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沙群岛的东部,有一个小岛,面积仅1.7平方公里,却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这座小岛名为东岛,虽然面积不大,却是西沙群岛中面积排名第二的岛屿。东岛地势低平,平均海拔仅4-5米,最高点也不过8.5米。若以鸟巢体育场为参照,东岛的面积大约是其8倍左右。

东岛不仅是海鸟的天堂,拥有40多种鸟类,其中白鲣鸟数量最多,可达5-10万只。1980年,中国在此建立了红脚鲣鸟保护区,以保护这些珍贵的鸟类资源。然而,除了鸟类,东岛上还有一群意外的居民——野牛。上世纪50年代,驻岛军队发现一些体力不支的野牛,为了改善它们的状况,军队从海南岛引进了几头黄牛进行交配。这些野牛在岛上迅速繁衍,数量一度达到400头。

起初,人们并未对野牛的来源产生疑问,直到动物学家和科学家开始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考虑到东岛距离海南岛有310公里,野牛不可能自行迁徙至此。科研团队在岛上发现了一处牛塘,每年旱季,野牛群都会聚集在此。牛塘中的牛粪经过长时间沉积,形成了沉积柱。通过对牛粪沉积柱和其他样本的碳14研究,科研团队发现这些野牛群大约在350±40年前,即17世纪中叶,就已经存在于岛上。

当时正值明末清初的动荡时期,许多流民为了躲避战乱,逃至海岛。他们携带了必需的种子、工具和牲畜,牛作为农业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带到了东岛。这些野牛群在岛上生活了300多年,最初是由家牛演化而来。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渔民开始捕猎野牛,导致其数量从400头骤减至50头。幸运的是,人们很快意识到了野牛群的重要性,开始采取措施保护它们。

尽管如此,野牛群的保护也需考虑到对东岛生态系统的影响。野牛作为食草动物,可能会破坏岛上的植被,影响鸟类的栖息地。因此,在保护野牛的同时,也需要控制其数量,以维护生态平衡。此外,岛上的鸟类对生态也有积极作用,它们的粪便可以滋养植被,甚至形成富含磷酸盐的磷矿,对土壤肥力有着重要贡献。

东岛的生态故事,不仅是野牛群的传奇,也是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平衡的生动例证。保护这些独特的生物资源,对于维护岛屿乃至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