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92年,邓颖超病逝,留下两份遗嘱,其中一份却无人愿意执行。
自从周总理1976年去世之后,邓颖超就在海棠树下独自支撑,撑过了16年。她陪着周总理走完一生,又在走到自己的人生终点时,留下了让人难以接受的遗嘱。
邓颖超的两份遗嘱,分别有着哪些内容?为何她情真意切的嘱托,也有人敢不执行?
1976年1月8日早晨,邓颖超在秘书的陪同之下,急匆匆地朝着医院赶去。就在不久之前,秘书接到电话,周总理恐怕凶多吉少。
去往医院的道路,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漫长过,好像总也走不到尽头。一路上,邓颖超勉强保持镇定,但心里已经是翻江倒海。
他们1919年相识,又在1923年确定恋爱关系,拥有半个多世纪携手并肩的深厚情谊,正可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舍难分。
如今一人即将远去,另一人必须留下来,继续为他们共同的事业而奋斗。生离死别,对于活着的人来说最残忍。
抵达医院时,周总理正在抢救,生死还是未知。从前身陷险境仍然面不改色的邓颖超,这个无比勇敢的共产主义战士,此刻却腿软无力,心中的沉重无以复加。
生死有命,任何人都无法超脱于规律之外,周总理同样也是如此。当病房里的仪器线条变成一条直线时,敬爱的周总理永远离开了我们。
在场所有人痛彻心扉,此起彼伏的哭声也让人肝肠寸断。相比之下,邓颖超哭得很压抑,她用双手轻轻抚摸着沉睡的周总理,再慢慢低下头去,默默亲吻周总理的额头。
这一吻是庄重的告别,告别他们过往几十年的峥嵘岁月,告别她不愿放手的枕边人,也告别她心底深处最珍贵的感情。
对于周总理的遗愿,她当然是坚决执行。虽然不举办追悼会这件事,她最终还是拗不过党中央,但关于播撒骨灰的问题,她坚持到底。
年少时的周总理发下为中国之崛起而读书的宏愿,也用一生为他热爱的祖国而奉献。他的骨灰应当撒向汪洋大海,撒向他惦念的每一寸土地。
悲痛又憔悴的邓大姐亲自抱着骨灰盒,脊背好像一瞬间弯了许多,头上的白发也冒出来不少。可哪怕在人生的至暗时刻,她仍旧如同战士那样,守护丈夫和战友那颗纯澈的心。
周总理走了,但生活还得继续,国家建设的伟大事业也还没有完成。邓颖超独自一人扛起重担,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当中,等待着海棠花再开的时候。
她是中共中央的政治局委员,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副委员长,还是政协主席。这些职位代表的都是实实在在的责任,因此哪怕年事已高,邓大姐也停不下来。
她还是像年轻时那样,常常为了工作而加班熬夜,为了某一件重大事项而废寝忘食。在国家面前,任何事情都不重要。
岁月流逝带来的痕迹,在不同的人身上会有不同的表现。
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新陈代谢的速度快,所以衰老痕迹并不明显。但老人不同,每一年过去,他们脸上的皱纹都会显著增加,身上的毛病也会越来越多。
邓颖超就是这样,越到后面,她越是觉得力不从心。但工作总要有人来完成,所以她总也停不下来。
一直到1982年6月,大概是察觉自己的身体愈发不如从前,邓颖超郑重其事地写下了一份遗嘱。
4年之前,她曾经给党中央写过一封信,这份遗嘱就是在那封信件的基础上扩展的。
她主要谈到了自己的后事处理问题,中心思想与从前周总理的遗愿相差并不大。不过或许觉得第一份遗嘱强调的东西还不全面,所以同年11月,她又写下了第二份遗嘱。
这两份遗嘱分别有什么内容?
1992年,邓颖超同志离世,党中央公布其遗嘱,其中一份让人难以置信。
她对自己的身后事做了哪些交代?
第一份写于6月的遗嘱,主要有这么几点内容。
首先她提到,自己去世之后,遗体必须先进行解剖,然后再送去火化。
新中国的医学事业发展并不快,各大医学院和实验室要想进步,需要充分的生物样本做支撑。如果专家学者能在解剖她的遗体时,发现一些对医学事业有帮助的理论,那这也算是她做的最后一点贡献。
至于火化,国家早就已经提出了丧葬制度的改革,周总理1972年去世之后也进行了火化。身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颖超自然也不能落后。
骨灰不必保留,全部撒掉,这是她的第二个要求。与此同时,这也是她和周总理生前做出的共同约定。
他们夫妇心意相通,理想相同,邓颖超对祖国大地的热爱并不比周总理更少。她的骨灰也当与祖国大地同在,与人民群众同在。
和周总理一样,她也不愿意搞遗体告别仪式,更不愿意办追悼会。这些所谓的仪式,都只是为了成全生人对死者的纪念,对于死者本人来说并无任何意义,反而还会有劳民伤财的可能。
无产阶级应当为人民服务,生前死后都是如此。如果哪一件事需要劳动人民群众,损害群众利益,那她是绝对不愿意去做的。
邓颖超很多次叮嘱身边的工作人员,一定不要为她做特殊的吊唁仪式,永远都要记住,不能给组织上添麻烦。
此外她还提到,她的住所属于国家,属于人民,所以在她死后应当上交给国家。无论组织上想用来做什么,这都是公有的权利,不必做故居,不必搞纪念馆。
对于他们的亲属,她也做了交代。
周总理和邓颖超夫妇生前,从来没有为亲朋好友请求过任何特殊对待。在他们离开之后,周家的所有亲人,组织上应该平等对待,不必优待,更不能打破组织纪律。
虽然这份遗嘱已经足够全面,但邓颖超还是觉得有些事情没有说清。于是过了五个月,她又写下了第二份遗嘱。
