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德韦杰夫“祸从口出”,让美俄关系来到临界点,普京政府想让外界知道,俄罗斯只有普京一人说了算。
美国总统特朗普,这几天和俄罗斯安全委员会副主席梅德韦杰夫打起了口水仗,真要只是口水仗倒也罢了,毕竟这两人一个比一个擅长通过社交媒体进行情绪输出。
可当特朗普声称,自己已经下令,将两艘核潜艇部署到“适当位置”,事情的性质就很严重了。特朗普是否认为,梅德韦杰夫作为俄罗斯的第三号人物,他的任何表态,都能在相当程度上代表普京政府的立场?
【梅德韦杰夫的表态,是否能代表俄罗斯的官方立场?】
『克宫下场为“特梅骂战”打圆场』
眼看着局势进一步发酵,克宫方面打起了圆场,为梅德韦杰夫此前的表态给出了详细解释,总统发言人、“普京大秘”佩斯科夫就说,任何国家的领导层成员对时事都有不同的工作观点和态度,俄罗斯也不例外,而最终的决定权都在普京手中。
他还提到,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欧洲国家,都有一些人态度非常刻薄,这种情况“长期存在”。
很显然,俄方想表达的是,梅德韦杰夫扮演的就是这么一个角色,就像美欧政坛里面也不乏负责对外放狠话的鹰派一样,可他们的表态再激进,如果真能代表官方立场的话,那早就天下大乱了。在这个问题上,俄罗斯只有普京一个人说了才算。
我们也知道,自从俄乌冲突爆发后,梅德韦杰夫发表了很多耸人听闻的言论,立场比俄罗斯官方的表态还要激进得多,这何尝不是一种政治双簧。梅德韦杰夫负责在社交媒体上进行情绪输出,克宫那边负责往回收。
【克宫发言人表示,普京对外交政策有最终话语权】
只是俄乌冲突爆发的时候,特朗普还没回到白宫,等他开启自己的第二任期,又优先推动美俄关系改善,因此那段时间,梅德韦杰夫的表态相对很克制,对特朗普也不乏赞美之词。
随着特朗普对俄罗斯的口风趋于强硬,梅德韦杰夫又恢复了过往那种犀利的语言风格。结果特朗普还是第一次见识到,以他的性格,被挑动起来也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佩斯科夫后面也说了,无论领导层内有不同意见很正常,但最重要的,是普京能在决策中一锤定音,外交政策都是他来制定。
因此,梅德韦杰夫狠话说得再多,也不能反映俄罗斯外交战略的基调,如果特朗普为了和梅德韦杰夫打口水仗,就威胁要进行核部署,实在不符合一个大国领导人应有的形象。
【特朗普还是第一次见识到梅德韦杰夫放狠话】
『特朗普是在借题发挥,对俄罗斯施压』
不过特朗普可没这么多讲究,其实他和梅德韦杰夫差不多,都喜欢通过社交媒体进行情绪输出,有这层原因在,特朗普看对方不顺眼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也不排除他是借题发挥,顺势对俄罗斯施压。
问题在于,梅德韦杰夫只是俄罗斯联邦的三号人物,特朗普可是实打实的美国总统,他执政的特色之一,很多政策都是先通过社交媒体披露,然后再落实下来。
在俄罗斯安全委员会,梅德韦杰夫说破天只是个副主席,主席由普京亲自兼任。到了美国这里,特朗普既可以进行情绪输出,又能往回收,双簧都让他一个人演完了。
所以梅德韦杰夫暗示俄罗斯有在最糟糕情况下动用核武的能力,特朗普随即下令部署核潜艇,同样是以核言论“对轰”,外界更倾向于认为,梅德韦杰夫的狠话缺乏实际效力,特朗普的表态却不能等闲视之。
【克宫希望息事宁人】
此外,俄罗斯已经宣布退出《中导条约》,梅德韦杰夫也适时表示,北约国家推行反俄政策,就必然会导致这个结果。谁又能说得清,特朗普与梅德韦杰夫的口水仗,是否在背后加速了这个进程?
『克宫给了特朗普一个交代,希望能息事宁人』
眼看着事态逐渐有失控的迹象,克宫终于给了表态,佩斯科夫这番言论,看似话中带刺,其实还是有一些息事宁人的意思,核心就一句话,特朗普为这点事情斤斤计较,以至于威胁打破美俄核平衡,实在不值得。
再怎么说,特朗普的特使维特科夫就要到了,不把这件事情揭过去,美俄之间很难开展有效的沟通。
眼看着特朗普给俄罗斯结束冲突的最后期限,从五十天压缩到十天,稍微回暖的美俄关系,再次来到了临界点。
【特朗普想施压普京结束冲突,不是一件易事】
维特科夫虽然是美国政府的中东特使,但在俄乌问题上,存在感也不是一般的强,美俄关系从回暖到持续沟通,都是他居中牵头,多次代表特朗普访俄,而今美俄面临向下的转折点,他又来了一次莫斯科,普京政府自然要把握这次机会。
俄罗斯当然不可能就这么仓促与乌克兰和谈,至于美国威胁的次级制裁,俄罗斯也司空见惯,不会放在心上。
普京一锤定音的,不只俄罗斯的外交政策,也包括特别军事行动的整体目标,这并不受美俄关系变化的影响,而这毫无疑问与特朗普叫停冲突的方针相冲突。有鉴于此,美俄互动将如何发展,最后只能交给普京和特朗普亲自定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