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央气象台获悉,从8日起,我国北方地区将出现一次较大范围高温天气过程,华北、黄淮等地气温将超过35℃,高温日数达到一周左右,高温最强时段出现在6月10-13日。6日,中国气象局举办媒体通气会,就相关情况进行解读。
北京火车站前市民防晒出行
本轮北方高温天气最强时段将会出现在10-13日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杨舒楠介绍,从8日起,内蒙古中西部、华北、黄淮等地高温,将开始逐渐发展。上述地区将会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而到10日之后,整个高温强度会有所增强,会出现局地39-42℃以上的高温天气,局地最高气温将接近或者突破历史同期极值。最强的高温时段将会出现在10-13日这段时间,还需要注意防范高温影响。
杨舒楠表示,我国北方地区将出现的这次大范围高温天气,主要是受到大陆高压脊的发展,将影响京津冀地区、河南、山东、内蒙古的中部和东北地区的南部等地区,受高温影响会出现35℃的高温天气,像河北、河南、山东等地,有可能会出现40℃以上的高温天气。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郑志海介绍,今年春季全国平均气温为12.3℃,较常年同期10.9℃偏高1.4℃,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季节内来看,除了三月上旬气温偏低0.8℃以外,其余各旬气温均偏高,其中五月下旬气温偏高了1.1℃,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的第三高。从空间分布上来看,春季我国大部地区气温都偏高了1-2℃,尤其是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大部、华北西部等地,偏高2-4℃。
郑志海解释,今年全球多地出现了高温天气,主要原因是全球变暖和大气环流异常,对我们国家来说也是如此。就今年夏季来说,高温天气来的相对比较早一些,高温的过程对全国来说也会是比较频繁的。
专家提醒:还需防范高温天气导致的中暑情况
公共气象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梁莉提醒,此次华北、黄淮高温过程对于人体健康以及能源方面会有一些影响。在人体健康方面,高温中暑容易导致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衡,增加中暑的风险。预计从6月9日起,华北中南部、黄淮等地的高温中暑气象等级将逐渐升高,达到较易发生中暑及以上等级。其中6月11日河南北部和东部的部分地区,极易发生中暑。
专家表示,户外工作者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工作,如有必要应采取轮班制,避开高温时段,尽量在阴凉处休息,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用人单位应为户外工作者提供必要的防暑降温措施,如提供清凉的饮料以及调整工作时间等。
在能源电力影响方面,梁莉提到,高温天气期间,家庭和公共场所的空调风扇使用增加,将导致用电、用水需求上升。预计,8-13日受高温天气影响,新疆、内蒙古西部、华北中南部、黄淮等地用电力负荷气象条件预报指数较高,其中8-9日用电需求比常年同期偏高15%左右,10-13日偏高30%左右。建议以上地区的电力能源部门做好电力设备维修、电力作业施工人员防暑降温等工作。
梁莉建议,端午假期,旅游出行人员应注意尽量避免在午后气温最高的时段进行户外活动,尽量减少太阳暴晒时间,建议携带遮阳帽、遮阳伞等防晒用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防止中暑和热射病的发生。另外,老人和儿童由于身体较为脆弱,需要特别关注。老年人应尽量避免在正午出门,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品,儿童需加强看护和照顾,不要单独留在封闭的车里。
(来源:央广网 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⑬ )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