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千万合同,48小时就作废了。
苏州东吴足球俱乐部官宣了一名新球员。这名球员叫米高。俱乐部发的宣传海报上,把他叫做“归化典范”,说他能给中甲联赛带来新能量。
米高出生在2004年,是尼日利亚血统。他后来拿到了香港特区护照,有了代表香港队出场的资格。他很年轻,俱乐部觉得他有潜力。
他之前在德国第五级别联赛踢球。表现一般,场均进球数不到0。2个。但他的“归化”身份让他进入了中甲球队的视线。这个身份很有用。
苏州东吴给他开了一份3年的合同。
月薪约7万元人民币。
这个价格远高于市场水平。合同里还有保护条款。写着球员不能有损害俱乐部和国家形象的言行。如果有,俱乐部就可以解约。
7月15日,东亚杯比赛在韩国仁川举行。中国男足对战中国香港队。比赛结果是中国队1比0赢了。比赛过程很平淡,但赛后出了事。
比赛结束哨声响起。中国香港队前锋米高走向球迷区,这是一个谢场环节。他拿起场边的扩音喇叭,对着看台的中国球迷喊了一句话。
他喊的是:“看看中国球迷!下次干翻这些bastards!”
这个词在英语里是严重的侮辱性语言。现场有视频录像,背景和声音都清楚。这件事没法否认。网上的舆论很快就炸开了。
从风光官宣到愤怒解约。
关于“辱华言论”的热搜话题冲上了各大平台的前排。大家很愤怒,因为米高48小时前才和苏州东吴俱乐部签约。时间的对比让事情更严重。
事件发生后,苏州东吴法务部门开了会。他们确认球员的注册手续还没有完全走完。俱乐部有绝对的主动权来解约。48小时内,俱乐部发了解约公告。
米高之后在社交平台发了道歉视频。他说是自己用词不当。他还说愿意捐出一部分薪水。但这个道歉没有得到大家的原谅。
有媒体发现,他在私下和一些香港支持者交流。他说的话对内地球迷不敬。他说:“下次换成广东话骂,他们听不懂也不用道歉。”
除了被解约,米高还被中国足协追加禁赛。
禁赛时间为1年。
他原来在德国的老东家也公开说,不会再录用他。事情闹得很大,影响到了很多人。这已经不只是一个球员的问题。
事件发生后的24小时内,“苏州东吴开除辱华外援”这个话题的浏览量很高。
浏览量突破2亿。
俱乐部官方账号下面有很多人留言。光是要求解约的留言就有18万条。大家都在质问俱乐部为什么会签下这样的球员。
很多人开始查米高的背景。有人翻出他在德国联赛的真实数据,效率很低。有人扒出他以前就对中国国旗不敬。在之前的国际比赛里,他多次没有按规定行礼。
他辱骂的底气到底是谁给的?
有报道说,米高背后的德国经纪人有问题。这个经纪人团队近几年经常向中超和中甲俱乐部推荐亚非混血球员。他们会夸大球员的资历。
他们还会美化球员的比赛数据。利用“内援身份”来吸引俱乐部签约。米高的签约就是这样操作来的。媒体还曝光了合同里的一些灰色条款。
比如“球员商业代言收益归经纪人主导分配”。这说明背后有利益关系。球员在没表现出任何能力时,就拿到了远超市场价的合同。
米高事件之后,中甲联赛的俱乐部开始自查。广州影豹是第一个行动的。他们宣布和两名外援解约,因为这两名外援点赞过辱华的帖子。
足协也对归化制度进行了修订。新的《归化球员管理条例》增加了很多审核内容。球员要通过“文化认同测试”。还要完成“国家历史与法律基础笔试”。
米高的坍塌,不是一个人的事。它暴露了中国职业足球外援审核制度的问题。过去可能太相信经纪人的推荐和球员的归化身份了。
有球迷在网上说:“中国可以接纳任何国籍的球员,但不能容忍任何一个不尊重中国的人。”这句话代表了很多人的想法。
体育不只是比赛,也是文化的连接。米高用一秒钟的话,摧毁了一份三年的合同。这张作废的合同,不是结束,是一次警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