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又叫宰相、相国等,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称谓。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中用这样一句话描述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意思是说,丞相拥有处理国政、任免官吏、举荐人才的权力,不仅如此,还拥有对皇帝行政的建议权和一定的监督权,甚至军队指挥权,俨然副皇帝。 丞相权力如此大?最早又是如何诞生的?

跟一个荒诞帝王秦武王有关。 这秦武王在史上最著名的事,就是为了拿世界举重冠军,在公元前307年去洛阳挑战了周天子太庙中的九鼎。 九鼎属神器,但力能扛鼎的秦武王不信邪啊,非要去练习举重,结果就悲剧了,一个失手让鼎砸中右脚,血流不止一命呜呼,留下一个笑话,也留下了丞相制度。 当时,秦武王设置了左右两个丞相,也是中国两相制的由来。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也保留了丞相制。 自那以后,中国的丞相延续了一千多年。

虽然延续了一千多年,可丞相权力却跟皇权一直不对盘。 中国丞相群体中,有诸葛亮这样的千古忠臣,但也有诸如赵高、董卓、曹操、这样的野心家,弄的皇帝非常担忧。 担忧啥?担忧一个不小心,就大权旁落,沦为傀儡,以至于国破家亡。 咋办咧?需要丞相办事,又不能让丞相成为安全隐患。于是,琢磨抑制相权就成了必然。

这其中西汉皇帝故事值得学习。 话说西汉初年丞相都是开国功臣,也是跟刘邦一起打天下的功臣。 他们资历老,脾气也大,时刻都以“股东”自居,诸如周勃、周亚夫这样的人,要是一个不顺气就能让皇帝尴尬! 这也让西汉朝初直到汉武帝时,以丞相为代表的功臣集团,都成了皇帝的眼中钉,直到汉景帝逼周亚夫自杀后,这状况才有改变。 到了汉武帝时代,会用人的汉武帝,又用一出妙手,给了后世皇帝们一个启发。 如果丞相必须存在,那就是没啥背景,威胁不大的人当丞相不就好了吗?

于是才有了平民丞相公孙弘的出现。 公孙弘其人出生不咋地,甚至当过猪倌。 好不容易经过层层进步,步步升迁,在外事活动中收获了汉武帝好感,终于时来运转,在60多岁年纪,一跃而起成了丞相。 这样的人,你说他当了丞相之后会如何?当然是对皇帝感恩啊! 于是,才有了对汉武帝的恭敬出现。 按史料说法是: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廷争。 意思是公孙弘跟皇帝交往,从来不强硬,唯命是从,没有半点丞相该有的风骨和派头。 自那以后,弱势丞相成了西汉王朝标配,相权也因此得到了制约。

虽然得到了制约,可相权还是强大啊? 于是,西汉皇帝就又想了新办法,分权。 汉成帝时,为了进一步遏制相权,丞相权力被一分为三。这三就是,大司马、大司空、大司徒(也有别的说法和不同的官职),也就是三公? 这就是古代皇帝分割相权的两招? 第一招:弄个弱势丞相。 第二招:将相权分散,避免一家独大。 但即便如此,丞相权重问题却依旧时不时出现。 一个牛人成为了丞相,就算分了权力,一个搞不好,还是会权力集中,威胁皇权! 咋办咧?好办,勤奋点让他们休息就好。

于是,就有了著名的农民皇帝朱元璋出现。 这朱元璋跟几乎所有古代帝王都不同。 首先:出生低微让他养成了不辞劳苦,事必躬亲的习惯。 其次:当皇帝之前的长期锻炼,让他身体特棒,整日都精力充沛。 第三:个性狠辣、杀人如麻,控制欲强。 然后,一件事的发生,让他明白,自己真累,但绝不能松懈,还要进一步集权,因为这个国家不太平。

