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南统一五十周年的大阅兵中,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仪仗队在胡志明市隆重亮相,受到现场观众的热烈欢迎和高度关注。
【解放军仪仗队亮相越南引轰动】
此次越南举行的阅兵仪式,是自越南统一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超过1.3万人参与,56个方阵齐齐亮相,场面盛大庄严。而解放军仪仗队作为特邀方阵之一,以挺拔的军姿、铿锵的步伐成为全场焦点。
对越南来说,中国人民解放军不仅是今天的贵宾,更是曾经在最危难时刻伸出援手的兄弟。
根据后来公开的资料,从1955年开始,中国向越南提供了超过159万吨军事物资援助,包括大批火炮、高射机枪、战斗机、雷达、舰艇等。在最关键的1965-1968年间,30多万解放军进入越南,其中包括防空部队、工程兵、运输部队等。
这些部队不仅参与了战斗,还肩负起修路、建桥、筑防的繁重任务。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军人在越南境内共参加1659场战斗,击落敌机上千架,牺牲771人,负伤1675人。(该数据引用自从阮氏梅花所著《社会主义国家支援越南抗美救国战争(1954-1975)》一书)
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为支援越南抗美战争,不仅提供了庞大的军援,还在经济上给予了巨大支持。当时越南国内的钢铁、粮食、燃料、化肥等大量战略物资,大多来自中国援助。越南军人也大量赴中国学习军事技术,接受专业训练。
可以说,没有中国的全力支援,越南想要实现南北统一,绝非易事。这一点,越南方面也十分清楚。
在阅兵仪式前,越共总书记苏林会见了赴越出席纪念南方解放的各国重要代表。在此次在会面期间,苏林特别强调:越南党、国家和人民始终珍视并铭记各国政党、政府和国际友人在越南争取民族独立和统一,以及当今国家建设与保卫事业中给予的宝贵支持。
【越共总书记苏林与各国代表合影】
与此同时,在越南社交媒体上,也有不少民众表示,“我们永远记得中国为我们牺牲的战士”,“这段历史不会被遗忘”。
当然,中越关系并非一帆风顺。上世纪70年代末曾爆发过边境冲突,造成双方关系长时间紧张,另外在南海部分岛礁海域的所有权上,中越之间也存在着不小争议。
但正如中方多次强调的,中越之间共识大于争议,特别是近年来,面对美国在亚太地区日益加大的战略渗透,中越都意识到邻里之间的稳定与合作,比任何外部诱惑都更为宝贵。
近年来,中国是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越在交通、电力、通信等多个领域开展了密切合作。防务交流也在逐步恢复和深化,多次联合演习、军官互访、边境合作机制等平台日益活跃。
此次中国仪仗队的出访,不仅展现了解放军的风采,更释放出清晰的政治信号:中越关系正在进入一个更加成熟、稳定、理性的阶段。
需要注意的是,从战略层面来看,中国选择在越南国家庆典上亮相,时机把握得恰到好处:
一方面,此举有利于稳定我国周边局势,防止美国渗透。近年来,美国对越南展开“拉拢攻势”,包括高调访问、军事合作、芯片投资等,意图将越南纳入其“印太战略”体系。特朗普上台之后,也对越南政府多有拉拢之意。
而中国通过军事外交“主动出击”,以一种柔性而庄重的方式告诉越南:我们是尊重你选择的邻居。
【特朗普政府对越南也多有拉拢之意】
另一方面,解放军此次亮相有利于强化历史纽带,重塑认知认同。越南年轻一代对中越传统友谊了解有限,而通过这样的官方活动,能够在民间层面重新唤起认同感和亲近感,为中越关系的长期健康发展打下基础。
再者,在此次越南阅兵仪式中,解放军的亮眼表现和风采,让全世界见证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风度与力量。解放军的出现,不是施压,而是“以礼示强”,既不失大国气度,又彰显军队素质,是软实力与硬实力结合的外交范例。
当前,中国周边环境复杂,南海问题、台湾问题、东盟问题交织。与越南这样的邻国保持战略互信,不仅有助于构建稳定的外部环境,还能对冲西方在区域内的负面影响。
更重要的是,中越两国都是社会主义国家,有共同的制度基础和发展路径。在当前复杂的国际背景下,中越合作对于地区稳定意义重大。
总而言之,一支仪仗队的出访,看似只是外交礼仪,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现实意义。五十年前,中国无私援助越南,送去的是军火与粮食;五十年后,中国送去的是友谊与信任。这是历史的回响,更是未来合作的起点。
越南承诺“恩情永不忘”,中国也用实际行动回应这份记忆。在国际格局剧烈变动的当下,像中越这样的“命运共同体”,值得珍惜,更值得呵护。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