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的一生,除了眼泪,伴随她最久的似乎就是一身的病症了,而这一身的病,正是林黛玉悲剧不可忽略的原因。
关于林黛玉的病,文中曾有多次提及。 在第三回,林黛玉初进贾府,众人视其神态举止,虽超逸不凡,但有不胜之态,便知其有先天不足之症,遂问为何不寻医问药根治此病,黛玉听后才解释,自打会吃饭便吃药,然求遍了名医,吃遍了药方,也不见好,最后无法,只能服用人参养荣丸,而病症仍在。 住进贾府后,黛玉仍继续服用人参养荣丸,而这丸药一直都是贾府的专用太医王太医在配。至二十八回,经王夫人和林黛玉的对话,可知王夫人试图给林黛玉换了配药的太医,由王太医换为鲍太医,只不过吃了这鲍太医的药效果不怎么样,又被贾母叫吃回王太医配的药。 事实上在林黛玉服用人参养荣丸的同时,贾母仍不放弃给她求医问药的。 如第三十二回,林黛玉在怡红院外听到贾宝玉怒怼史湘云和花袭人,维护自己的话语,不觉百感交集,遂想起: 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
又有第四十五回,林黛玉与薛宝钗互剖金兰后,宝钗主动谈起了黛玉的病情,其道: “这里走的几个太医虽都还好,只是你吃他们的药总不见效,不如再请一个高明的人来瞧一瞧,治好了岂不好?每年间闹一春一夏,又不老又不小,成什么?不是个常法。” 由此可知,林黛玉在贾府,是常有太医来看的,然而无论换了多少名医,其病情非但没有减轻,反而愈发严重。黛玉进府时,除了体格孱弱,有不胜之态,并无咳嗽等症状。渐渐地,却变成了“神思恍惚,恐至劳怯之症”,后又“至春分秋分之后,必犯嗽疾”。再后来,连眼泪都变得不一样了,在第四十九回,与贾宝玉谈心时,黛玉说起眼泪渐少之状况,其道: “近来我只觉心酸,眼泪却象比旧年少了些的。心里只管酸痛,眼泪却不多。” 所以,当初只不过还是体态不胜的林黛玉,在贾府住下后几年,身体状况愈发糟糕,连太医都束手无策。 那么,林黛玉到底得了什么病?以至多少名医都治不好呢?
关于这个问题,许多读者皆作出不少猜测,有谓心脏病的,有谓肺结核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然,就微影看来,黛玉的病绝非这么简单,因为贾宝玉开过的一个偏方,就暗示了黛玉病因所在。 在第二十八回,林黛玉至王夫人屋里侯饭时,宝玉和众姐妹都已经在了。王夫人见了黛玉后,便问其吃了那鲍太医的药,感觉如何,黛玉便回了,感觉不怎样,所以外祖母又叫吃回王太医配的药。 一旁的宝玉听见,便插嘴道: “太太不知道,林妹妹是内症,先天生的弱,所以禁不住一点风寒,不过吃两剂煎药就好了,散了风寒,还是吃丸药的好。” 在这里,宝玉先点出了林黛玉的病症是先天孱弱,得需要后天多加呵护,首先不能受一点风寒,再者还是吃丸药合适些。
王夫人一听便道,前儿听过大夫说了个丸药的名字,只是想不起来了,宝玉便猜啊,最后经宝钗提醒,方确定是“天王补心丹”,王夫人听后也不问这丸药对林黛玉病症是否有效,就说既然有这个名儿,改天叫人买些吃着先。宝玉一听就摆手,称只须给自己三百六十两银子,自己给林妹妹配药,包准药到病除。王夫人一听这价钱,就先激动了,脏话开口就来:“放屁,什么药就那么贵?”,宝玉便回: “当真的呢,我这个方子比别的不同。那个药名儿也古怪,一时也说不清。只讲那头胎紫河车,人形带叶参,三百六十两不足。龟大何首乌,千年松根茯苓胆……” 宝玉开出的药方,皆为热性滋补之物,这与宝钗服用的药性寒凉的冷香丸恰好相反,用于体弱的黛玉服用,似乎也没毛病。然而此药方的药效不仅于此,而是其本身具有的象征意义。
头胎紫河车,寓意从出生开始;人形带叶参,乃长大成人;自何首乌至千年茯苓胆,便是从黑发至白头。所以,贾宝玉给黛玉开出的药方,是与之白头偕老。而要配出这个药方,需要王夫人给出三百六十两银子,那就是一年到头的自由,也就是促成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婚事。可惜,王夫人根本不可能这么大方。
贾宝玉的这个药方,完全是因为他深知,黛玉的病越发严重,乃因心病而起,这心病就是爱而不得,她时常为自己和贾宝玉的爱情感到绝望,可是又无能为力,日以继夜,忧思成疾,五内郁结,愈发加重了病情。
所以,林黛玉之病,乃心病!而心病只能心药医,可惜这药,王夫人是断不肯给的。叹!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