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中医提醒青团需结合体质辩证食用
7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随着清明节气临近,南京路上的各家老字号门店后,又掀起了排队热潮。这次的主角是青团,日均销量几万只的青团成为春季养生市场的“流量担当”。不过中医提醒,这款时令美食虽暗合春季护肝理念,但需结合体质“辩证食用”,不可盲目贪吃。
清明节处于春季,中医认为春季宜疏肝健脾、升发阳气。青团是中国江南地区清明节的传统食品,它以艾草汁或麦青汁与糯米粉制成,包裹着甜或咸的馅料,在中医理论中体现了“药食同源”的智慧,其原料搭配既兼顾了养生功效,又蕴含着文化寓意。从中医角度来看,青团的制作原料和食用习俗与中医药理论中的养生理念存在一定关联。
然而,青团温热、滋腻的特性,需要个人结合自身体质调整食用方式,以达到顺应自然、调和阴阳的效果。艾草具有辛散之性,有助于驱散冬季积存的寒湿;糯米能补益脾胃,这些都符合“春季养肝”的养生原则。但食用青团也有一些注意事项。例如,糖尿病患者选择馅料时宜清淡,减少糖分摄入,避免影响血糖;易口苦、便秘、长痘的湿热体质人群,易上火、口干舌燥的阴虚火旺者,以及易消化不良的脾胃虚弱者,都需要控制食用量,以免助热生湿。
老西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主治医师裴超建议,食用青团时可以搭配一些像山楂水、陈皮茶之类可以帮助消化的饮品,以促进青团的消化。对于热性体质的人群,在食用青团时,可以选择麦青汁的青团来代替艾草汁的青团,以此降低温性,帮助消化。此外,青团一定要趁热食用,因为冷青团更难消化,会加重脾胃的负担。
青团作为承载千年文化记忆的节气美食,既凝结着先人“顺时养生”的智慧,也传递着“追思怀远”的情思。在此提醒市民,遵循“食养同源”的中医理念,辨清体质、科学品尝,让这份翠绿清香既能慰藉舌尖,又能滋养身心。
记者 / 邵林峰 瞿煌俊
编辑 / 樊陆佳
图片 / 邵林峰 瞿煌俊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