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美国国会参议院以67票赞成、29票反对的结果,正式确认75岁的共和党人戴维・珀杜出任美国驻华大使。这一任命发生在中美关税战白热化的关键节点——美国对华加征的145%关税已正式生效,中国同步反制将对美关税提高至125%。此刻,这位被特朗普称为“最懂中国的盟友”的新大使,即将带着特朗普的一项重要任务踏上中国的土地。

珀杜的履历充满戏剧性。他曾是锐步、达乐等跨国企业的CEO,在新加坡和香港生活超过20年,主导过中国供应链的全球布局。2014年弃商从政后,他成为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的坚定支持者。这种商人与政客的双重身份,让他在参议院外交委员会听证会上的表态充满矛盾:一边称中美关系是“21世纪最关键的外交挑战”,一边却宣称中国正在发动“新型战争”,并将遏制中国芬太尼化学品出口列为首要任务。珀杜的对华立场转变堪称政治变色龙。2019年访问中国时,他曾公开赞赏中国在香港问题上的“克制态度”。

专家谈美新任驻华大使确认

他还呼吁特朗普政府采取“精准关税”而非全面对抗,但在2024年9月,他突然在《华盛顿观察家报》撰文称:“中国正通过经济渗透、技术窃取和军事扩张,对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发起全面挑战。”这种180度的转变,被《国会山报》解读为“向特朗普表忠的投名状”。更深层的原因或许与商业利益有关。

担任达乐CEO期间,珀杜因将1.2万个美国岗位外包至中国饱受争议。但在2025年的听证会上,他却宣称“美国优先不是孤立主义”,并承诺“保护美国企业免受中国不公平竞争”。这种立场的摇摆,暴露出美国精英阶层在“对华脱钩”与“经济利益”之间的撕裂。特朗普交给珀杜的“重要任务”,是在关税战背景下重建中美沟通渠道。但这一使命从一开始就充满悖论:特朗普政府一方面要求珀杜“寻找合作点”,另一方面却宣布对华加税至145%,并将50余家中国科技企业列入实体清单。这种“大棒+胡萝卜”的策略,让珀杜的外交努力注定会沦为政治表演。

专家谈美新任驻华大使确认

据路透社披露,特朗普已明确对华事务由财政部长和商务部长主导,珀杜的角色被定位为“传声筒”。这种安排与前驻华大使伯恩斯的境遇如出一辙——2021年伯恩斯赴任时,拜登政府同样未赋予其谈判实权。珀杜在听证会上反复强调对特朗普的“忠诚”,甚至表示“将按照总统指示行事”。

尽管困难重重,珀杜仍有机会展现独特价值:沃尔玛等美国零售巨头因关税导致库存告急,已私下与中国供应商恢复合作。珀杜的商业背景可能帮助双方在农产品、日用品等领域达成临时协议,缓解民生压力。中美在南海、台海等问题上的摩擦持续升温。珀杜在香港的生活经历,或许能为双方建立“危机热线”提供经验。美国对中国计算芯片的封锁已引发反噬——英伟达等企业因失去中国市场股价暴跌。珀杜若能推动技术领域的有限合作,可能成为破局关键。

专家谈美新任驻华大使确认

珀杜的任命,是中美关系复杂棋局中的关键落子。这位75岁的大使,能否在商业经验与政治忠诚之间找到平衡?他的每一次表态,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稻草,或是打开对话之门的钥匙。所有人都在拭目以待,期待他能为中美关系的迷局找到破局之道。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