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其实是个反复无常的东西,越是年代久远,越是让人捉摸不透,甚至会产生180度的大翻转。历史上有很多成语也是这样,在漫长的岁月中,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渐渐与它的本意背道而驰了。在春秋早期,郑国在郑庄公的带领下,先平定共叔段,再经过繻葛之战击败周桓王,从而让郑国成了春秋时期的第一个小霸。丈夫和父亲必须死一个,女子做出选择被骂千年,由此诞生一个成语。

这位女性生在春秋时期的郑国,她的丈夫接到了当时在位君主的一个秘密任务,就是解决掉自己的老丈人。杀他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这个君主郑厉公特别不放心自己这个大臣,自己的皇位都是此人帮助自己得到的,难免不会在日后左右自己的朝政。他也真是个糊涂皇帝,竟将这件大事教给了这个大臣的女婿来办。谁知这个女婿也是个藏不住事儿的人,一回家中便将皇帝交待的全部说了出来。

这件事情,被雍姬知道了,她很为难,如果把这个消息告诉自己的父亲,父亲自然可以防范,但是丈夫得死,如果不告诉自己的父亲,自己的父亲肯定会死。左右摇摆不定的雍姬,决定回娘家问自己的母亲:“父与夫孰亲?”也就是说:“父亲和丈夫,哪一个更亲近?”雍姬的母亲说:“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母亲的话给了雍姬很大的心理安慰,毕竟这种选择,确实太难,一方是父亲一方是丈夫,无论失去谁,都不好受!

听了这句话,雍姬便想通了,急忙将事情告诉了父亲,祭仲听后震怒,杀了雍纠,还将其暴尸荒野,雍姬无法分辨父亲与丈夫谁更亲近,便问母亲,而母亲说了简简单单的十二个字就解开了谜题,还成了千古名言,这便是成语“人尽可夫”的来历啦!丈夫和父亲谁更亲?女儿这样问母亲,母亲说了12个字竟成千古至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