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1907年,日本人在我国东北旅顺口修建了一座蜡烛状高塔。

它有个令国人感到耻辱的名字,“表忠塔”,是日本侵略者殖民我国东北的罪证之一。

后来日本人败退,国人不止一次想把这座塔拆除,但可笑的是日本人竟然跳了出来,联名上书要求我国“不许拆”

旅顺白玉山塔的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的故事?拆塔风波最后又将如何收场?

一 、耻辱的战争,荒诞的立场

旅顺白玉山塔的修建,还要从1904年日俄战争说起。

这是一场耻辱的战争,而清政府在这场战争中的立场,也令人觉得荒诞不已——

在狼与熊的搏斗中,绵羊居然选择了“中立”,而且得到了各方的支持。

当年的甲午中日战争,让日本从清政府手中夺走了台湾和两亿两白银,然而日本人犹不满意。

靖国神社中关于这场战争的描述最终以四个字收尾,“卧薪尝胆”,因为西方列强迫使他们将吃到嘴里的辽东半岛吐了出来。

此战之前,日本将清政府视为大敌,此战之后,日本转而仇视起了沙俄。

于是接下来局势“微妙”了起来,日本想把沙俄干掉,沙俄想把日本打垮;

而清政府谁都打不过,就想着“以夷制夷”,让日本和沙俄相互争斗。

1904年,日俄战争打响之初,清政府并没有表明立场,因为谁也得罪不起。

但这场战争毕竟是在中国的土地上打响的,清政府也无法置身事外,于是在战斗开始四天后清政府终于表态:

“日俄失和用兵,朝廷念彼此均系友邦,按中立之例办理。”

这句话很好理解——大家都是友好的邻居,我帮谁都不好,索性便中立吧。

清政府所谓的中立,注定是个笑话。

因为中立的先天条件是不牵扯本国利益,但日俄双方当时都把我国东北当成“战利品”了,还有何中立可言?

最具讽刺意义的是,清政府的中立态度,在当时得到了各国的一致认可,先是美、英、法、德、意五国表态。

紧接着日本和沙俄也对此表示“尊重”,一时间清政府仿佛回到了“天朝上邦”的时代。

当然,这只是错觉,五国支持清政府中立,是因为它们不希望自己的在华利益因为日俄战争受到损害。

日本支持清政府中立,是因为不想给沙俄借口,让其从东北以外的区域打开战场。

至于沙俄,单纯是没把日本放眼里。

没错,沙俄一开始根本没想过这场仗能打输,在它眼中日本不过“扔帽子就能打倒”的小角色。

结果这场仗一打就是一年半,沙俄遭遇了一系列惨败,不仅多个舰队被全歼,伤亡人数更是达到了14万多。

1905年9月,这场战争在美国人的调停下告一段落。

保持中立的清政府想参与谈判,却遭到了拒绝,一时间沦为“小丑”。

2万人死亡、6900万两白银的财产损失,没能换到一个上谈判桌的资格,何其可笑?

更可笑的是,日本人竟然还要征调中国人给他们修塔,纪念阵亡将士……

二 、修建表忠塔,旅顺大屠杀

随着《朴茨茅斯合约》的签订,旅大地区被日本人占领,长达40年的殖民统治就此拉开了序幕,而被殖民地区民众生活的水深火热是可以料想的。

战争的硝烟还没有散去,日本殖民当局就开始干坏事了。

一边愚弄国内民众,将死在战场上的日本士兵塑造成英雄,从国内募得26万日元经费;

一边压迫当地民众,逼迫他们在白玉山山顶修建了一座日式神社,纳骨祠。

日本虽然取得了日俄战争的胜利,可是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战场上的两万多具日军尸体就是最好的证明。

这些人的骨灰被放在了纳骨祠底部的墓穴里,每年年中,日本殖民当局都会跑到那里去搞祭奠仪式和阅兵活动。

不过,日本人很快就不满足于此。

1907年,日本人提出要在白玉山南巅修一座高塔,这座塔的外观设计就像蜡烛和烛台的结合,他们想以此来保证“纳骨祠亡灵的蜡烛长明不熄”。

高塔的修建很快提上了日程,当时修塔用到的水木钢材都是从日本运去的。

日本人充当监工,当地民众被强征过去干苦力,干了两年半时间才干完,为表庆贺,当时还举办了一场隆重的落成典礼。

1300多人齐聚在那里,莺歌燕舞,好生高兴。

殊不知被他们强行征调的2万多名劳工,死伤比例将近5%,光是从高处掉下来摔死的就有30多人。

1894年旅顺大屠杀的惨象还历历在目,结果日本人又来了这么一出,国人尤其是当地人对日本人的痛恶是可想而知的!

1894年攻占旅顺后,日本人在那里进行了长达四天三夜的屠戮,死难者超过两万人。

就连老弱妇孺他们都没放过,据说只有头缠白条的36人得以幸免,而这36人是负责埋尸的。

犯下如此罪行,日本人还想着瞒天过海。

他们给平民穿上军装,把他们伪装成士兵,然后在他们的坟前立下“清军将士战亡之所”这样的牌子,以为这样就能把大家骗过去了。

可分明从墓穴中能看到大量少年、儿童乃至于婴幼儿的遗骨,这些人难道也是士兵吗?

更不用说墓里还有大量妇女儿童的饰品,那些丧心病狂的日本人为了掩盖事实,简直连脸都不要了。

战场阵亡的士兵和无辜被屠戮的百姓是有明显差别的,对手无寸铁的百姓举刀,日本人是何其丧心病狂?

