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惠州一电子厂宣布将于8月31日结业的消息,在网上流出。令人惊讶的是,这家企业关闭或与即将强制执行的社保政策有关。

根据最高法8月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自2025年9月1日起,任何用人单位必须为员工缴纳社保,任何“不缴社保”的双方或单方面约定均无效。

比如你和单位签定协议,约定自己自愿放弃社保,这是无效协议。包括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通俗说,哪管你开个冷面馆也得为员工缴纳社保了。

而惠州这家几百号人的厂子,如果每月要为员工交社保,费用肯定要大几十万,说不定刚够顶上原本的利润。

可这事细想就不对劲了:连员工最基本的社保都扛不住,这样的企业到底在赚什么钱?是把本该保障员工的成本,当成了自己的利润空间吗?

社保不是企业的负担,是给打工人的底线保障,更是企业该有的担当。连底线都守不住,关门或许反倒是种“诚实”。

当然,这家工厂已经是良心公司了,没逼员工辞工,结业完全严格按法律来。我们来仔细看看这份该企业完整的结业通告。

从上述内容来看,这家企业因为经营问题,将许8月31日被迫解散,进入清算程序。员工最关心的就是安置问题,这里一笔带过,将依法律遣散,妥善处理。

据公开信息,惠州市华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于2013年09月04日成立,注册资本100万,法定代表人是刘晓玲。

从发展历史来看,这家企业虽然是中小微型企业,但是已经经营发展12年。时间不算长,但也肯定不短。在如此恶劣的市场竞争中,能够坚持到现在已经实属不易。此时退出市场经济的舞台,可以理解。

针对此事,有网友评论,这两天看了很多社保评论,那么多人对中小企业的老板充满恶意,拿着别人的钱砸着别人的碗,现在有工开,就要感恩老板为你提供了工作机会,不满意,辞职走人就是了。

有网友分析,强制社保,一方面是为了补上养老金资金缺口,另一方面是淘汰那些没什么盈利能力的小企业,减少内卷。不过,短期内,很多小企业会倒闭,有些会失业一段时间。

总之,如今各行各业都有点举步维艰的意思,哪怕是红利赛道,肯定也是拥挤的。同质化,产能过剩,没有真正的核心技术,产品被人复制的难度低,这些都是各行各业的通病。

于是,无论是中小微企业,还是行业的头部企业,为了生存,大多数企业都将降本增效作为常规操作,而裁员降薪非常普遍,比比皆是。

有的公司,2年内从5000人缩到300人,天天变着法子整人走,只赔税后工资N的8成左右,不接受就停考勤、停工作,让你天天去人事部报到,五天八小时,发你基本工资。而上述惠州这家企业更加干脆,就是关门倒闭来及时止损。

因此,如今如果拥有好平台的打工人,也就是在不降薪不裁员,能按时发工资的企业工作,那就一定要好好珍惜,发挥自己的核心价值,同时要居安思危,时刻保持危机感,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提升职场竞争力。

同时,也希望更多优质的企业能够逆势上扬,脱颖而出,为社会提供更多优质的就业平台。老板们,要挺住啊!

对此,你怎么看呢?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