话说洪武九年(1376)十二月某日,朱元璋因为一份奏折动了火。 因为这奏折居然有一万六七千字。 朱元璋耐住性子读了三分之一后,终于按耐不住情绪,愤怒的发现,自己都看到6000字了,居然还没进正题。 这不是浪费时间吗? 于是他将奏折扔下御案,叫来吏部和礼部官员,下令要处分上奏的官员茹太素。 这可让吏部和礼部官员犯难了。 谁也没规定奏折字数要多少啊?不知如何处理的他们,就问朱元璋:你老说咋办? 朱元璋一看也明白,这事不好弄,就挥退官员,召来茹太素。 一见茹太素,朱元璋二话不说就打,打的茹太素连声求饶,却不知自己错在哪。 等到次日,朱元璋冷静下来后,又将昨天没读完的茹太素奏折拿起来读。 读到快结尾时才发现,这人不错啊,说的话很在理,至少有四条建议很有价值,就是写的太长了。 寻思一番后,想起茹太素被打的样子,朱元璋过意不去的说了句:为君难,为臣不易。朕所以求直言,欲其切于情事。文词太多,使至荧听。太素所陈,五百余言可尽耳。 意思是当皇帝跟当臣子都不容易,你这每次都长篇大论,就是不见正题,是不是也理解下我每天工作忙碌咧?以后写500字说透意思就够了,言简意赅最好。 说完,朱元璋还特意叮嘱说,以后官员上奏尽量言简意赅,不许啰唆。

从这件事可知,朱元璋工作真的辛苦。 可这么辛苦,他为何要废除丞相制?这一切则跟朱元璋的小心思有关! 洪武十三年(1380)正月,朱元璋以谋反罪名,杀掉胡惟庸之后,就顺势取消了中书省,废除了丞相制,随后将相权一分为六归于六部,自己直接领导六部。 这让朱元璋成了有史以来权力最大的皇帝,也让缠绕中国史上千年的相权跟皇权之争烟消云散。 朱元璋貌似解决了千古难题,却发现又出现了另一个问题:自己更忙了,忙到累死,估计都忙不过来。如果没人帮忙,自己真要坚持不下去。 在如何不辞辛劳,在如何为了集权杀人,治理国家也不是轻松的事啊! 咋办咧?朱元璋清醒的意识到,必须要找人帮忙,但控制欲极强的他,又不能容忍别人分权。 冥思苦想之后,他寻思了一个好办法:学习地方官,给自己聘请“师爷”当助手。

这御用师爷就是内阁的前身! 这官职初开始的称呼特有意思,以一年四季命名,叫“春官、夏官、秋官、冬官”,所属季节的官员分季节跟随朱元璋办公,处理政事,即防止了一家独大,也让老朱能随时用人。 可这“春夏秋官冬”四官真干起事来,却是特别废物。他们在接到朱元璋任命后,一个个都胆战心惊,差点没哭。 见到皇帝最爱说的就是带着哭腔说:皇帝英明,你老说啥就是啥。 这状况让朱元璋看了就心烦。 为啥这群人这么废物? 因为朱元璋提拔的都是小官啊。胆子小不说,还特别没主见,见识也有限。 一来二去,不仅没帮助反而起了反效果。 一看这状况不行,自己还是没帮手,聪明的朱元璋脑子又一转,就在洪武十五年(1382)想了一个办法。 请的师爷都怕自己,既然如此不如提高师爷的地位,招揽更有能力的人。

叫啥好咧?就叫殿阁大学士吧! 于是,明朝就有了诸如华盖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这样的官职。 这所谓的阁就是大学士办公的地方,因为都在皇宫大内,后来也就被叫做内阁。 内阁制在朱元璋时代有了雏形,在朱棣时代才算正式设立。 按朱元璋跟朱棣的想法,内阁大学士有如下三个特点。 第一:品级不高,只是正五品,因此上朝时,排名都很靠后。 第二:没有属官,这意味着内阁大学士们没有实在的部门,也没有实际的工作。 第三:大学士的工作仅限于帮皇帝拟旨,或者皇帝有啥没明白的事就问问他们。 这三个特点,决定了内阁大学士的地位和权力仅限于皇帝秘书。

不得不说,这想法真好。 让皇帝不用担心内阁大学士专权,又能让大学士分担自己的工作。 但事情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永乐时代,朱棣是个战争狂人,动不动就率军打蒙古,一去就是一两年不回来。 虽有太子监国,但事情还是要有人办啊! 皇帝不在,奏折又送不到前线,谁能办?答案是皇帝的秘书内阁。 于是,朱棣不得不倚重内阁大学士帮助处理政务,这就让内阁的作用凸显了出来,无形中提高了内阁的地位。 但这提高,也仅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举措而已,因为当时的内阁大学士,虽然是皇帝的秘书,品级却仅仅只有五品。 这就让内阁虽然能管事,但权威并不大。 这情况到朱棣孙子明宣宗时又有了变化。 经过长期的政治实践,内阁的作用变的越来越重要,年轻的明宣宗也没了祖上的勤奋,开始了甩锅生涯。