她提到,自己患病之后,尤其是确定没有治愈可能之后,组织上不用为了她而浪费医疗资源,应当选择放弃治疗,让她安安稳稳地离开。
她也不想进抢救室,不想在人生的最后时刻继续挣扎。能够平静地离开,这也是一种福气。
关于财产的情况,她的意见是,自己没有用完的工资,不要挪作他用,全部充公,用作党费。
她是一名老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把党放在心中。用剩下的工资交党费,同样是她能为组织做的最后一点事情。
在遗嘱的后面,她又一次强调,自己与周总理共同居住的房子,并不属于他们的私人财产,应当交给公家处理。
从头到尾,邓颖超都没有半点私心。她的言行举止,深刻体现了一位无产阶级同志的原则和追求。
钱财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邓颖超在1992年去世之后,看似什么也没有留下。
她没有留下子孙后代,没有留下钱财文物,甚至没有留下骨灰。她的骨灰和周总理一样,被撒向了天津海河。
但实际上,她又留下了很多东西,譬如淡泊名利的美好品质,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舍己奉公的伟大操守。
这是属于周邓二人共同的闪光点,也正是这样两个志趣相投的大人物,才能携起手来,从旧中国一起走向新中国。
邓大姐的遗嘱,是组织上为她处理后事的一个重要依据。只不过,她的其中一份遗嘱,却有一些人们不敢执行的内容。
或者更确切地说,那是大家不愿意执行的内容。大伙儿在听到她的这个要求时,第一反应基本上都是拒绝。
邓颖超受人敬重,身边的工作人员都对他爱戴有加。到底是什么内容,才能让大家不惜违背她的意愿?
1992年,邓颖超去世,临终前留下的两份遗嘱,其中一份让人左右为难。
她给工作人员制造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她在1982年11月写下的第二份遗嘱中,明确提到了自己不愿意抢救的想法。
她不想国家在自己的身上过度消耗医疗资源,尤其是当这种消耗完全无用的时候。她的用心是好的,可却让周围的人无法接受。
没有人能够眼睁睁地看着她的生命力快速流逝,哪怕有一丝希望,一点可能,医生也会竭尽全力地与死神竞争,人们也会拼命祈祷奇迹的出现。
或许放弃抢救对于病人本人来说是个解脱,但对于病人的亲朋好友来说,却是难以抉择的沉重枷锁。
邓颖超是周总理的夫人,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元老级同志,是为无产阶级革命奉献一生的伟大女性。她的每一个头衔,每一种身份,每一段经历,都决定了人们无法轻易放弃她的生命。
可回过头来想想,做出这样的决定和嘱托,也完全符合邓颖超的性格。从始至终,她就是一个淡泊致远的人。
以她的资历和能力,在建国之后担任领导人也并不突兀。可作为周总理的妻子,她却为了大局而主动退让,除了处理一些妇女工作之外,基本上没有挑过大梁。
她的工资被周总理划到了更低的等级,她应该在建国10周年当天登上天安门观礼,但名字也被周总理给去掉。
为了大局,她其实受了不少委屈,但一直甘之如饴。
外人看来,她的光辉好像被身边的另一半给掩盖了。可仔细了解她的事迹之后,我们才会发现,两位伟人的光辉是相互辉映,相得益彰。
陪着周总理一起出差时,因为自己没有承担实质性的工作,所以邓颖超坚持缴纳差旅费用,还会自掏腰包承担服务费。
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副委员长之后,她拒绝国家为自己提高待遇,不肯换车,不肯接受更多秘书、警卫之类的工作人员,一切生活工作还是依照从前,大体没有改变。
出门访问或者视察工作时,她也绝不搞特殊,不需要专车接送,不认可居住特权,能节约就节约,是完完全全的铺张浪费绝缘体。
年轻的工作人员经常接受她的教诲,听见她说,职位等级的增高和权力的增加,并不代表着地位优越或者身份尊崇。它代表的是责任,是使命,是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服务的督促。
1988年,她选择退位让贤,让年轻人得到更多历练。对于权力,她没有丝毫留恋,转身走得潇潇洒洒。
无论是国家干部,还是总理夫人,又或者只是个普通人,对她而言都没有不同。
在生活中的每一件大事小事之前,邓颖超首先考虑的永远是党和国家的利益。即便个人生死,她也能够置之度外。
去世时,她身上穿着的是一件“历史悠久”的就西装,上面打着补丁,看起来和她国家高级干部的身份一点也不匹配。她的骨灰也被装进曾经装过周总理骨灰的盒子里,真正做到了不浪费任何一点资源。
党中央在邓颖超去世后公布了她的遗嘱,看到其中的一条条内容,没有一个人会不被她严格所折服。
只有这样的伟大女性,才能被称为永远的大姐,永远的妈妈。她和周总理没有孩子,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都是他们的儿女。
两位同样崇高的革命者,他们的爱情以极其浪漫的理想主义情怀开启,又以相当坚定的节奏和步伐走向终点。
不过终点并不意味着终结,那个小小的句号始终没有划上。
正如人们传颂的那句话所说,他们二人都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但是在对方的身上,他们希望能够看到来生,希望可以再度携手。
从1976年到1992年,邓颖超独自走过没有周总理的16年时光。人生的最后,西花厅里的海棠花又开了,花香弥漫开来,他们的生命也在祖国的大好河山再次相拥。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