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超级大乐透”又被称作“死亡诅咒”。

因为根据国家经济研究局的调查显示:

大多数头奖得主在中奖后不到5年内时间就会失去这笔财富,甚至堕入更加窘迫的生活。

近20年来,美国彩票中奖者的破产率高达75%,每年12名中奖者当中就有9名破产。

飞来横财的幸运,为何会演变成穷困潦倒的灾难?

01

近期,在法制栏目《案件聚焦》上看到上海“拆二代”阿华的故事,我找到了原因。

阿华是上海本地人,家在宝山有两套房子。

十几岁的时候,遇上了千载难逢的“拆迁潮”。

房子被拆迁后,他家获得了两套黄金地段的房产补偿,一套100平,一套80平。

在寸土寸金的上海,这两套房一个月就有七八千的房租。

这开局即开挂的好运,是命运送给阿华的第一个“超级大乐透”。

大学毕业后,他进入机械厂从事技术维修工作。

虽然能力不突出,但家有房产,哪怕工资不高,只要不胡作非为,这辈子靠收租也能衣食无忧。

可他觉得老老实实上班赚钱太慢,执意要辞职出去闯荡。

结果就被“杀猪盘”盯上,被诱骗去澳门染上了赌博。

短短几年,不仅输光了所有积蓄,还欠下了巨额高利贷。

父母为了帮他还债,先后卖掉了两套房,换了两千多万才补上了这个窟窿。

看了上海“拆二代”的返贫之路,我顿悟人一定要慢慢变富

阿华终于收手了,开始本分做点买卖,经济状况有所好转。

但好高骛远的他还是做着一夜暴富的美梦,他开始频繁甚至斥巨资购买彩票。

好运似乎很偏爱他。

我们普通人买一辈子都难以中哪怕一次的大奖,他却在2022年先后多次中奖,奖金共计近800万元。

这是命运送给阿华的第二个“超级大乐透”。

拿到奖金还了一部分欠款后,他开始大肆挥霍,重回赌桌豪赌,一掷千金买包买表,频繁出入高端消费场所,巅峰时期一个月单单是在按摩店里就花掉了几十万元。

看了上海“拆二代”的返贫之路,我顿悟人一定要慢慢变富

挣钱犹如针挑土,花钱犹如浪淘沙。

直到奖金花完,他彻底傻眼了。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使劲造完这几百万之后,他再也无法将就回到正常生活。

他走上了歪路,利用亲戚朋友的信任,以投资展会为名,骗取钱财,后又以银行卡解冻为由拖延还债,先后骗了10多个人近400万,连亲戚的三套房(价值1700多万)都搭了进去。

直到今年2月19日,他在一处公寓房内被宝山警方抓获。

讽刺的是,即便是在警车上,他还坚称自己一定能还得上钱。

看了上海“拆二代”的返贫之路,我顿悟人一定要慢慢变富

他迷失在一次又一次的“超级大乐透”中,幻想着自己还能被好运砸中。

可惜的是,幸运之神再没眷顾他,自2022年以后,他再没中过一次彩票。

从欧皇附体的“拆二代”,到一夜返贫的“阶下囚”,他不仅自己锒铛入狱,还拖垮了父母。

如果没摊上这个败家儿子,拆迁获得的两套房产足够让两个老人过上富足安稳的晚年。可如今房子房子没了,钱钱没了,无家可归不说,还得靠着亲戚救济,才能吃个饱饭。

02

看了这个故事,很多人评论,他从一夜暴富到倾家荡产,纯因为沾上了赌。

但我认为,赌钱上瘾只是表象,阿华悲剧的根源在于他对“快钱”上瘾了。

第一次“超级大乐透”让他不用努力考大学,不用勤奋工作,轻轻松松就甩开了普通人一大截,过上了人上人的生活。

他不再满足于按部就班地拿一份稳定、微薄的工资。

即便没有赌博,任何来钱快的方式,如炒币、炒房、炒股、投资创业…… 都拿着镰刀排着队等着收割他,只是碰巧让他碰上了一个杀猪盘而已。

快钱如毒品,当一个人尝到了它的快感,其他事情就很难让他兴奋,他之后的人生目标只剩下一个——再次挣到快钱。

第二次“超级大乐透”,更是扭曲了他对赚钱的基本认知。

做生意可能几十年都还不上的债,刮几张彩票就逆转了自己的人生。

钱来得太容易,太猛烈了,给他砸得头晕目眩,丧失理智了。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快乐阈值”,指的是让人感到快乐的那一根基准线。

阿华老老实实做生意的时候,一个月赚几千块钱就很开心;还完亲戚欠款后,晚上和兄弟喝喝酒吹吹牛就很满足。

但暴富之后,这种阈值被抬高了,以前的消费水平、生活水准根本满足不了他,他需要花更多的钱去追求刺激。

然而钱毕竟是有限的,不断追求刺激,当财富散尽的时候,人生往往也到了穷途末路。

阿华的经历印证了一个“财富守恒”定律:

