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万历年间,北直隶肃宁县有个顽劣少年,他出生于贫穷家庭,从小就没读过书,长大后混迹街头,整日流连在青楼赌坊。大约在他22岁这年,因为欠下了许多赌债,为了保命只好化名李进忠,躲进皇宫当了太监。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个因走投无路被逼入宫当太监的小子,若干年后竟然成为了天下人谈之色变的“九千岁”。


       李进忠进宫当了十余年的太监,一直没能得到晋升,始终只是个地位卑微的洒扫太监。不过,虽然李进忠地位不高,但是凭着他三寸不烂之舌,在宫里却生活得如鱼得水,人缘方面混得相当好。随着在宫里的时间久了,李进忠也慢慢结识了不少权柄太监,后来更是与客巴巴搭上了关系。
       客巴巴就是大名鼎鼎的客氏,她是皇太孙朱由校的乳母,在宫里享有崇高的地位。李进忠攀上客巴巴后,投靠了负责养育朱由校的李选侍(西李)身边,帮助西李做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万历四十八年七月,明神宗朱翊钧驾崩,皇太子朱常洛继位,仅仅过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朱常洛也随之驾崩,一场皇室权力争夺就此展开。


       朱常洛在世时,对西李十分宠爱,答应要将她封为皇贵妃。然而西李对此却并不满足,相对于皇贵妃来说,她更想当皇后。可是还没等她想出办法说服朱常洛,朱常洛就因为服用郑贵妃找人进献的“通利药”驾崩了。虽然皇后之位已经无望,可西李却并不失望,因为经过李进忠的提醒,她发现自己似乎可以垂帘听政了。
       朱常洛驾崩时,西李就住在乾清宫,大臣们对此忧心忡忡,生怕西李趁机垂帘听政。以周嘉谟、杨涟等人为首的大臣商议后,决定劝说西李让出乾清宫,好使新皇能够顺利登基。而李进忠坚持不让西李搬出乾清宫,他不但阻止皇太孙朱由校返回太子寝宫文华殿,还妄图胁迫朱由校把持朝政。


       不过,李进忠和西李的美梦最终还是破灭了,朱由校后来还是大臣们强拉去文华殿,李进忠手中没有兵权,所以也不敢强硬阻拦。朱由校回到文华殿不久,与众大臣联手将西李赶出乾清宫,登基称帝,是为天启帝。在这场争夺皇权的风波中,西李成了最大的输家,而李进忠凭着客巴巴得关系,非但没受到处罚,反而进一步得到朱由校的重视。
       朱由校登基后不久,就封客巴巴为“奉圣夫人”,李进忠的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又过了一段时间,朱由校还给李进忠赐名,将其改名为魏忠贤,并且亲自将客巴巴赐婚给魏忠贤,使他们成为名正言顺的“对食”夫妻。明朝数百年历史上,由皇帝亲自给太监宫女赐婚的荒唐举动,仅此一例。


       客巴巴为人阴狠,魏忠贤在这方面也不遑多让,两人联手很快就把持朝政。凡是得罪这两人的大臣,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都受到了报复,不是被流放就是被处死。况且魏忠贤本身也不是一个讲理的人,他凭着皇帝的宠信,在朝中任意妄为,还通过养子控制锦衣卫和东厂,朝中上下对此都敢怒不敢言。
       魏忠贤不识字,可是却做到了明朝司礼监秉笔太监的高位,这一切都是源于客巴巴的功劳。尽管朝中大臣都对魏忠贤这么一个文盲太监嗤之以鼻,可是对魏忠贤却不敢有丝毫的反抗,因为魏忠贤可不管你是三朝阁老还是宰相首辅,只要得罪了他,都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彼时的明朝,虽然内忧外患不断,可是在魏忠贤的铁腕之下,反倒没有真正威胁到明朝统治根基的祸乱发生,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特现象。


       崇祯皇帝继位后,决心振兴朝纲,不再任由魏忠贤胡乱非为。在东林党的助力下,魏忠贤被逼自尽,客巴巴被笞死于浣衣局。自魏忠贤死后,朝中风气蔚然一新,崇祯皇帝也决心大干一场,做一个中兴之君。可是,令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崇祯这边刚杀了魏忠贤,那边大明朝就垮掉了,崇祯皇帝自己也吊死在了煤山之上。
       在贯穿明末数十年的党争中,东林党大臣一直坚持廉正奉公,振兴吏治,同时不断上书皇帝革除朝野积弊,反对权贵贪纵枉法。可是当最大的宦官魏忠贤被铲除后,到了东林党发挥作用时,明朝的情况却并没有变得更好,反而变得越来越坏。除了在辽东屡战屡败之外,各地接连爆发叛乱,大明朝危于旦夕之间。


       东林党击败了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看似取得了胜利,按照他们的理念,明朝不是应该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吗?为何各地的叛乱越演越烈?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魏忠贤不讲理。实际上,在封建时代,对于稳固朝廷统治来说,不讲理也有不讲理的好处,毕竟面对铁腕手段,敢于反抗的人还是占少数的。
       那么,这是否就代表魏忠贤能够拯救明朝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明朝积弊已久,虽然魏忠贤用铁腕手段可以暂时压制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手段注定会逐渐失效。无论从哪方面来看,明朝的败亡都是注定的,其中的区别不过是个时间早晚的问题。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