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心》的前四十分钟,我看得连连叫好。

尤其前三分钟。

刘诗诗撑着红色油纸伞一袭白衣漫步在淅沥大雨中,再经过调色对比,极大突出了人物的特殊之处,美感与故事感并重的同时,角色作为百姓眼中的“巫女”,其不为社会所容的孤寂感也显现了出来。

更精彩的还在后面。 她出手,想要救下一位被恶吏污蔑的老兵,略施小计便洗清了对方的嫌疑。 那遗世独立的气质,妙之毫巅的手法,一时之间,主角光环亮到刺眼。

可没曾想下一秒,一个显然是龙套的小角色,手起刀落干脆麻利,不仅将老兵一剑封喉,更是一刀砍断了女主角撑的油纸伞。

反套路常见。 但反到这种程度,能把龙套角色都拍得这么有范儿的反套路,罕见。

仅三分多钟的戏份,就把剧的格立住了。包括第一集之后的大半戏份,我都看得相当入迷。

叶平安的身份是心医,能窥梦而医人。说白了就是类似于现代的心理医生。

因为这一身份,她被请到大官的府里治他夜不能寐的病,结果窥到大官的秘密,引来杀身之祸。当她逃生返回府里从背后用刀架在大官脖子上,打算质问大官时,发现人已死去多时,此时下人推门而入,人证物证俱在,她成了杀人凶手,锒铛入狱,秋后问斩。

她喊冤,无人理。 万幸当今圣上听闻她有窥梦知人的本事,宣她进殿,给她一日的时间洗刷冤屈。

由生到死再到生,再到死,最后又生,一气呵成。故事节奏与情绪转换不可谓不快。

我以为时隔多年又要出爆剧了。

没曾想,第一集最后几分钟的戏份,乃至接下来几集故事的呈现方式,差得不像是一个导演拍出来的。

注意,我说的是“故事的呈现方式”差,而不是“故事”差。

其最大的槽点在于,导演太喜欢用嘴去呈现推理,以及用回忆展示故事的来龙去脉。

第一集最后几分钟的戏码,是叶平安被大官府里的丫鬟胁迫,突然,丫鬟放下刀,两人情同姐妹,开始说出真相。原来这一切都是叶平安的安排,大官的死是她借刀杀人,自己入狱是她将计就计,哪怕是被圣上召见都是她预谋已久。

太夸张了。叶平安布局入狱的惊天反转,竟通过三分钟站桩式对白完成,辅以PPT式回忆闪回,这哪是影视化叙事?分明是剧本杀对台本。

后续几集的内容同样如此,所有的推理和线索,都是以当事人口述的回忆方式呈现给观众。

那观众还看什么电视剧呢?直接听有声小说不好吗?

可能爱较真的观众说,柯南不也这样?那能一样吗?柯南几十分钟一个案子,观众看的就是复杂的案件设计和逻辑推理过程。

《掌心》这类悬疑剧,案件本身固然重要,但作为影视剧,更重要的是它的呈现方式。

得通过场景的搭建、演员的表演、音乐的烘托等形式,以及镜头切换、情节剪辑等手段结合来呈现精彩的故事。

单举一个例子。 周杰版的《少年包青天》,有时音乐一响,观众的鸡皮疙瘩就起来了。 这才是影视剧的魅力,要的就是一个沉浸式的追剧体验。 所以我还是那句话,照《掌心》这么拍,不如听小说。

这是目前我看下来,剧集的最大缺点。

除此之外,《掌心》的其余各方面,做得倒还都不错。

比如扎实的故事。男女主双强戏的故事结构。

虽然刘诗诗出道更早资历更老咖位更高,且剧集本身女性角色众多,有点“妇仇者联盟”的趋势,可《掌心》绝非大女主剧,而是与窦骁在戏份上“分庭抗礼”的双主角双强戏。

女主叶平安是隐忍复仇之路。 幼时便深谙催眠之法的她因误信奸人,牵扯进一桩冤案,并导致父母惨遭灭口。 多年来隐姓埋名以心医的身份,集结当年冤案的受害者,暗中查案,图谋布局。

