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年轻人不注意,“爸妈”们正在悄悄沉迷短剧。据报道,一段时间以来,短剧的风吹向了银发一族,6月以来,内容指向于中老年群体的短剧屡屡屠榜。在一些短剧热度榜中,此前开播的《闪婚老伴是豪门》上线后连续五日霸榜第一,在某短视频平台话题总量破25亿;同类“玛丽苏”题材的《闪婚五十岁》在该平台话题量近6亿。在互联网和真实的世界之间,老年霸总短剧开始进入老人的日常生活。

部分中老年题材爆款剧。短剧剧照

而在甜宠类以外,亲情类的《母爱无声》、家庭情感类的《半生夫妻终成陌路》、逆袭类的《团宠老妈惹不起》等短剧,同样受到中老年欢迎。不经意间,以年轻群体为主的短剧,在转向中老年群体后却获得意外的关注。

作为一种新兴的娱乐形式,短剧最初以吸引年轻群体而进入舆论视野。此前,不少高校表演系的毕业生还曾凭借出演短剧而出名,受到一众年轻人的追捧。然而,随着短剧内容制作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和市场的进一步拓展延伸,这一影像形式开始进入中老年群体的生活,更有不少“爸妈”为此付费。这样的转变打破了年龄壁垒,凸显了这一产业对不同年龄段需求的积极响应与包容。

从报道看,目前,覆盖中老年群体的短剧类型逐渐变得多样化,在满足老龄群体情感需求方面,起着不小的作用。在此背景下,短剧反而成了老龄群体一种情感交流和社交的新方式,成为他们表达情感、寻找同龄社交话题的媒介。这或许是中老年短剧频频霸榜的重要原因所在。

有研究机构发表的报告就显示,在其调研的1022名短剧和微短剧用户中,约有一半人群年龄在40岁以上,60岁及以上用户占比12.1%。可见,中老年群体,尤其是时间相对宽裕的老龄群体已经成为短剧的重要用户。

短剧《闪婚五十岁》受众画像分析。WETURE数据截图

当然,老年群体对短剧的热情,也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银发经济”市场的巨大潜力。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过往的互联网之中,年轻人大多数时候是“主角”,平台也乐于让相应的话题围绕年轻人转。而老年群体由于触网晚、响应速度慢,因而经常成为“被忽视的一个群体”。但容易被忽视不代表其不存在,也不代表其没有相应的文化娱乐需求。尤其是随着我国老龄人群的逐步扩大,这样的需求进一步凸显了出来。

民政部官网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9697万人,占总人口的21.1%。在短视频已经深度融入公众日常的时代,面对如此庞大的一个群体,理当有符合其需求的短视频影像产品。带有一定演绎情节、便于理解的短剧的出现,恰好填补了这部分市场需求。从这个角度看,短剧覆盖中老年群体,某种程度上而言,也是一种基于市场的选择。因此,倒也不必大惊小怪。

不过,也要注意的是,诚如媒体报道所揭示的,目前,部分短剧在内容制作上依旧相对粗糙。尤其是部分短剧为了吸引眼球、在短时间内制造“冲突性”,某些情节设计相当“狗血”,要么围绕家庭伦理制造冲突性剧情,要么就简单地套入某种悲惨苦情戏码,以获取流量。这些套路可能会在短期内获得流量,但当市场逐渐成熟之后,这些套路化的、粗制滥造的短剧必然会被市场所淘汰。因此,生产针对老龄群体的精品化短剧,势在必行。

中年女主与隐藏首富相亲第一面就决定结婚。《闪婚老伴是豪门》剧照

这里也要提醒的是,由于短视频平台上新闻类、演绎剧情类等内容共同存在,因此,在面对分辨能力相对较低的老龄人群之时,有必要在这些短剧中清晰地标注“这类内容存在演绎情节”,而非“真实发生的新闻类内容”。如此,以更好地帮助老人理顺短剧与真实世界之间的关系。

说到底,短剧市场逐步覆盖中老年群体的现象,不过是文化娱乐市场的一次自然“演变”。而这样的“演变”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提示,随着我国老龄人群与年轻人群在数字媒介使用层面的差距逐步缩小,市场在制作互联网产品时,不应忽视老龄人群这个庞大的细分市场。这一群体拥有更多闲暇时间且消费能力不容小觑,内容创作者和平台不妨重视其需求,并调整相应的内容产出和供给策略,以满足这部分用户的需求,进而开辟出新的市场蓝海。

栏目主编:赵翰露 文字编辑:宋慧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图片编辑:徐佳敏

来源:作者:光明日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