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事情脑补封神史》第291期:阴阳诀 文/王事情 封神中,无论人物还是法宝,都有相似之处,比如三只眼的怪人有六个,又有七个三头六臂之人;法宝则有各类异幡,再如老子的太极图与女娲的山河社稷图、闻太师雌雄双鞭与赵公明的钢鞭等。法术也是如此,落魂阵与钉头七箭书功能其实一样,姜子牙、闻太师、高兰英、周文王母子都有先天之数,而杨戬、袁洪又都会七十二变,又称八九元功或阴阳诀。

七十二并非实数,按原著,杨袁斗法之时,“凡人世物件、禽兽,无不变化”,可见至少已达到数万种变化。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呢?原来古人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节,如此算下来一年便有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因此七十二就成为古人表示数量较多的一个约数。八卦中又有“三三不尽,六六无穷”的说法,六六三十六,这个数字就代表无穷之意,七十二为其倍数,自然越加无穷无尽。 值得注意的是,《历代神仙演义》上所载“通幽~魇祷”的72个具体名称,并非七十二变,书中写得明明白白,乃是“中下二卷,地煞七十二术”,所以你可以说是七十二法术、七十二神通,唯独不能说是七十二变化。 西游中,菩提老祖传此功法是要孙悟空躲避三灾利害。封神中,虽未写到它的作用,但杨戬练得炉火纯青、得心应手,玉鼎真人赞他“修成八九玄中妙,任尔纵横世间行”,已说明日后此功肯定会进化成他的证道神功。

奇怪的是,梅山七怪中的袁洪为什么也会?二人对战时,书中直接便点出“这袁洪也有八九工夫”,对于他从何处学来、已臻何种境界,都无一笔提及。这就需要我们抠原文了。 孟津战场上,袁洪率十万大军阻住周军去路,银盔素铠,威风凛凛。赞诗中有六句写道: 幼长梅山下,成功古洞中。曾受阴阳诀,又得天地灵。善能多变化,玄妙似人形。 说的是:袁洪幼年生长在梅山,在一个古洞中得到阴阳法诀,最后吸天地灵气、采日月精华,化育为人形,并修成七十二般变化。阴阳既是天地,又是日月和黑白,甚至是世间万物。万物一分为二,便是《道德经》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即是阴阳。袁洪所得法诀,以阴阳名之,便是“二生三、三生万物”,阴阳之中生出三,由三化生万物,正是变化之意。因此,可以肯定这个阴阳诀,就是七十二变。 这个古洞是有名字的。袁洪和孙悟空的文学形象,从《易林》的猿猴盗妇开始,一直延续到了宋元话本《陈巡检梅岭失妻记》。故事中的齐天大圣所住之地,名叫申阳洞。什么意思呢?据明代笔记小说《申阳洞记》中解释:猴乃申属,故假之以美名。意为猴在十二生肖中属申,阳大抵是指方位,山南水北谓之阳。 是谁在申阳洞中放置了阴阳诀秘笈呢?有三个人选:

1、妖族大圣 梅山为妖族领地,在数万年之前,或许妖族有天选之子修成圣人,飞升之前在人间留下阴阳诀。 在电视剧中这是有可能的,比如最近正在热映的《封神演义》,里面狐妖子虚自云与元始划分黑白疆界,可见他也修成圣人,当然在剧中很打脸,我们看到作为圣人,他还给人当儿子、抢轩辕剑,也真敢编。 在原著中,这绝无可能。原著中妖族高手臻于准圣之人,只有一个孔宣;剩下的羽翼仙、龟灵圣母、狮象犼等,都是金仙巅峰。为何妖族中无一人成圣?原因留在下期分析。

2、玉鼎真人 杨戬的师父是阐教十二金仙之一的玉鼎真人,那么他的八九元功该是玉鼎真人传授。玉鼎既能收杨戬,也能收袁洪为徒。这个常识性的逻辑是没什么问题的。但吊诡之处就在于,玉鼎真人似乎压根就不会七十二变,甚至来说,整个阐教、截教、乃至道门,都没有一个人会七十二变。 先说玉鼎真人。十绝阵前救黄龙真人,是安排杨戬办的,这也罢了。瘟神痘神几乎收割西岐百万生命,这是火烧眉毛的大事,他依然淡定而放心的叫杨戬去办,这也罢了。后来万仙之役,阐、截血战,玉鼎是有杀劫在身之人,其时他已被削去顶上三花,面圣截教数万之众,金仙无数,谁敢托大而不用尽浑身手段?但玉鼎就没有。 扩大至于整个道门,亦如是。两教血战,包括几大圣人在内,都无一人用此逆天级保命神功,已很能说明问题。

3、女娲娘娘 事实上,杨戬出场之时有一句话很能说明问题: 杨戬曾炼过九转元功,七十二变化,无穷妙道,肉身成圣,封清源妙道真君。 元始封神,而天庭封仙,杨戬出场时已为真君,自是受了天庭敕封。而且他的身份,乃是玉帝的妹子下凡所生。天庭和道门是两个不同的修炼系统,如果后者没有这个功法,那么很明显,杨戬的功法就来自天庭。

袁洪也是一样。他是妖族,女娲有招妖幡能聚集万妖,可见女娲便是妖族之主。袁洪是参照孙悟空塑造的人物,孟津战场上端的是英雄了得,这样的妖族青年俊彦被女娲注意到是很正常的事,便赐他机缘,习得阴阳诀这等上乘法术。 女娲也来自天庭。她是伏羲之妹,杨戬二入火云洞,曾带去一封玉鼎真人亲笔写的书信,开头便指出天皇伏羲乃是昊天上帝,昊天上帝便是玉皇大帝,两者本是一人。也就是说,女娲其实是杨戬的姨妈。 这就完全解释得通了。 至于袁洪作为女娲亲自培养的青年才俊,为何最后被抛弃,那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待续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