男主元少城则是权利攀升之路。出身贱民区,内心敏感多疑,只想一步步往更高处爬,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用他自己的话说,他们就是一群阴沟的老鼠,总有噬虎的一天。

两个角色的故事,单拎出来任何一个都可独立成篇,且都有着相当大的发挥空间。

《掌心》却是“实诚”地将两个原本都大有可为的故事揉在了一起,还费心思地让男女主斗智斗勇、相爱相杀。看得出来,剧本花了不少心思。

尤其女主角叶平安,在一众国剧女主中,她的复杂性超乎寻常。

起初我们只看到她和一众受害者为当年的冤案复仇,可看下去竟发现,原来根本就是她自己一手缔造了当年冤案的发生,就连父母的死也和她脱不了干系。

身为旁人的我们自然能理解,她是受害者。那时她还年幼,也是误信小人,怪不得她。该死的是那些始作俑者。

可叶平安自己会这么想吗?她不会怪自己吗?她能够心安理得说自己也是受害者吗?我想怕是不会。否则也不会夜夜需要姑母为她调配的宁神香才能入眠了。

将受害者和加害者的双重身份同时集于女主一身,该是《掌心》最大的亮点。

另外在剧情方面,《掌心》其实算不得严格意义的“悬疑”剧,因为它的漏洞有不少,经不起推敲。

比如叶平安入狱,让姐妹在市井散布信息自己有窥梦识人的本事从而传到皇上耳朵里,获得觐见的机会。那若是没传到皇上耳朵里呢?或者皇上压根对此不感兴趣呢?她岂非就真秋后问斩了。

再比如当年坏人让小叶平安去催眠一众民女将她们带到别院加害。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事,就非得小叶平安催眠去带人不可吗? 直接将民女们击晕装进麻袋运走岂非更省事? 让女主的身份更复杂是好想法,可设置的这个情节是否能说服观众,我持保留意见。

所以,悬疑迷观看《掌心》的时候,建议别太较真,否则难免影响心情。 本质上,它到底还是一部披着“悬疑”外壳的古偶剧。 除非男女主从头至尾根本不谈恋爱,那么我算它厉害,但是可能吗? 很难的啦。

最后,聊聊刘诗诗的演技。用四个字评价就是:让我陌生。

她身上曾经的一大标签,是演技很差。差到颜值再高也不好弥补。银幕代表作《绣春刀》,虽然角色本就具有花瓶性质,可她的面瘫表演还是在一众好演员的飙戏里显得格格不入。

但现在是比烂时代,年轻演员普遍是演技难民,稍微有点戏感的小花鲜肉,只要演出一点点戏剧张力,就已经能被人夸上热搜。于是,曾经处在风暴中心,只要演戏就一定会被吐槽的85花们,也到了被衬托成“戏骨”的时候。

比如《掌心》中有场刘诗诗和宣璐的对手戏,宣璐袒露心扉,感伤落泪。刘诗诗只是一个眼波的流转便碾压对方干哭没眼泪的程式化哭戏,完美诠释何为“全靠对手衬托”。

在这场演技通胀的狂欢中,我们终将明白: 某些所谓“戏骨”,不过是比烂时代的相对论产物。

再言之,刘诗诗的颜值确实太能打。当年她没什么演技,却能大火,靠的可不就是这张脸吗?

现在刘诗诗颜值仍处在巅峰期,复出之后依然傲视群芳,演技又随着经验的积累长进了不少,再加上同行衬托,再看刘诗诗演戏,竟比当年还要更觉得赏心悦目。

比起 23 年底的《一念关山》,这次刘诗诗不仅在微表情的演绎上又有了精进,连原声也是用上了。这不是刘诗诗第一次用原声演戏,却是最成功的一次。台词言语间的松弛感,是能够感受到的。

上天原本为她关上的那扇窗,眼看如今已经开了个小缝,对观众来说,这当然算是件好事。

毕竟谁不喜欢看会演戏的大美女呢?

  1. 商务/阿乐(微信:pachongsw1)
    进影迷交流群加微信:caodahua1994


期待您点个在看,分享给更多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