一个人永远赚不到超过他能力和认知范围的钱,除非靠运气。

但是靠运气赚的钱,最后肯定又会靠实力亏掉,这是一种必然。

没有人能吃一辈子运气的红利。

暴富和中奖,是天上掉落的馅饼,却往往也是毁掉一个人的陷阱。

看了上海“拆二代”的返贫之路,我顿悟人一定要慢慢变富

03

很多人都知道,一夜暴富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但如今社交平台上大肆鼓吹的“奢侈生活”“财富自由”,处处在激发我们的赚钱焦虑。

各大知识付费平台,排名最前的永远是这样的内容:《20天成为理财高手》,《一年实现躺平自由》…………

我们生活的周遭,也到处贴满了这样的广告:《十二节课让你拿下**资格证,财务自由不是梦》,《搭上AI的便车,比普通人先富起来》…………

想技能速成,想资产翻倍,把投机当作取巧,不愿意脚踏实地慢慢变富才是收割我们普通人最锋利的镰刀。

著名律师师钱虹讲过一个故事。

她手底下有一个助理小孙,名牌大学法律系毕业,前途可期,她对他也很重视。

可是小孙一门心思挣钱,在做助理的同时,还做了公众号,微商等工作。

他说:“我一定要趁年轻,多挣钱,尽早实现财务自由。”

钱虹劝他:“哪有这么容易实现的财务自由,你打好基础,钱自然会有的。”

他不听,着急赚钱。

律师行业门槛高,刚毕业的学生,必须经过一年实习,考核通过才能独立接手案子。

一年实习期过后,所里和他同批实习的律师考核都通过了,只有他第二年还拿着很低的实习工资。

后来,他彻底离开了律师行业,追了无数风口,结果都没追上,多年后依旧一事无成。

经济学里有个概念叫“机会成本”。

意思是,如果你选择把时间和精力聚焦在某个领域,意味着要放弃在另外其他领域的投入。

你想赚快钱,追风口,你的时间精力必然会分散在多个渠道。

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浅尝辄止,注定干一行败一行。

我还有一个朋友也是,他原本在大企业做管理,工作稳定。

眼见身边许多人辞职创业都实现了财务自由,他眼红不已,也辞职下海。

看电商直播如火如荼,他便在杭州投资了一家大型直播基地,押上了自己半辈子的积蓄。

可入局后才发现,除各平台的头部主播,其他人基本都在烧钱。

惨淡经营了一阵,最终遗憾收场。

创业失败之后,他看到有人炒黄金赚了不少钱,又止不住心痒。

找岳父岳母借了一笔钱之后,追高入场。

但因为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盲目跟风,又损失了一大笔钱。

接连的失败让他无颜面对家人,他最近开始偷偷刷起了招聘网站。

可近些年就业市场本就竞争激烈,他这样有过职业空窗期的中年人,几乎已经失去了竞争力。

这些年细心观察身边人我发现:

那些踏踏实实做事的人,哪怕有些愚钝,最后也有所成;

那些总想一步登天的人,即便有些小聪明,最后基本都被自己的聪明耽误了。

这个世界仍遵循那个朴素到极致的因果定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这世间最好的投机,就是不搞投机,最高的回报,就是脚踏实地。

对普通人来说,慢慢挣钱,靠本事挣钱,这样得来的财富才健康,长久。

看了上海“拆二代”的返贫之路,我顿悟人一定要慢慢变富

04

拿我自己来说吧,很多人觉得我是赶巧遇到了公众号的红利期,才实现了人生的跃迁。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在洞见品牌创立之前,我已经在传统媒体扎根了十多年,在博客也笔耕不辍积累了不少粉丝。

多年的行业深耕,才有了后来的一飞冲天。

这些年,我经常阅读名人传记,我发现绝大多数白手起家的有钱人也都是这样一路熬过来的。

刘强东是从在中关村卖光盘做起的;老干妈是从开很寒酸的小吃店起步的;张勇的海底捞是一桌一桌火锅卖出来的。

不否认他们赶上了时代的机遇,但在机遇之外,他们都有一颗踏实的心,愿意从一砖一瓦开始,去搭建自己的财富大厦。

而不是躺在家里做梦,盼着不费吹灰之力就发了大财。

我很认同吉利CEO李书福的一句话:慢慢变富,路才走得踏实。

人有发财梦这无可厚非,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去实现。

比如你擅长烘焙,先开一家小店,然后把小店做成大店,最后开成连锁店;

或者你有绘画的天赋,你先争取做到行业顶尖,再去寻找时代的风口与之结合。

总之,你要肯努力,肯钻研,肯下笨功夫,而不是总想捡便宜、钻空子、走捷径。

要赚大钱,找一个好方向很重要,这叫使巧劲儿。

同时,肯一步一个脚印沉淀更重要,这叫下笨功夫。

两者都做到,你才有可能成事儿

永远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天上只会掉陷阱。

那些轻松赚钱的路子,那要么是骗局,要么是“幸存者偏差”。

我们普通人还是要靠踏实,靠勤奋,靠积累,一点一点才能过上好日子。

这世上没有什么轻松暴富,踏实努力才是正路。

点个赞吧,与朋友们共勉。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