于是就干了一件事,那就是将“票拟”的权力给了内阁。 这票拟啥意思咧?就是皇帝收到奏折后,拿去给内阁大学士看,让他们考虑该如何处理,考虑出结果后,在将结果写在纸上,贴在奏折的封面上给皇帝做参考:这就是“票拟”。 皇帝看过票拟之后,在做出最后的批示,叫做“朱批”或“批红”。 这就是整个行政决策流程,如果内阁的意见跟皇帝一样,这“票拟”就成了皇帝的直译,如果不一样,就要重新讨论或者皇帝给出自己的意见。 自那以后,大小朝政内阁成员都有了意见权,后来发生的两件事,也让内阁从秘书机构变成了最高权力机构。 这两件事就是。 第一:明英宗以后明朝皇帝们越来越不喜欢干活,让内阁成了政策制定者。 第二:内阁大学士品级从原来的五品官变成了一品大员,六部尚书反过来成了内阁的下属。 这意味着,内阁既有了在皇帝放任不管下的政策制定权,也有了跟权力相似的政治地位。 于是,内阁成员看似没有丞相的威风,却有了丞相的权力。 以至于,明朝中后期出了不少内阁名臣,俨然有了分割皇权的势头。

这点上,也有史料为证。 话说万历刚登基时,内阁大学士高拱以“顾命大臣”自居,居然公然跟李太后叫板说:十岁太子,如何治天下!这话气的李太后痛哭流涕,赶走了嚣张的高拱。 高拱之后,明朝下一个内阁大臣张居正更是牛人一个,上有李太后支持皇帝信任,身边有冯保配合,身兼“票拟”和“批红”权,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 任职帝师的他,对万历帝也是特别严厉,弄到万历帝一听“张先生”立马特别听话,张居正也因此,用一出万历新政,让明朝有了中兴之势。 这一切,如果朱元璋泉下有知,或许会憋屈得想,老朱我费尽心机就是让皇帝大权独揽,咋地转来转去,最后皇帝成了摆设,内阁成了主导者。

更让朱元璋不好想的是,自己苦心孤诣弄的内阁制,不仅让相权复活,还让自己深恶痛绝的太监干政也回归了明朝。 早年间,朱元璋就对于太监非常反感,认为太监中好人不多,告诫子孙说:此曹善者千百中不一二,恶者常千百。若用为耳目,即耳目蔽;用为心腹,即心腹病。 为了防范太监干政,朱元璋除了规定太监不能读书识字之外,还下令铸造一块铁牌挂在宫门口,上面刻着禁止太监干政的字眼,禁止官员跟太监交往。 谁曾想,这内阁建立的副作用,居然有太监在明朝成了香饽饽。

试想啊,内阁天天都要见皇帝,谁来居中联络啊?还不是太监吗! 于是,太监成了内阁跟皇帝交流的桥梁,地位也水涨船高,这局面让内阁大臣对太监也非常客气。 客气之后,偷懒的明朝皇帝,为了有人可以帮自己半公,制衡内阁,还专门办了太监学堂。 这皇帝又是明宣宗,在他任上,不管太爷爷的遗愿,给了内阁“票拟”权不说,还让太监学习文化,让他们成了有文化,有学识的新一代太监,目的就是用太监来制衡内阁。 这群太监学了文化后,明朝皇帝一看,这群人不错,就又给了太监“批红”权力,手握批红权的就是宫廷太监机构-司礼监。

一来二去,明武宗以后司礼监地位不断提升,明朝就此进入了三方制衡格局。 皇帝居最上,主业求仙问道,木匠武将,副业治理国家。 内阁属于左膀,主业弄票拟,处理政务,副业勾心斗角。 司礼监是右臂,主业弄批红,处理政务,副业勾心斗角。 这三角制衡格局,意味着朱元璋的政治设计彻底破产,他最担忧的相权和太监居然都成了明王朝的问题。 明王朝,就在这三角拉扯中,无可挽回地走向了没落时代。 如果朱元璋泉下有知,不知道会不会悔不当初,后悔搞啥废除丞相制度,因为一分为六的相权,还有那一群阁臣,认真干活的还好,不认真干活的都在内斗。 他们斗不说,还要跟太监互斗,斗来斗去,明朝成了党争大国。 党争,亡国之祸。 然后,就完了呗。 那么这一系列因果中,影响最大的帝王是谁?答案是明宣宗啊。 内阁因他而坐大,太监在他那个时候可以读书,放出了这恶犬。 从这个角度看,号称有为的明宣宗,貌似成了明亡的源头。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