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武次位面】作者:金色轰炸机
4月22日,印度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发生恐怖袭击案件,枪手向游客开火,造成26人死亡、17人受伤。案件发生后,莫迪的既定对外访问之旅也被打断,不得不回国处理。“克什米尔抵抗阵线”很快宣布对袭击负责,印度随后指控巴基斯坦支持“跨境恐怖主义”行为,暂停履行《印度河水条约》。印度控制了3条重要河流,如果截断,巴基斯坦90%的农业和饮用水都要被切断。巴基斯坦谴责印度的行为是“挑起战争”,并扬言采取强力报复手段。
▲巴基斯坦外交使团在新德里举行示威活动,图片来源:网络
这次爆发的恐怖袭击既有历史因素也有现实导火索。众所周知,1947年印巴分治以来,克什米尔问题就一直没有被彻底解决,并且由此引发了3次印巴之间的全面战争。当前印度控制了大约克什米尔2/3的地区,但是巴基斯坦并不承认,双方在主权问题上都没有让步的意思。2019年,印度撤销了宪法中规定的查谟、克什米尔谷地、拉达克等地区的自治权,将其收回中央所有,等于强化了对这些地方的实际控制和占有,引发了巴基斯坦方面的强烈不满。印度政府放开这些地方,允许非克什米尔人举家搬迁到此、购买土地、开设工厂、建立学校等。
印度对克什米尔地区控制的强化,引发了巴基斯坦的反弹。随后,克什米尔地区出现了大量的巴基斯坦武装组织,这些武装组织以打击、驱逐印度人为核心诉求,报复印度采取的控制措施,引起了诸多暴力事件。印度方面一直认为,这些武装势力的背后,是巴基斯坦政府提供的武器和资金,双方的矛盾因此加剧。
▲印度安全部队进场,图片来源:网络
这次袭击中,武装分子袭击的是旅游团,并且对他们展开了无差别射杀。恐怖分子还把其中的大量人员单独拉了出来,查验他们的宗教身份,然后决定要不要处决。这一系列行为,都被印度方面认为符合巴基斯坦支持的武装分子的行为特点。印度警方称,3名袭击者的身份已经确认,其中有两人为巴基斯坦公民。对于这样的说法,巴基斯坦政府断然否认,并声称袭击事件很可能是印度故意制造的,目的就是挑起新一轮的军事冲突。
印度的报复措施来的很快,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是关闭了印度和巴基斯坦唯一的陆上交通要道,等于是暂停了双方之间的贸易。第二,印度暂停了自1960年开始执行的《印度河水条约》,切断了巴基斯坦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90%以上的来源。第三,印度已经驱逐了巴基斯坦驻新德里的高级专员公署军事顾问,还从伊斯兰堡撤回了印度的外交人员,限期所有滞留在印度境内的巴基斯坦公民必须在48小时内完成撤离。莫迪称,印度将会将这些恐怖分子一网打尽,直到“天涯海角”,话里话外都透露着要跨境进行军事行动的可能。
▲印度控住了巴基斯坦水源,图片来源:网络
巴基斯坦的回应同样非常强硬,第一已经关闭了领空,禁止印度飞机过境。第二是同样驱逐了印度外交官,并且威胁暂停1972年签订的《西姆拉协定》。毫无疑问,双方之间的关系已经降到了近些年来的最低点,所有的外交沟通渠道都几乎已经中断。巴基斯坦总理赫巴兹·谢里夫称,印度阻断河水的行为完全就是“战争行为”,将以“全国之力”回应。从巴基斯坦和印度各方的表述看,战争似乎已经一触即发了。
而巴基斯坦和印度都是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一旦爆发战争,后果不堪设想。根据公开数据,印度大约拥有250枚核弹头,而且具备“三位一体”投送能力。巴基斯坦的核弹头数量和印度不相上下,但主要依靠陆基力量。即便巴基斯坦的核力量相较于印度来说稍有劣势,但只要有核弹落在印度的土地上,后果仍然不堪设想。
▲巴基斯坦军队,图片来源:网络
莫迪的表态之所以强硬,其实也有些被逼无奈,毕竟其国内有大量的“鹰派”和“右派”,这些选民执意要对巴基斯坦进行强力的报复,比如空袭,莫迪如果不强硬,自己也可能坐不稳位置。巴基斯坦谢里夫政府同样存在这个问题,自2023年开始,巴基斯坦国内的通货膨胀非常严重,达到了30%。且国内还有大量的伊姆兰·汗支持者对现政府不满,所以没有任何一方的表态敢趋于和解。
但要说局势真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其实还远没有如此。制约印度和巴基斯坦爆发战争的因素还是相当强的,尤其是双方都具有强大的核威慑能力,没有任何人能小觑这种力量。另外,国际社会也不会阻止一场新战争的爆发。美国是印度、巴基斯坦的共同伙伴,一定会采取外交干预手段。中国在巴基斯坦也有着重大的经济和政治利益,不希望被战争破坏。《印度河水条约》的调解方世界银行,也大概率会对印度施压,要求对方恢复条约的执行。联合国这边,安理会将会重申第47号决议的内容,要求双方和解。所以只要有大国在,冲突被限制的可能性很高。不过大规模的战争估计是打不起来了,但小规模的冲突可能还会出现,这也将引起南亚局势的持续动荡。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