想到这一句诗,就忍不住潸然泪下。宝钗是个儒家信徒,甚至现代人会觉得有点古板。可是作者却告诉我们,其实宝钗居然可以欣赏完全对立的境界。宝钗的心灵真是深不可测。

宝钗念了这支寄生草后,宝玉居然无比惊喜。她拍膝画圈的动作,显示出内心被深深触动。其实这时候宝玉就被种下出家思想的种子了。宝玉果然也参起禅来,还依样画葫芦,也填一支寄生草。宝钗看了就自责,这个人悟了,都是我昨儿一支曲子惹出来的。宝玉悟禅机确实是受宝钗的影响。宝钗算是宝玉出家思想的启蒙者,作者设计这样一个情节,是很令人意外的安排。

宝玉好意地在黛玉湘云之间调停。却落得两处不讨好,于是有感而发,翻身起来到案前,挥毫写下一段悟道的偈语。偈语是佛教一种表达修行感悟的短诗:

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

正在佛教中,是指经过苦思冥想,领悟到最高真理。那这段话的大概意思就是,你的印证就是我的印证。心理的印证,就是感情的印证。只有到不再需要验证,才可以说大彻大悟。什么都无可印证的时候,才是真正立足境地。黛玉看到这首偈语,说领悟的还不够透彻,又加两句无立足境。是方干净。意思是说,连立足之地都没有,才算真正干净,真正的大彻大悟。写罢,心意大开。他还担心别人不理解,还怕别人看不懂,又填一支《寄生草》:

无我原非你,从他不解伊。肆行无碍凭来去。茫茫着甚悲愁喜,纷纷说甚亲疏密。从前碌碌却因何?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

填罢,自己念一遍,心无纠结,人无牵挂,倒头睡去了。

整首词大概意思就是。我与你。互相依存,不分彼此,那就任凭别人的不理解好了,随心所欲,无障碍的来来去去。人世茫茫,管他什么悲伤、愁苦与喜乐,也不要纷纷扰扰,说什么亲密疏远。从前忙忙碌碌,天天替人操心,又是为什么?到如今,回头想想,一点意思都没有。贾宝玉因为和林黛玉袭人等发生争吵,又受到那段戏曲的影响,抒发情绪,写了这么一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