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避寒
编辑|避寒
《——【·前言·】——》
54岁俞飞鸿至今未婚未育,身边却有个男人陪了近20年,这个男人叫窦文涛。
两人不同居不结婚,关系却超越普通友谊,当全世界都在催她结婚时,俞飞鸿说:"哪个阶段舒适,就处在哪个阶段。"
真正的人间清醒不是拒绝爱情,而是拒绝为了结婚而结婚。
清华父亲的女儿,为何要逃离"金笼子"
1971年1月15日,杭州。
俞飞鸿出生在一个标准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清华大学毕业,母亲浙江工业大学毕业,一个姐姐,一个弟弟。
你以为这样的家庭会很开明?错了。
小时候的俞飞鸿,说话轻言细语,乖得像个洋娃娃,邻居们抢着给她织毛衣、做衣服,甚至轮班在幼儿园门口等她放学。
她美而不自知,家里人从未因为长相夸过她。
直到高中,她才意识到自己受到的照顾都是"美的特权",班上有个超级凶的男生,可以和女同学打架翻滚在地上,却会在私下里给她塞好吃的。
这种"特殊待遇"让她不安。
8岁那年,她被选中出演电影《竹》,剧组的人开玩笑说,她归道具组管。有她的戏时,道具组的叔叔阿姨把她抱到镜头前,拍完再抱走。
这是她第一次体验到表演的快乐。
16岁,她在《凶手与懦夫》中首次担任女主角。
父母的反应是什么?担心她学坏。
高考时,俞飞鸿考上了杭州一所理工科院校,父母松了口气,觉得女儿终于回到"正轨"。
可是,小时候有多顺从,长大后就有多叛逆。
她退学了,不顾父母反对,第二年重新考入北京电影学院。
你能想象清华毕业的父亲听到这个消息时的表情吗?
可俞飞鸿已经下定决心,她要逃离那个看似温暖的"金笼子",她要的是真正的自由。
1993年,她大学毕业,成绩优异,获得留校任教的机会。
父母又松了口气。
结果呢?她又跑了。
这次跑得更远——美国。
1994年,她带着一本护照、一门外语、一张信用卡,去了加州大学分校读书。
为什么要跑?
她说:"我没有经验,缺少生活,能教给学生的,只有老师教给我的那些,最多是做传话筒。"
真实原因是什么?她想把自己放在完全陌生的环境,找寻真正的自由感。
在美国的某一天,她差点被飞驰而来的汽车撞到,不知道哪来的勇气,她气冲冲地奔过去,猛踢对方汽车轮胎,用尽所有英文脏话骂了一通。
那一刻,她第一次觉得自己真正"打开"了,压在身上多年的壳瞬间碎掉,整个人都明亮许多。
这就是真正的俞飞鸿——坚定、果断,生活中人称"飞哥"。
从"惊鸿仙子"到导演梦,她从不按套路出牌
1997年,俞飞鸿回国。
第二年,她接了两部戏:《浪子大钦差》和《牵手》。
导演本来让她演《牵手》的女主角夏晓雪,贤妻良母类型。
她拒绝了。
坚持要演"第三者"王纯。
为什么?因为王纯这个角色更真实,更有冲突感。
1999年,《牵手》播出,俞飞鸿火了。
这个"第三者"形象颠覆了观众的认知,王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坏女人,她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痛苦。
俞飞鸿因此获得第19届飞天奖"最佳女演员"提名。
同年,她接演《小李飞刀》,饰演"惊鸿仙子"杨艳。
这个角色让她彻底封神。
"飞鸿之后,再无惊鸿。"
这句话流传至今。
可就在事业如日中天时,她又做了一个让所有人意外的决定——买版权,当导演。

2001年,她买下小说《银杏,银杏》的版权,开始筹拍电影《爱有来生》。
这一筹备就是十年。
她花费整整四年精心打磨剧本,又斥巨资、耗时两年四处选景。2007年正式开拍。
拍摄期间,她身兼数职:制片人、导演、编剧、主演。
在云南海拔3000米的陡峭深山里,她一待就是7个月。
2009年,《爱有来生》上映。
票房惨败,只有200万,所有人都为她惋惜,她的反应是什么?
"人生的付出从来就不一定跟收获成正比。"
这份坦然,有几个人能做到?
电影在豆瓣获得7.7分高分,获得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处女作奖。