或许正是因为在旅顺作恶的那些刽子手没有受到惩罚,所以43年后,他们才敢故伎重施,将南京化为了另一座人间炼狱。

这更提醒我们,要永远铭记这段历史,永远铭记我们的同胞遭遇过怎样的苦痛。

三 、修塔的目的,殖民的罪恶

如果说肆意屠戮我国民众,是那些日本人在发泄兽欲,那么他们强征中国劳工修建表忠塔的行为,更可谓用心险恶。

他们为的不只是表功、愚弄日本民众,更是为了推进殖民统治,从思想上奴役我们的同胞。

我国旅大地区,在被日本殖民统治的时候,有另一个称呼,“关东州”。

日本人之所以给它取这样一个名字,就是为了把它打造成侵占东北,乃至于攻占全中国的“基地”。

日本人妄想将其永远占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当地“苦心经营”

短短40年,大连人口就从30万增长到了将近200万,这些人口基本上都来自移民。

尤其是大连地区日本居民数量,40年翻了40倍。

为了给这些日本居民服务,日本人还专门用十几年时间在当地打造了一套完整教育体系。

在那时候的旅大地区,日本人才是“一等居民”,靠着趴在中国人身上吸血。

大连地区日本居民享受的各种资源,甚至比在本土更加优越,而生活在当地的中国民众,长期接受着“洗脑式教育”

1912年出生于当地的乔世良,后来这样回忆:

“我们从小被灌输错误理念,被教导追随大和民族武士道精神,想着去日本读书,给日本人服务,甚至以后再回来协助他们统治这里……”

被殖民地区的民众,受到的精神残害是非常严重的,尤其是一些年轻人。

因为他们从小受到的教育,甚至看的课本都是假的,他们生活在日本人编织的罗网中,根本就没办法去触碰“真实”

像“表忠塔”这样的地方,在当地其实不在少数。

日本人每年八月份都会组织当地学生,去“表忠塔”这类地方虔诚参拜,去给“英灵”祈祷。

他们将宗教教育插入了殖民教育中,不断淡化中国孩子的国家与民族意识。

大家应当都读过《桃花源记》,其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当时旅大地区的国人们就是这样一种处境,他们只能接触到日本军人为国战死的故事,却接触不到中国人为家国浴血抗争的英雄事迹。

值得庆幸的是,1945年日本兵败后,旅大地区终于摆脱了日本人的桎梏。

而“拆除表忠塔”这件事,也数度被提上了日程,只不过这座塔最终还是没能拆成,这是怎么回事呢?

四 、拆塔之讨论,国防须重视

1945年,苏联红军进入旅顺地区后,首次提出将表忠塔拆掉

只不过他们不是为了给中国人出气,而是想把这座塔当作“战利品”带回莫斯科重建。

毕竟日俄战争一直被他们视为污点,这正是洗刷污点的好机会。

不过,苏联的拆塔行动并没有得以开展,毕竟这座塔的拆除难度不小,盲目拆除很可能威胁到当地民众的人身安全。

表忠塔虽然没有被拆,名字却改了,改成了白玉塔,也可以叫白玉山塔,之前日本殖民者留下的美化颂词也被铲了个干净。

此后,“白玉山塔”便作为日本侵华行为的有力罪证被长久保留了下来。

中途其实也不是没想过“拆”,20世纪50年代、70年代以及80年代,都曾有人提议把它拆掉。

只不过因为各方面的原因,最后都没能拆成。

50年代那次,是赫鲁晓夫提议的。

他不仅想拆除这座塔,而且还想用拆下来的材料在对面黄金山上再建一座新的塔,以此来纪念苏联击败了日本。

毛主席、周总理等人自然不可能满足他如此荒诞的要求,直接表示:

“新中国的领土上,没有任何外国侵略者能再竖碑立传!”

70年代那次,要拆的声音不算大。

反倒是80年代那次比较引人注目,当时有个老干部正好途经白玉山塔,想到昔日同胞受到的残害不禁老泪纵横。

“这样一座罪恶的塔,带来耻辱的塔,为什么不把它拆掉呢?”

此时中日关系已经有所改善了,日本人听说我们要拆塔,还联名上书中国不要这么干,说这座塔也算中日友谊的见证。

这种说法属实无耻之极,我国政府没有搭理。

而我们之所以将这座塔留下来,还是为了让它充当日军侵华罪行的证明。

当然这也是为了时刻提醒国人,一定要牢记旅顺经历的苦难,牢记发展国防事业的重要性。

“旅顺”一名,本来有旅途顺利之意,可这座城市一路走来却历经坎坷,细细思索,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一方面,是因为清政府腐朽堕落,清军抵抗不力,所以才会有旅顺大屠杀、甲午战败以及后面的一系列事情;

另一方面,这也和清朝民众缺乏国家意识和国防观念有一定关系。

亲身经历过甲午中日战争的英国人泰莱说,这不是中国与日本的战争,而是李鸿章和日本的战争,因为当时许多国人对几场战事是懵然无知的;

无独有偶,甲午中日战争后一名日本官员途经湖北沙市,也发现了类似的事情——

当地民众居然绝大多数都没有听说过这场刚刚结束的战争!

以上这些情况,无不证明清朝时期人们国家意识和国防观念是多么淡薄。

尽管人们常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可是在那个时代,很多人的心中似乎只有“家”,没有“国”了,这也是清朝孱弱的原因之一。

前人之事,后事之师,我们都应该从这个故事中吸取教训,重视国家意识和国防观念的培养,努力推进国防事业的发展。

从这个角度看,保留白玉山塔或许是有一定意义的,它会时时提醒后人——

不能再让昔日悲剧重演,一定要常怀警惕之心!

参考资料

《受辱的中立—日俄战争中清政府的荒诞角色》 北京日报

《旅顺表忠塔用殖民罪恶堆砌而成》 辽宁日报

《国防之思:江山不牢,金山银山一场空》 解放军报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