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年间,天灾严重,许多黎民百姓饥肠辘辘,嗷嗷待哺,但此时的清朝,因连年征战及皇帝的挥霍,国库空虚。虽说清朝建立粥厂,以赈灾民,可僧多粥少,如何才能解决这一大难题?作为赈灾钦差大臣和珅,二话不说,抓起一把沙子就往粥里放。这一非常人之举,让无数人痛骂这个“天下第一贪官”,把好好的粮食给糟蹋了,也不把灾民当成人,竟让灾民吃渗了沙子的粮食!以常人的思维考虑,和珅这么做,非要掉脑袋不可,孰料到,当朝皇帝竟然拍手称赞,对此举动不但不责怪,反而高度赞同,原因何在?

和珅这一做法不仅让灾民饿不死,反而拯救了更多的灾民。古往今来,贪小便宜之人不胜枚举,面对政府免费发放的粮食,不拿不是傻吗,反正是免费的午餐,不拿白不拿。所以,尽管是在灾情严重,饿殍遍野的情况下,本来衣食无忧的人,也会扮成灾民前去排队领取食物。国库本来就空虚,朝廷所拨下来的钱也十分有限,面对浩浩荡荡的领粥队伍,实在是难以达到供求平衡的状态。如此一来,就会造成饿殍遍野的情况加剧,反而养饱了一群贪婪之人。和珅去视察灾区之时,已经对此种情况有所了解,所以当着众人的面,往粥里撒了沙子。这么做,虽然有些不妥,对灾民似乎是极大的不尊重,但对于真正经历过贫穷困苦之人来说,别说是放了沙子的粥可以吃,就连树皮树根,黄泥也可作为充饥的食物,相比之下渗了沙子的粥还算是好的粮食,至少比黄泥好一万倍。灾民对于这样的食物是能接受的,可对于浑水摸鱼,冒充灾民的人来说,这哪能称之为粥!岂非人之食!这就正中了和珅的意,能有效迅速的区别出真正的灾民,能确保更多的灾民得到粮食。

和珅的此举能防止动乱的发生。动乱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官员的动乱;二是灾民的动乱。我们先来分析何为官员的动乱。一听到和珅的名字,让人马上想到的是“贪官”,和珅确实是视财如命,不仅是贪官,还是清朝第一号贪官。乾隆让和珅作为钦差大臣去赈灾,那赈灾款项无疑有会部分落入贪官之手,所以绝大部分人对和珅的这一行为感到极大的愤怒和鄙夷,认为和珅此举实属是贪污款项后的可恶行径,把朝廷拨下来的赈灾款项,中饱私囊,在钱少粥少之后,竟然用沙子扩充粮食!情况确实是这样,和珅不但按下了部分钱款,还把赃款分到地方官员的手上,一同贪污腐败。对于这样的行为,不仅小编觉得愤怒,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有相同的情绪。但“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我们在愤怒的同时,不得不承认,他这样做,确实稳定了当时的官僚秩序,不至于让官员在饥荒肆起之时起来反叛。假若在此时对贪污腐败之风进行严厉整治,那谁会去给各地灾民发放粮食?乾隆?那是不可能的!在如此艰难的情形下,在抚慰灾民的同时,也稳定当前的社会秩序。

对于灾民,这一做法也起到了稳定的作用。在赈济灾民的粥中撒入沙子,既能让更多的灾民得到粮食,也能保证灾民饿不死,但也吃不饱。通过这种方法,更加稀释了粥,让本来不多的粥,因沙子的渗入,看起来增加了,能让大范围的灾民获得食物。在这点上,获得食物的灾民会心存感激,不但不会起动乱,还会感恩戴德。此外,粥本来就少,灾民多,和珅的做法,能让灾民饿不死,吃不饱,想起来反抗也没有更多的力气。 而和珅敢在赈灾的粥里放沙子,当代清朝恐怕只有和珅一人敢如此,也是只有他能揣摩出乾隆的心思。他深知,他如此为之,不仅不会惹怒当朝皇帝,反而是为皇帝解决一大困境。乾隆正是为米粥不够而苦恼不已,米粥不够,灾民的反动情绪就会高涨,到时候已经不是饥荒的问题,而是乱上加乱的动乱问题,这是乾隆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形,和珅是乾隆肚子里的蛔虫,皇帝的这点心思,早已摸透,和珅这么大胆的做正是解决这燃眉之急,乾隆能不对此拍手称快吗?

总而言之,和珅往米粥里放沙子,虽然不道德,可受益的人,除了灾区的灾民,还有万人之上的皇帝。 本文由“纵横国史”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涨知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