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前总统文在寅,对于即将到来的审判表现的十分坦然。他在走上被告席前,先给韩国下一届总统的有力竞争者,自己在共同民主党的“接班人”李在明,留下了一句忠告。

要他对尹锡悦政府在内政外交上的彻底失败“引以为戒”。

他还特意强调了一句,韩国保守势力过时的世界观、安全观、经济观,都有可能导致韩国政治的“彻底颠覆”。共同民主党的使命,就是纠正保守派的无能和不作为,推动韩国再次前进。

文在寅为何坦然接受审判

【即将走上被告席的文在寅,给李在明留下了一句忠告】


他的潜台词呼之欲出:即便尹锡悦这个保守力量的代言人已经倒台,共同民主党在国会占据优势,甚至有可能赢下总统大选,仍然不能掉以轻心。

文在寅自己的状况并不怎么乐观,韩国检察院前不久以涉嫌受贿为由,对他发起不拘留起诉,这是他卸任总统三年来,首次被正式起诉。

如果罪名成立,文在寅可能会面临十年以上的刑期。

看来即便是文在寅,也没法在“青瓦台魔咒”之下平稳落地,安享退休生活。

结合尹锡悦被弹劾,韩国正在筹备新一轮总统选举的大背景,检察机关选在这时起诉前总统,多少带有一些政治报复的意味。

文在寅为何坦然接受审判

【文在寅表示,共同民主党的使命是纠正保守势力的错误】


文在寅自己就批评说,称韩国检察机关正在变得“政治化”,开始滥用权力,自己被起诉反而证明了这一点。

虽说接下来的法律攻防会很棘手,文在寅却不忙于应付,还有闲情参加《板门店宣言》七周年的纪念活动,就韩国内政外交的发展方向给出自己的看法。

同时我们不难看出,以尹锡悦被弹劾为分水岭,文在寅打破了过去深居简出的生活状态,频频就韩国政治问题表态,参与感不是一般的强。

毕竟国民力量党已经开始找麻烦了,借着这次起诉,到处渲染文在寅“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要求法院作出“公正判决”。

文在寅对此不可能无动于衷,他高调参加《板门店宣言》纪念活动,着重批评尹锡悦政府,同样是意有所指。

文在寅为何坦然接受审判

【过了几年的退休生活,文在寅还是被检察机关找上了】


《板门店宣言》当年是文在寅与朝鲜领导人签署,是他总统任期内尤其重要的政治遗产,在当时极大改善了朝韩关系。

结果尹锡悦上来后,对文在寅时期的外交政策全盘否定,不遗余力塑造朝韩对立。

以至于朝鲜半岛陷入了空前对立,进一步加剧了韩国内部的政治撕裂。

尹锡悦制造戒严时,用的借口还是把国内在野党打成“从北势力”,还想把祸水往中国身上引,一系列举动,俨然触及了韩国的政治底线。

即便如此,国民力量党还有不少人想死保尹锡悦。

对于这种情况,文在寅很严厉地表示,尹锡悦政府破坏了韩国过去在外交上奉行的平衡方针,执政党只注重“狭隘外交”,结果让国家利益受到损害,得罪了周边各大邻国,还让朝鲜半岛成为“新冷战”的前线。

文在寅为何坦然接受审判

【文在寅希望韩国新政府能恢复自己的政治遗产】


尹锡悦掌权三年,南北关系严重受损,难以弥补,文在寅过去在半岛和平上付出的种种努力被彻底否定。

不要说朝韩《板门店宣言》了,双方随后签署的《9·19军事协议》同样是名存实亡。

有鉴于此,下届韩国政府可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收拾尹锡悦留下的烂摊子。

文在寅对6月总统选举的寄语是,希望新政府能够结束韩国政治反复倒退和前进的情况,“恢复受损的国家尊严”。

他重点指出,是时候重新踏上朝鲜半岛“和平之路”了,恢复南北对话至关重要,重拾《9·19军事协议》能有效避免冲突。

这里的言外之意,就是希望新总统能恢复自己任内的政治遗产,充分汲取尹锡悦时期的教训。

文在寅这番话,既有挤兑国民力量党的意图,也是特意说给李在明听的。要说谁最有可能在6月大选中当选韩国总统,李在明的呼声最高,支持率一度过半,与其他候选人拉开了相当大的差距。

要知道,在上届总统选举中,李在明和尹锡悦的得票率咬得非常紧,相差不超过一个百分点,但没人拿到50%以上,可见韩国的政治撕裂相当严重,最后是李在明以微弱的差距惜败。

文在寅为何坦然接受审判

【李在明现在获胜的呼声很高】


趁着尹锡悦被弹劾,李在明迅速开始为总统选举布局,提出了一系列主张,整体可以概括为“收拾残局再出发”,造势活动也取得了较为积极的反响。

李在明既然能拿到过半支持率,说明他的主张正在韩国内部形成各方都可以接受的公约数。

虽说韩国民调风向时刻处于变化之中,各方都在暗中较劲,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敢说自己十拿九稳。

然而如此明显的优势,一时半会不是那么容易抹除的,除非李在明自己走了一步昏招,或者最高法院对他的官司作出了不利判决。

李在明只要获胜,文在寅面临的司法压力也会骤减,至于如何修复韩国的外交政策,这个倒是可以从长计议。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