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一位来自安徽的农民杜文达,为了实现童年的梦想,投入了74万元建造了一架飞碟,甚至用尽了原本用于治疗的款项。这个故事的最终结果如何呢?

2004年,广东珠海的航展上,一架外观独特、主体红色边翼黄色的“UFO”吸引了众多目光。这架“UFO”在空中灵活地上下左右移动,引起了观众的极大兴趣。人们纷纷好奇这是谁的杰作,它是否真的能够飞行。

这架引起广泛关注的“UFO”背后,隐藏着一个怎样的故事?它是怎样被创造出来的?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位追梦人的故事。

2006年10月,安徽萧县的一个农家院落突然迎来了央视记者的到访,这一消息迅速在周边地区引起了轰动。央视记者此行的目的是为了采访一位名叫杜文达的“民间发明家”。

杜文达,1966年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由于家境贫困,小学毕业后便辍学。他从小就开始帮助家里做农活,随着年龄的增长,为了家庭和未来,他开始外出打工,从事过多种工作。

1995年,杜文达30岁时,凭借在矿场工作的经验,发明了一种提高矿产开采效率的“矿山筢片自动拧织机”,并成功将其专利卖出,获得了18万元的收入。这笔钱激发了他实现儿时梦想的热情——制造一架“UFO”。

杜文达的梦想源于10岁时看到的《科学》杂志上的“UFO”描述,这激发了他制造“UFO”的渴望。在获得专利费后,他开始着手实现这一梦想。七年后,他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发明了一种碟形飞行器,并获得了专利。

为了实现梦想,杜文达不惜一切代价,租下20多亩土地作为研究基地,甚至全家搬迁至此。尽管家庭经济陷入困境,他依然坚持自己的梦想。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出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为了筹集资金,杜文达在村里四处游说,最终有40多人出资支持,筹集到50余万元。他成立了“环宇飞碟科技”研究所,并吸引了一批志同道合的人加入。2004年,他带着初步制成的飞碟参加了珠海航展,引起了广泛关注。

然而,专家和管理部门对杜文达的飞碟并不看好,认为其缺乏实用价值。此外,由于没有签订任何协议,投资者的资金安全也存在风险。2010年后,关于杜文达和他的飞碟的消息戛然而止。2014年,媒体发现杜文达已经解散了研究所,重新回到了工地工作。

尽管杜文达未能实现他的梦想,但他对梦想的执着追求仍然值得我们尊敬。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