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期间,志愿军出动的部队总兵力达到240万人,这是战争期间的累计出兵数字,如果论同一时间的用兵峰值,则是135万人,出现在1953年,也就是停战的那一年。其实志愿军一共只出动了6个兵团级别的部队赴朝,按照解放战争时的兵力规模,即使是规模、军力最强的第四野战军,所辖的一个兵团也不过20万人左右。到了抗美援朝期间,以四野主力为班底组成的第13兵团,一度扩充到6个军共30万人的规模,实力冠绝志愿军各兵团。既然如此,6个兵团怎么会达到240万人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期间的6个兵团,分别是第13兵团、第9兵团、第3兵团、第19兵团、第20兵团和第23兵团,涵盖了四大野战军、华北军区及原国军起义改编部队。其中实力最强、人最多的自然是原四野出身的第13兵团,一入朝就有26万人,加上后来补充的部队,达到了30万人以上。
在《长津湖》电影中展现出的宋时轮兵团,是赴朝我军除了13兵团外的另一支王牌部队。诞生在三野的第9兵团,入朝时有三个主力军,20军、26军和27军都是三野的老牌主力军,每个军都在5万人上下,共计15万兵力,在六个抗美援朝兵团里面,实力和人数都可以排第二位。比较遗憾的是,由于严寒天气及后勤储备不足,非战斗减员极为严重,冻死冻伤官兵超过3万人,兵团实力受到明显削弱,在第二次战役后没有完全发挥出这个主力兵团的全部实力。
以第二野战军部队为主体的志愿军第3兵团,也有近15万兵力;而第19兵团是原第一野战军的主力部队,该兵团司令员为杨得志,入朝时兵力约12万人;第20兵团实力稍逊,只有约8万人的规模,23兵团是原国民党军起义而来的,又被称为董其武兵团,只有两个军的建制。因负责后勤保障工作,入朝后基本都在维修机场,兵团只有5万兵力,没有真正投入到一线作战中,是六个兵团里面实力排在最后的。这样算下来,志愿军各兵团入朝后的部队人数,满打满算为85万人左右,怎么得出志愿军最大峰值135万人,累计出动总兵力240万人的数据呢?这似乎有些不合常理。
第一点原因,6个兵团只是固定建制,跟之前在国内作战时不同,入朝后志愿军各兵团所辖军级部队,有过很大的变动情况。以《长津湖》电影中的第9兵团为例,因为长津湖战役损兵超过5万人(战场伤亡加非战斗减员),其中大部分是冻死冻伤的,虽经过整补,兵团的战斗力显然还是有了一定的变化。所以志愿军在1952年6月-9月间进行过大面积的轮换,9兵团原有的20军、26军和27军全部分批撤回国内,换成23军、24军等三野部队。换句话说,第9兵团所辖各军换了个遍,这样一来该兵团累计出兵的总人数大大增加。
9兵团是这个情况,其他各兵团也大同小异,从志愿军军级部队的总数量上也能看出端倪:六个兵团入朝后只包含19个军,但是志愿军历史上一共出现过27个军级单位,就是上面提到的原因。在战事趋于稳定后进行部队轮换,是建国后我军在历次对外作战中的常见做法。不仅仅是五十年代的抗美援朝战争,七、八十年代反击越南侵略者,解放军也进行过长达十年的轮战,既能保证前线战斗力,又可以使更多的部队经受实战锻炼。
从1951年-1953年,志愿军总体框架虽然没变、兵团数量没有直接增加,但是后期各兵团内的轮换部队较多,即便各军不轮换,像长津湖、铁原、砥平里、上甘岭等役我方自身损失都很大,势必要从国内补充大量新兵,才能保持驻朝部队的实力,因此累计人数必然是大大增加的。能够达到240万人的累计出兵数字,这样看来并不令人意外。
实际上不仅仅是作战人员有了大量的轮换,连志愿军兵团主官的变动也是比较频繁的。比如第9兵团在入朝初期的司令员是宋时轮,后来成了王建安;第三兵团入朝时,名义上的司令员是陈赓,但是他因故没有立即到位,由王近山副司令主持工作,后来许世友又成为第三兵团司令员;第十九兵团司令员一开始是杨得志,后来先后换成了韩先楚和黄永胜;二十兵团司令员也由最初的杨成武将军换成了杨勇。就连志愿军司令员一职,也先后由彭老总、邓华、杨得志和杨勇4人出任过,这还不算在1952年4月-6月短暂当过代理司令员的陈赓。
第二点原因,志愿军出境作战,自身是一个庞大的军事系统,至少相当于解放战争时的野战军一级。这样庞大的军队体系,不仅仅包含6个兵团的一线作战部队,还有空军、特种兵、铁道兵、装甲兵、炮兵、运输车队、后勤保障部队、通信兵、工程兵部队。没有各兵种协同和充分的战争保障,仅靠前线各兵团与联合国军较量是不现实的。
这些部队的总人数加在一起也不容忽视,所以志愿军的巅峰兵力,远远超过了六大主力兵团的自身人数。志愿军虽然在编制上只有6个兵团级别部队,但入朝部队的具体构成却不是一成不变的,有很大的流动性,加上其他兵种、部门的人员,实际累计人数达到了240万人,而巅峰兵力为135万人,这一规模与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综合实力最强的第四野战军比较接近。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