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风卷着落叶敲在窗上,张桂兰对着空荡荡的客厅叹了口气。茶几上的玻璃杯映着她鬓角的白发,旁边鱼缸里的金鱼甩着尾巴,撞得水面泛起细碎的涟漪——这满屋子的活计,倒比家里那两个"不省心"的儿媳妇更让她踏实。
大儿媳王梅推她那一把的力道,她记了一个多月。那天因为将来给孩子吃啥牌子的奶粉吵起来,大儿媳王梅红着眼圈说"您总把自己当皇太后",她气头上拍了桌子,大儿媳伸手推了她后腰,给她推一个趔趄。大儿子建军夹在中间唉声叹气,红着眼圈说"妈,梅梅怀二胎本就辛苦",她当时只觉得心窝子凉透了。如今建军在南方打工,电话里总说"妈您消消气,你别跟孕妇一般见识"。
二儿媳李娟天天晚上不睡早上不起的,这不,太阳老高了,又在床上翻了个身换个姿势睡了。张桂兰捏着围裙角走到门口,喊着二儿媳起床吃饭。这媳妇怀了七个多月,天天要睡到这时辰,天天晚上玩游戏,说也不听,想起当初她家要的十八万彩礼,她就心疼得慌——当我们家是什么富贵人家了?那是我们老两口攒了一辈子的养老钱。更让她窝火的是,李娟非要让儿子建斌辞了外地的工作回来陪产,"城里医院啥没有?非得把人捆在身边,矫情!" 她和李娟吵了架,李娟回娘家,二儿子建斌回来也跟着去了娘家,这不明摆着两口子跟她作对吗?
最让她坐不住的是李娟的肚子。这几天打电话给亲家,那头总说"娟娟在屋里呢",却从不让建斌接电话。她越想越慌:李家在几百里外的乡下,土路坑坑洼洼,真要生在那儿,危险不说,岂不是让人笑话建斌成了上门女婿?
这天傍晚,鱼缸的水泵突然不转了。张桂兰蹲在地上捣鼓半天,手指被玻璃划破了个小口。血珠滴在地板上时,她忽然想起李娟上次切菜割了手,建斌紧张得抱着她往社区医院跑,李娟当时笑着说"妈肯定嫌我笨"。她心里一动,摸出手机给建斌打过去,这次居然通了。"妈"建斌的声音带着疲惫,"你媳妇...还好吧?"她声音有些发紧。"娟娟昨天假性宫缩,医生说得多静养。"建斌叹了口气,"她不让我告诉您,怕您着急。" 张桂兰捏着听筒的手猛地收紧,听筒里传来李娟虚弱的声音:"妈,您别听他的,我没事...就是想喝您熬的小米粥了。"挂了电话,她翻出储物间的行李箱。豆豆趴在箱子角摇尾巴,她摸着狗脑袋笑了:"看家啊,奶奶去接你小主子回家。"
长途车颠簸了五个小时,李家低矮的砖房在暮色里泛着暖黄。张桂兰刚走到院门口,就看见建斌蹲在灶台前烧火,李娟坐在小马扎上择菜,肚子高高隆起。听见动静,小两口同时回头,李娟手里的豆角"啪嗒"掉在筐里。"妈"张桂兰没说话,径直走进厨房掀开锅盖。锅里的玉米糊稀稀拉拉,她皱着眉挽起袖子:"这能有营养?建斌,去买只老母鸡来。"
夜里躺在厢房的硬板床上,她听见隔壁小两口在说话。李娟轻声哭道:"医生说胎盘下置,我总梦见生在路上..."建斌说"不怕,我这不回来陪你嘛,咱妈也是通情理的人。"张桂兰对着糊着报纸的墙,悄悄抹了把眼角。三天后,她们一起回了城。张桂兰把主卧让给李娟,自己睡客厅的沙发。每天早上六点,她就拎着菜篮子去早市,回来炖上鸡汤,看着李娟喝完才去公园遛狗。有一天李娟摸着肚子说:"妈,您以前是不是也这么照顾建军?谢谢你照顾我"。

冬至那天,大儿子建军突然带着媳妇王梅回来了。王梅挺着肚子站在门口,手里拎着个保温桶:"妈,我熬了您爱喝的萝卜汤。"张桂兰盯着她的手,那双手曾推过自己的手,此刻却有些发颤。大儿子赶紧说:"梅梅孕吐厉害,我就辞了工回来陪她。"饭桌上,两个儿子两个孕妇儿媳围着热气腾腾的饺子,谁都没提过去的别扭。李娟突然"哎哟"一声,手捂着肚子。张桂兰扔下筷子就去拿待产包。一着急大儿媳李梅也喊肚子疼,"建斌快叫车!"
医院的走廊里,张桂兰看着两个儿子都忙着照顾自己的媳妇,忽然想起老伴在世时说的话:"屋檐下的日子,哪有舌头不碰牙的?"老伴说的对,尽管磕磕绊绊,还是一家人最亲。欢声笑语飘出病房。李娟生了个大胖小子,王梅生了个白雪公主。张桂兰给两个儿媳煮苹果,熬小米粥,做着她最拿手的月子餐,看着两个儿子给孩子换尿布笨手笨脚的样子,忍不住笑出声。王梅凑过来说:"妈,以前是我不懂事。"她摆摆手:"我也不对,总想着你们得听我的。"
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鱼缸里的金鱼追着光斑游戏
,窗台上的月季开了朵嫩红的花。张桂兰忽然明白,所谓合家团圆,不是谁听谁的话,而是风雪来时,大家都愿意往一个屋檐下躲。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