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鼎鼎的金庸老先生,笔下所创造出的一个个经典角色,细细临摹着一辈辈人的青春。部分还被翻拍成为了流传甚广的影视剧,在老旧的电视上反反复复的播放,穿越屏幕透出一阵阵古老的檀香。

这位书写着传奇的老先生笔下的角色,大多数都是由真实的历史人物加以文学方面的修缮所创造出来的。 但兴许也正是因为这般“追根溯源”细致严谨,会导致一些在文学作品甚至影视作品上所展现出来的人物与其原本存在于历史现实中的形象有所出入,从而会引起一部分争议。 而被誉为一代人的青春的一部神剧——《神雕侠侣》便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在这部由小说翻拍的影视剧中有一个武功平平,却做出玷污小龙女之恶劣事件的角色。

这个角色被唾骂不断,却引起了众多道教教徒们的抗议。两个看似毫无关系的领域,却因为一个名字被紧密联系而引发争议。 纯洁的如同白雪一般的小龙女,是“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圣洁存在。但是在其被点穴之后,尹志平却趁人之危地玷污了这一朵圣洁的莲花。

这也让尹志平被世人唾弃多年,甚至为他加上了“淫贼”的名头,这一恶劣的行径也成为了这个角色一生的污点。 作为一部经典得代代流传的著名作品,里面许许多多的经典情节都会如同牛的反噬一般被观众反反复复地咀嚼品味。 这一让人印象深刻的“经典情节”也让“尹志平”这个名字带上了坚固的桎梏,铺天盖地的负面评价如同拉开的一张隐形的大网,牢牢地将这个角色禁锢在无边的枷锁之下。

虽然有着翻拍的由来,但倘若仅仅只是存在于虚拟中的人物,只凭一个有违常理的情节不会引发这般巨大的响动。 两个存在在不同维度中知名人物的相遇,割裂与重合如同一块狠狠砸入平静湖面上的巨大石块,撕扯开了明镜般的湖面,一圈圈涟漪波动不息。

在现实当中的尹志平,也是一位并不平凡的传播者,兴许现今对“全真教”这一名字稍显生疏,但其在该教门派中担任宗师超过了十一年,还在传播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的聪慧也在十分年幼的时期就已经展示了出来,在同龄的孩童们都还只能堪堪识字的时期,尹志平就已经能够达到同龄人识字量的数百倍甚至数千倍。 到了十四岁时,他十分艳羡于能够修道的“前辈们”,但家中严苛的父亲并不同意让其出家修道。

这并不能阻碍小小的尹志平追求内心所向,于是找准机会便偷偷溜出家门前往学习修道。如此往复了数次,父亲也终于认识到了他热忱的追求,只好同意让其自己行走属于他的未来。 他因为显露出的独特的悟性受到师傅们的器重,他跟随着全真教七子之一的郝大通,将七位德高望重道行甚高的思想融会贯通,受到十分高的称赞。 虽然资历尚浅,但其表露出来的道行早就让他名声在外,于是在经过一处住所时,在当地名绅的邀请下,留下来成为了一名住持。

经过修整与申报以后,该地被赐为道观,以“玉清观”命名。在随后的二十年里,他一直留在该住所中修炼道行,甚至创造出了许多表现恬淡修道生活的诗句,在后世中流传甚广。 全真教在他们的传播下,在相当大的一块区域中成为了主流之道,影响力十分深远。战事的频繁与局势的混乱,让不少首领都重视起了道教方面的传播,于是多次希望能够接见尹志平的师傅。但以他们的“影响力”却十分难以将这尊大佛请出山,他们只好先去找了尹志平。 尹志平经过充分的考虑,认为现在的时机已经足够成熟,能够用“道”教化西部的住民,于是才与师傅一起西行传道。

从西方回归以后,他的地位与影响力更是节节攀升。著名的成吉思汗更是将其视作上宾,赏赐给他许多在传道上有着重要意义的物件,让他掌管天下道教。 此等消息一经传出,前来拜访的人潮似乎要将他的门槛踏烂一般的络绎不绝。但这样的景象对于一位潜心修行,一心只想修道传教的诚恳信徒而言,显然有违其内心的追求。于是他果断离开了这般喧闹的处境,过起了隐居的生活。 数年过后,其师傅不幸逝世,他也正式接过了前人手中的接力棒,成为了掌教宗师。前文中提到的其帮助规整修建的“玉清观”,他对此十分怀念,并且希望能够回归到自己最开始的地方。但是在统治者们的强烈的要求下,还是留下来主持事物,身居高位一待就是十一年。

七旬以后,他认为自己年岁已高,已经不适合再承担这样重要的位置,于是主动申请了退位隐居。在他传教的时间里,全真道也以一种十分迅猛的势头扩大着自己的影响力。 全真道的影响力让其流传至今仍然成为具有较多信徒的一门教,而尹志平这一角色在影视剧中以较负面的形象出现以后,也引起了较大的争议,甚至受到了较大的抵制。

为了平息这一场不必要的误会,金庸老先生曾多次现场发出声明,表明自己的歉意之余,还将尹志平的名字更改成为了甄志丙。 也有说法称,不同版本中尹志平这一角色并没有消失,而是“分裂”成为了尹志平与甄志丙两个不同的形象。 也许是不同版本之间出现的出入,但是随着这一行动一出,许多误会也还是因此被消除,也还给了一位伟大道教传道士洁白无暇而伟大磅礴的一生。 一位伟大的作家创造出了一位经典的角色,但是却因为虚拟角色的行为对现实存在的,值得尊敬的先人造成了争议与不好的影响。 所幸修正的措施出现得十分及时,减少争议的手段亦十分正确。在虚拟人物与现实形象之间的鸿沟是无法跨越的一道,两者之间所经历的事件也无法混为一谈。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