对她来说,这就够了。
为什么俞飞鸿总是做出让人意外的选择?
因为她从来不按别人的期待活,她要的是内心的满足,不是外界的掌声。
柳云龙想要的妻子,窦文涛得不到的女神
感情这件事,俞飞鸿同样不按套路出牌。
大学时,她和柳云龙恋爱。
两人因课业分组结缘,在排练中互生好感,柳云龙英俊帅气、成熟稳重,深深吸引了俞飞鸿。
他们有共同的理想,共同的追求。
可是,分歧出现了。
柳云龙希望俞飞鸿婚后回归家庭,做传统的贤妻良母,他想要的是一个为他留在家里,给他做热汤的妻子。
俞飞鸿想要什么?她有自己的演员梦,她渴望的自由不能被婚姻束缚。
两人最终和平分手。
这次分手让俞飞鸿明白一个道理:婚姻不一定是必选项。
后来,她遇到了窦文涛。
那是在一档节目录制现场,窦文涛一见到她就被吸引了。这个女人太特别,气质清冷,美得漫不经心。

窦文涛动心了,可他很快清醒过来,像俞飞鸿这样的女神级人物,他够得到吗?
于是,他做了一个决定:不表白,只陪伴。
这一陪就是20年。
20年来,他们像伙伴,像知己,相互支持,彼此理解。
俞飞鸿说:"感谢窦文涛陪了我20年,他算我闺蜜吧,他就没把我当女人看。"
窦文涛说:"我在失恋的时候,是俞飞鸿一直陪伴着我。"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高于友情,低于爱情。不同居,不结婚,却比夫妻更懂彼此。
有人问俞飞鸿:不结婚,怎么解决生理需求?
她的回答让所有人震惊:"就是生活中,跟你吃喝拉撒一样的需要品,饿了就吃,对女性来说,它更多的是和感情联合在一起。"
这份坦然,这份清醒,有几个女人能做到?
54岁的她,活成了所有女人羡慕的样子
2016年,《锵锵三人行》。
冯唐问俞飞鸿:"你为什么一直单身?一个人待着,精神正常吗?"
换作其他女明星,可能会尴尬,会解释,会为自己的选择找理由。

俞飞鸿怎么回答的?
"我不是独身主义者,也不是不婚主义者,我的状态只不过是没有结婚,因为我并没有那么着急,不想盲目地去做选择。"
"哪个阶段更舒适,就处在哪个阶段。"
这就是俞飞鸿的人生哲学。
不被世俗标准绑架,不为别人的期待而活。
她说:"有时我们把爱情夸得太大了,人生不只是爱情可以充实你,还有亲情、友情。"
她还说:"美不止在于年轻,美可以持续80岁、90岁,美是一种自我在变小,而心灵和思想在扩展的状态。"
现在54岁的俞飞鸿,状态如何?
2024年,她在《庆余年第二季》中饰演皇后,依然美得让人惊艳。
她说:"在我的人生当中,现在可能是最放松、最快乐的时候,什么样的结果我都能承受,不会患得患失。"
你看,54岁的俞飞鸿活成了什么样子?
不焦虑,不妥协,不解释。
她有窦文涛20年的陪伴,有自己热爱的事业,有内心的平静和快乐。
这样的人生,难道不值得羡慕吗?
想想我们身边有多少女人,为了结婚而结婚,为了生孩子而生孩子,为了别人的眼光而活?
她们真的快乐吗?
俞飞鸿用自己的人生告诉我们:女人的价值不在于是否结婚,不在于是否生育,而在于是否活出了真实的自己。
什么是真正的人间清醒?

就是知道自己要什么,知道什么让自己快乐,知道如何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俞飞鸿做到了。
她的清醒,她的坚持,她的勇气,值得每一个女人学习。
毕竟,人生只有一次,为什么不按自己的方式活呢?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