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外面下了很大的雨,我很想您。”“如果可以的话,回来看看这盛世吧!”“九十七年了,您长眠,我们常念。”……这是网友在微博话题里写给陈延年的留言。

  1927年7月4日,年仅29岁的陈延年慷慨赴死。一年后,他的弟弟陈乔年同样为革命壮烈牺牲。97年后的今天,这两位兄弟在互联网上不仅拥有了自己的“话题”,还有大量粉丝走向上海龙华烈士陵园、安徽合肥延乔路、安庆延乔兄弟读书处,缅怀他们。

  不仅仅是兄弟俩,赵世炎、邓中夏等一大批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如今依旧“活”着,活在无数当今“同龄人”的指尖与笔尖乃至心间,他们跨越时空和生死,成了一种红色“顶流”。

  陈延年的粉丝给自己起名“i延年”,谐音“爱延年”;历史记载陈乔年皮肤白皙,脸颊红润,同志们亲切地称他“苹果”,于是他的粉丝有个共同的名字——“苹果派”。

  无论是“i延年”还是“苹果派”,网友谈论延乔兄弟的方式仿佛是对自己的兄长、伙伴:看到下雨,思念延年;吃到苹果,想念“苹果”。

  一位“i延年”晒出了她日常收集的陈延年专辑,铺满了整整一桌,并列了一大串史料、论文,网友纷纷留言“马住了,慢慢看。”

  2021年5月31日,在上海市龙华烈士纪念馆,电视剧《觉醒年代》演员在现场分享革命烈士陈延年、陈乔年的英雄事迹。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

  网络之外,更多的年轻人正走向现场缅怀他们。在上海龙华烈士陵园,伴随每年桃花盛开的是四面八方络绎不绝的来信,在这些信里最常见的一句话是“希望你们能看到”,而信的落款往往都是“一位普通的中国青年”。

  在合肥延乔路,每到清明或者“七一”,路牌上系满了红领巾,工作人员专门制作纪念展板,结果展板又被鲜花“占领”,而后街区改造,特意建造了更大的广场,供大家献花纪念。

  在安庆“延乔读书处”,如今每天都有“书声”:四面八方的青年带着书信赶来,在此念给延乔兄弟听……

  “顶流”的背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它来源于“延乔兄弟”们本身,他们的“人设”够实。当代年轻人惺惺相惜的原因是,他们和“我”很像:充满激情、充满理想,本可以不吃的苦,他们甘之如饴。

  当代青年又佩服于他们“勇敢”:敢于“面向屠刀、决不跪下”,敢于在生命结束前朗声道:“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有人说“他们不是为了自己的功名利禄才去革命的,而是为了主义和信仰,是为了更多的人能吃饱饭,能有衣穿,能不受欺负和压迫。”

  改造后的延乔路。新华社发

  它来源于影视剧等再现“够真”。此前电视剧《觉醒年代》热播,以生动的演绎,将百年前这些有血有肉的青年人,拉近到我们眼前。“没有枯燥乏味的说教,没有简单粗暴的灌输,不回避曾经走过的弯路,不掩饰曾经遭遇的困难”……这是不少青年人发自肺腑的评价。

  这种力量来源于如今的青年创意“够味”。如果说历史和影视剧中的“延乔兄弟”完美对接当代青年的精神期待,那么青年的激情与创意则反哺了一种红色“流量”,让故事延续。譬如带火延乔路的那句“金句”——“延乔路虽短,但尽头却是繁华大道”便源于网友的细心发现。延乔路的升级改造得到安徽建筑大学在校师生的设计支持,他们以版画的形式再现延乔兄弟的故事。

  牺牲不是英烈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

  此时此刻,在不同的纪念日、不同的地点,犹如一座座桥梁,跨越近百年时光,实现两代人思想交汇、情感共鸣,更营造出“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良好氛围。

  我们青年一代有义务传承好这样的英雄梦,赓续先烈的精神。

  2023年清明节,群众留在延乔路的鲜花和留言。新华社记者 赵金正 摄

  当代青年崇尚英雄的方式丰富而多元,他们富有个性的同时,同样充满着对国家的责任,对社会的关怀,对未来的期许。《觉醒年代》《功勋》等英模题材影视剧的成功恰恰证明了,有令人荡气回肠的史诗感,用平视的视角对角色进行真实地塑造,就能实现情感无障碍流动,就会让英烈形象既印在书本里又立在网络中。

  不忘来时路,是为了走好脚下路、更是为了开辟未来路,对于英烈最好的缅怀,是奋力担当。我们期盼,广大青年能从英烈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在平凡的岗位中找到自己的坚守,从而贡献不平凡的力量。

  光阴荏苒,英雄不朽。


  文字:陈诺、屈彦

  题图漫画:潘红宇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