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云之上是什么?太阳。
《乌云之上》的落点不出意外地也放在了光明。
妹妹对着监狱里已然落网的姐姐说:“你的遭遇和苦难,都不能成为伤害别人的理由和犯罪的借口。即便在最黑暗的时候,也要努力寻找光明,而不是在黑暗中沉沦。”
教人向善。主题没问题。这是姐姐的“乌云之上”。

至于妹妹,本剧女主角,孙俪扮演的警察韩青,她的经历也诠释了乌云之上。
父母因她去世,爱人牺牲,师父自杀,姐姐死刑,她的人生就此完了吗?并不。于重重黑暗里她终找到了答案,拨开云雾,见了青天。
当年星爷在《喜剧之王》里也借台词表达了类似的观点。“看,前面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到。”“也不是,天亮后便会很美的。”

作为刑侦局的《乌云之上》在主题方面的刻画,值得认可。
至于剧本身,应该会风评两极化。因为它的独特风格。
作为一部刑侦局,它不会给人以爽快感。以往刑侦局“步步深入”“层层推进”的强逻辑、戏剧感,不是它的重点。《乌云之上》走的是另一个路子,强调的是真实感与生活感。
它给我的第一观感是复杂。这种复杂不是像蜘蛛网那样有布局有形状的复杂,而是如地下老树根一般看不到章法的错综复杂。
剧中的警察办案,并非一眼就能瞅准目标抽丝剥茧,而是要在一堆不知真假,有用的没用的信息里,挨个探寻、排除,最终找对方向。

有时候甚至还得靠点运气。比如那被藏在赃款中的U盘,如果不是白小惠的母亲良心发现将这一信息告诉警察,那么这个重要证据就不会被找到,陈彬就会被误认为是最终头目。
《乌云之上》没有将警察神化,而是选择将好的坏的,成功的碰壁的,办案中的所有都一并呈现给观众,让观众直观感受到基层刑警的日常,不是天才式的灵光一现,而是在信息迷雾中一寸寸掘进。
且需要注意的是故事几乎没有什么注水桥段,全程都在紧扣案件。角色多,线索也多,有用的信息多,无用的信息也不少。
追剧过程中我一度有点发懵,发出“怎么这么复杂”的感叹。

这样的处理,自然会让观众产生两极分化的观感。
认可这套逻辑的观众会喜欢这种真实的办案质感。一如巴赞秉承的写实主义,认为电影艺术的第一特征就是“纪实”,比任何艺术都更接近生活,更贴近现实。
不吃这套观众的眼里,则会觉得罗里吧嗦,半天没有重点。杨德昌在《一一》中便借角色之口提到,“如果电影跟过生活一样,那谁还会想去看电影?过生活就好啦?”
不同创作风格的选择,没有对错高下。
但说到底,《乌云之上》不是无论风格如何两个小时就可以结束电影,作为剧集,它十七集的时长只为一个复杂的案子。

从创作角度讲,我挺佩服导演的大胆敢这么玩。因为就故事本身来说,看点与戏剧冲突都是足够的,一口气拍到底的爽感是绝对可以让观众兴奋的。可导演却仍选择了写实化的复杂呈现,效果怎么样不谈,这种尝试是值得肯定的。
再来说说故事与人物。
先说前者,故事结构相当严谨清晰。
小警察赴任途中发现碎尸,上报后分析一通女上司不给他好脸色,原来女上司原来的老搭档失踪了,她心情极差。
调查碎尸案的过程中,关键的女证人失踪了,且发现她的失踪和老搭档的失踪都直指同一家健身会所。探查过程中,又挖出惊天贩毒案。

从女子碎尸案牵扯到女子失踪案,再联系到警察失踪案,最终落脚到贩毒案。
就《乌云之上》的故事本身来说,水准相当在线。
一桩桩犯罪事件被暴露出来的同时,人物的故事也被悉数带出。
角色无论大小都不糊弄,这也是剧集观感“复杂”的来源。
几近所有的配角,都有着各自的精细刻画。姐姐周雪曼的隐忍与狠辣,师父赵文斌在道德与亲情之间的挣扎,王学华的痴情与悲剧性,陈彬的浪荡,董洁的扭曲,白小惠的母女情,张勇对吕建民的义······女主的线人年轻的小伙子,都有他的弧光,乃至连一个偷拍的摄影师都给安排了爱而不得的暗恋戏码。
肉眼可见编剧的用心。

但问题来了,全是重点有时也等同于没有重点。
对配角着墨过多,直接影响了对主角的刻画。
女主韩青,以及真男主林嘉嘉的刻画,是失败的。
韩青是个不健全的角色。过多的闪回,在表达韩青对钟伟感情的同时,却也代表的是韩青对钟伟的过度依赖。
看完全剧你会发现,韩青这个角色仍然是模糊的。
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永远是韩青对钟伟的思念,对父母的悔恨以及对姐姐的愧疚。

至于角色本身,她的抱负,她的爱好,她的性格,她的行为习惯、日常模式等等,我们都不清楚。
活在记忆里的钟伟都好歹借助剧情,安排了一个牛仔裤发烧友的身份。
可是韩青呢?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直到剧终也没说清。我们能想到的,除了她的惨与痛,还有别的吗?我们看不到她作为一个“人”的多面性,她是否会在办案间隙吃一碗biang biang面?是否会对街头的流浪猫驻足?这些生活毛边的缺失,让她纯粹地沦为戏剧的容器而非立体的人。
相比之下,林嘉嘉更是工具人属性严重。他的存在,真就是警局给韩青安排的搭档,除了帮忙办案,还是帮忙办案。一个存在感如此重要的角色,导演只是吝啬地用一场精致的洗脸戏,就试图诠释这个角色的所有。
《乌云之上》在人物刻画方面,是有些矫枉过正的。配角们个个都有情感,有生活,主角反倒成了苦难承载者与办案机器人,成了穿针的线,串起所有琐碎却没露出自己的颜色。

这该是全剧最大的遗憾。
不过总得来说,对《乌云之上》我仍是持推荐态度。以警察为主视角,却又没把警察写成无所不能的英雄,而是老老实实拍出他们在成堆线索里打转、在无数次碰壁中硬啃的日常。
这份笨拙的真实,是这部剧藏在遗憾背后,打动我的东西。
ENDD
商务/阿乐(微信:pachongsw1)
进影迷交流群加微信:caodahua1994
期待您点个在看,分享给更多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