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构筑北疆绿色屏障

——内蒙古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绘绿色发展新图景纪实

■解放军报记者 钱晓虎 任旭 李伟欣

在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满族屯满族乡,“守望草原巡防队”队员们正在巡逻。兴安盟委宣传部供图

在科右前旗科尔沁镇平安村“番茄公社”,学生们正在用黏土制作石榴模型。中国军网记者 郭雪飞摄

鄂尔多斯市区新貌。鄂尔多斯市委宣传部供图

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一角。鄂尔多斯市委宣传部供图

写在前面

“呜——”红黑相间的火车头牵引绿皮车厢,从远方山林间缓缓驶来,停靠在驿站。

在内蒙古自治区阿尔山市森旺社区,这列命名为“民族团结进步号”的小火车,是一个由汉族、蒙古族和满族融合的大家庭经营的特色餐厅,如今已成为热门旅游打卡地。游客们可以在车上品尝美食,还能住上一晚,体验回到那个车马邮差、时光慢行的老林区。

森旺社区是阿尔山市最大的棚改回迁安置区。“挂斧停锯”的林业工人们将停运的小火车带到安居乐业的新家园,也将社区各民族居民手足相亲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一列小火车,承载着林区的转型变迁,也是各族群众携手共建幸福家园的缩影。

内蒙古横跨西北、华北、东北,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习主席强调:“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内蒙古必须牢记的‘国之大者’。”

大兴安岭林木苍翠,乌梁素海飞鸟翔集,呼伦贝尔草原水草丰美……夏日炎炎,祖国的北疆大地,迎来最美的季节。近日,记者跟随“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进内蒙古,真切感受祖国北部边疆的这道亮丽风景线和各民族携手奋进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

多民族共居共荣,当年一起种下的树变成“摇钱树”

防沙治沙绿富同兴

夏日雨后,赤峰市喀喇沁旗马鞍山林场尽显苍翠。站在山顶望去,群山环绕、林海茫茫。马鞍山林场组建60余年来,汉、蒙古、满等多个民族的村民团结一心,一代接着一代干。马鞍山林场从最初的连绵荒山,变成如今漫山遍野满目葱绿。

林场附近,马鞍山村村民张国利家的小院干净整洁。院门前,一面国旗高高飘扬。

墙上的全家福照片,定格了一家人的笑脸。“我们家现在共11口人,有汉族、蒙古族、满族3个民族。”张国利家还是有两名退役军人的光荣之家,一家人相亲相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和张国利家一样,马鞍山村也是一个多民族共居共荣、共事共乐的大家庭。各族干部群众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走出生态立村的乡村振兴发展新路,满目青山回馈着各族村民的努力。

“我今年71岁了,眼看着村里山变绿、路变宽,生活一年比一年好。”张国利说,“以前村里人只知道上山砍柴烧火,现在不一样了,林子里的山货卖出好价钱,当年大家一起种下的树变成了‘摇钱树’,我们都很珍惜。”

在内蒙古境内自西向东,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沙漠和沙地,是全国防治荒漠化的主战场之一。数十年来,当地各族群众鏖战茫茫黄沙,从不言弃。

出生在蒙古族家庭的田青云,自1981年作为青年护林员上岗后,在铜盖护林站一干就是30年;“治沙女杰”王果香,1987年起带领乡亲们治沙造林,受邀到联合国介绍经验,成为当地广为流传的佳话;74岁的蒙古族村民百顺毅然带领家人投身治沙事业,用20余年时间将1200亩沙地变成林海。

从“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从肩扛手提到机械作业,变的是工具,不变的是守护家园的共同信念。如今,新时代的治沙之路有了全新的形式。

九曲黄河,万里奔腾。壮美的几字湾,将鄂尔多斯高原深情地揽入怀中。从上空俯瞰,高原北侧,一匹“骏马”长鬃飞扬、奋蹄奔驰,在广袤的沙地中尽显雄浑之姿。

这里不是草原牧场,而是位于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沙漠腹地的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19.6万块光伏板组成“骏马”图案,将绿电源源不断送往京津冀。光伏阵列间,已长至半人高的羊柴开出淡紫色花朵。

茫茫黄沙中的一抹淡紫色,让达拉特旗能源局工作人员李凯深受鼓舞。“夏季沙漠温度高达50℃,这里的植物能够开花,说明生态环境已逐步得到改善。”李凯介绍,沙漠中架设的光伏板,不仅能捕捉太阳能量,还为板下植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环境,“板上发绿电,板下变绿洲”的生态场景成为现实。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如今的北疆大地,草原“带薪休假”、林海“挂斧停锯”、河湖湿地休养生息……草地山川容颜重现,辽阔边疆生机无限。

