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桦加沙”威力何来

“桦加沙”威力何来?

“桦加沙” 是 2025 年以来西北太平洋强度最强的台风,也被称为今年的 “风王”。

台风“桦加沙”威力何来

“桦加沙”能达到超强台风级别,是多种极为有利的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我查了资料,给大家包括我自己科普下。并非专业人士,想深入了解的朋友请翻阅更权威内容。

首先,它生成于菲律宾以东洋面,这片区域堪称台风的“加油站”。

今年,这片海的表面温度比往年高不少,大多时候都在 29℃以上,而且温暖的海水层很深。海水在高温下蒸发得特别多,变成了满满的水汽,这些水汽往上飘、凝结成云的时候,会释放出 热量,给台风的发展不断输送能量。2018 年让咱们损失惨重的超强台风 “山竹”,当年就是靠类似的暖海水环境才变得那么强,而 “桦加沙” 所在的这片海,温暖海水的范围更大、持续时间也更长,这也为它变得更强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台风“桦加沙”威力何来

山竹

其次,在热带辐合带这块地方,西南季风和偏东气流碰到了一起。这片区域能送来特别多的水汽,大气状态又不稳定,这就让台风内部的对流活动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势头。大量水汽往上飘的时候,不断凝结成云,慢慢堆出又大又厚的云墙,台风的威力也就跟着变得更大了。

再者,“桦加沙” 移动的时候,一路上遇到的垂直风切变都比较弱。所谓垂直风切变,就是不同高度的风速、风向不一样,它就像一把剪刀,能把台风的环流结构剪坏,让台风变弱。但 “桦加沙” 运气好,没碰到这种情况,它内部的暖心结构没被破坏,里面的能量不会随便跑掉,所以强度才能飞快增强。


和其他台风相比有何不同?

与过往众多台风相比,“桦加沙”有显著不同。

从变强的速度来看,“桦加沙” 快得让人吃惊。它从热带低气压长成超强台风,只用了短短几天,这么快的增强速度,近几年的台风里不多见。就拿 2023 年的台风 “苏拉” 来说,虽说它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但要是比变强的速度,可比 “桦加沙” 慢多了。

台风“桦加沙”威力何来

苏拉

从覆盖范围来看,“桦加沙” 的风圈特别大。一大片云,摊开了直径能超过 1000 公里,这就意味着,它带来的狂风暴雨能影响到的地方,比一般台风要广得多。2021 年的台风 “烟花” 虽说影响范围也不小,但跟 “桦加沙” 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只要是 “桦加沙” 经过的地方,不管是靠海的区域,还是往内陆走一些的地方,都躲不开它带来的风雨。至于移动路线,“桦加沙” 也有自己的特点。

台风“桦加沙”威力何来

烟花

目前看,“桦加沙” 的移动路线挺稳的,被副热带高压稳稳 “牵着”,差不多是直冲着我国东南沿海来的。不像有些台风会突然大拐弯,或是在一个地方停着不走,这种稳定的路线让我们能比较准地算出它会影响哪些地方,但反过来也意味着,这些受影响的地方要更长时间地承受它的威力。


会造成什么影响?

“桦加沙”的来袭,对自然环境和社会都将产生全方位的巨大影响。

狂风会摧毁不坚固建筑,吹飞广告牌、折断电线杆,可能会导致大面积停电;持续暴雨易引发山洪、滑坡,城市内涝会淹没街道与低洼区域,威胁生命财产安全。

沿海海水倒灌,淹没低洼农田与居民区;海陆空航班、列车停运等都很有可能发生。农业渔业估计也难逃重创,产业损失惨重。我有个朋友在珠海做农业,前两年一场台风亏了几百万,现在还没缓过来。

必须强调的是,在今天,我们已具备相当能力去预测台风路径、发布预警、组织转移。若明明可预警却疏于预警,可防范却怠于防范,那么即便台风属于天灾,其酿成的悲剧却已属于人祸。

如果应急预案形同虚设、基础设施脆弱不堪,官僚拖延或推诿扯皮扩大损失,那么这场灾难就已从自然的不幸变为制度之恶、人性之失。此时,我们所要谴责的就不是天,而是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