不管是哪个民族的兄弟,大家一条心肯定能干好

向绿转型“风光”无限

绿色振兴,不仅书写在内蒙古的林海草场,更融入北疆大地的发展血脉。

走进包头钢铁集团展陈馆,一幅巨大的油画呈现在记者眼前:远处,高炉挺拔,烟囱林立;近处,红旗猎猎,人头攒动。来自全国各地、各民族的工人们脸上,洋溢着满怀希望的笑容。

20世纪50年代,来自22个省的8万余名建设者“齐心协力建包钢”,创造了平地起高炉、荒漠变钢城的人间奇迹。作为我国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包钢的发展历程是各民族员工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生动写照。

包钢炼铁厂生产技术部炉前技师孔德礼,从事炉前工作超过30年。“在工作岗位上,我更喜欢听大家喊我‘哥’,而不是‘孔师傅’。”他说,“因为不管是哪个民族的兄弟,都是自家人。干活的时候大家一条心,铆足一股劲,肯定能干好。”

3.74%的粗钢生产增长率、5000吨的新增金属产能、超90%的周边市场占有率……一条条上升曲线展示着包钢交出的漂亮“答卷”。在这份高质量答卷中,一组绿色发展的案例尤为亮眼:新能源、现代装备等品种用钢销量同比增加11.7%,智能制造项目开工率达到56%,碳化法钢铁渣综合利用项目成功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

接续奋斗新时代,与众多资源型老工业城市类似,包头在享受资源红利的同时,也面临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拷问。他们将资源开发的目光,从山头有限的矿产转向头顶无限的“风光”。“我们经过深入调研和思考,决定发展晶硅光伏产业,开辟转型升级新赛道。”包头市发展和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刘永明介绍。

在包头市南部一家产业园区内,机械手臂有节奏地不停转动。经过合玻、上料、返修等10余道工序,一块块大功率光伏组件完成组装。走下流水线,这些光伏板将从这里运往沙漠戈壁。“这些光伏组件的光电转化效率达到28.7%,技术水平全球领先。在包头,像我们这样的头部硅产业企业就有13家。”企业负责人尹承涛介绍。

众多头部企业汇聚于此,一个新兴产业集群应运而生。仅隔一条马路,两家企业就能实现上游原料与下游生产的无缝衔接。2023年,包头市晶硅光伏产业同比增长59.3%,成为传统钢铁行业之外第二个超千亿元产业。

同样作为工业城市,鄂尔多斯市拥有约占全国六分之一的煤炭探明储量。锚定绿色转型发展目标,当地加快向产业链下游延伸,将一块煤“吃干榨净”。

在乌审旗一家煤炭深加工企业,记者看到,经过多道程序,煤炭由黑变白,成为聚乙烯、聚丙烯等。同时,在生产过程中,热电锅炉产生的炉渣飞灰经过回收,成为生产建材配料,酸性气体则经过特殊处理变为硫黄。

蓝天绿地间,绿色生产的新风景,让老工业基地再次挺起发展的硬脊梁。

大家不分你我,一起吃上民族特色“旅游饭”

美丽乡村文旅兴农

从乌兰浩特一路向北,空气从温婉变得粗犷。风景大开大合间,一幢幢粉墙黛瓦的民居映入眼帘。向下方俯瞰,标准化果蔬大棚集中连片,干净笔直的水泥道路贯通全村,多家别具特色的乡村民宿掩映在绿树丛中。

按捺不住好奇,记者走进位于科右前旗科尔沁镇平安村的“番茄公社”。“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随处可见的卡通“番茄”标语牌,俏皮地展示着平安村各族群众的手足情深。

往深处走,石头绘画、国学教室、茶艺体验、木工制作、花馍工坊等特色教室林立,前来研学的孩子们正在老师指导下用黏土制作石榴模型。往东,集番茄种植零售和采摘体验为一体的几十座果蔬大棚,弥漫着泥土和果实的芬芳。

近年来,科右前旗不断加强乡村生态治理,整合当地资源,打造农文旅融合的绿色发展模式。“番茄公社”负责人、科尔沁镇乡土人才孵化中心主任齐晓景,是一名返乡创业大学生。“过去是村里人凑钱供我上的大学,如今我想创造更多机会,带着大家一起吃上‘旅游饭’。”齐晓景说。一直跟着齐晓景发展民宿的蒙古族村民陈园园告诉记者,创业当年她家就收入两万元。

如今的平安村,男女老少互帮互助发展产业,共同建设美丽乡村。“在奔向幸福生活的路上,我们不让一个民族掉队。”齐晓景说,“大家不分你我,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村庄变景区,村民变导游。纵观北疆大地,散落在各地的美丽乡村携手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曾经的发展“低洼地”变成致富“聚宝盆”,成为点缀广袤草原上的颗颗明珠。

在呼和浩特的敕勒川生态牧场,一只酣睡的奶牛雕塑横卧在大门口,吸引不少游客打卡。通过调整饲料喂养配方,该牧场在源头实现降碳减排。牧场建成后,成为融合科普教育、观光互动、智慧体验、研学旅游于一体的生态景观。

位于乌兰浩特市乌兰哈达镇的三合村,则洋溢着别样风情。在这个不大的村寨里,来自汉族、朝鲜族、满族、蒙古族、回族、达斡尔族6个民族的村民在此聚居。漫步乡间小道,一步一景都充满民族特色:青瓦白墙、推窗见绿,一座座朝鲜族风情院落掩映在绿树花丛中,游客们体验制作民族特色美食,经过治理的河水清澈见底。碧蓝天空下,稻田像棋盘一样整齐,和炊烟袅袅的村子共同构成一幅美丽的田园风景画。

如今,北疆大地上越来越多乡村“点绿成金”,各族村民共同绘就生态好、产业兴、民族富的和美画卷。

记者手记

穿越:感悟北疆文化

■解放军报记者 钱晓虎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参加“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主题宣传活动内蒙古站的采访感受,那么我心中的关键词是——“穿越”。

观看兴安盟乌兰牧骑演员们用情景剧演绎“五一大会”的场景时,我仿佛置身其中亲身感受到那种改天换地的喜悦;在敕勒川草原等待嫦娥六号返回地球,脑海中浮现的是额济纳旗群众“最好牧场献航天”的宽广胸怀;在已经连续生产65年的包钢一号高炉前,全国8万余名各族儿女援建包钢的冲天激情至今令人感叹……

在内蒙古,红色文化、草原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以及现代工业文化浑然一体。采访过程中,记者在历史与现实间频繁“穿越”,真切感受内蒙古各族群众共建共享北疆文化的豪迈之情。正是在各族人民不断深化的交流交往交融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润物无声中凝聚、强固。

最美:人们眼里的光

■解放军报记者 任 旭

走进乌兰浩特市“五一大会”旧址观看情景短剧,仿佛回到1947年,见证各族农牧民代表会聚一堂,追求平等、和平与幸福的一幕。我不禁思考:那次抉择究竟为各族儿女选择了一条怎样的道路?

随后几天,我们驱车千余公里,在内蒙古大草原、城市与乡村,用眼去看,用心去听:在科右前旗兴安北京社区,来自北京的医生现场坐诊,耄耋老人们笑声爽朗,“没想到能活这么大岁数”;在满族屯满族乡苏道牧场,游客们载歌载舞,牧场女主人白萨仁正在跟大儿子研究填报高考志愿……有人赞叹道:“草原真美!”其实,比景色更美的,是人们眼里的光。

此前,我刚从国外结束采访回国。走在满目葱茏的乌兰毛都草原上,我感慨连连:在这里,各族群众不分彼此,老有所养,幼有所育。或许我们已司空见惯,但正如身边人所说,“每次回国更爱国”。这,正是对70多年前“五一大会”历史抉择的作答。

盛开:心里的石榴花

■解放军报记者 李伟欣

这里不是石榴产地,但石榴花和石榴籽,却是内蒙古兴安盟的孩子们从小听到大的事物。

科右前旗兴安北京社区内,老师蒋雨桐正带孩子们玩“草原花盛开”的游戏。大家像石榴籽一样,你抱着我,我扶着你,无论怎么摇摆,都稳稳站在原地;“番茄公社”里,前来研学的学生用黏土制作石榴模型;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内,9岁的“小小红色讲解员”白恩惠最喜欢“三千孤儿入内蒙”的故事。

行走在兴安盟,街道、社区、学校、景区,“石榴”造型的建筑和宣传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标语随处可见。踏入兴安盟红城小学,一眼便能看到种有56棵树的石榴园。剪纸社团的老师韩伟向我们展示了学生杨赫然的作品《民族团结一家亲》,穿着各民族服饰的小朋友手拉着手。

来自各民族的孩子,在一所学校、一个班级、一间宿舍同吃同住,同游共学。时光无声,民族团结一家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在每个孩子心底扎根。幼小心灵中,没有民族之分,石榴花悄然盛开。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