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也想不通,有人竟然敢在事业单位招考的考场上动歪脑筋。2023年6月,重庆万州、黔江等17个区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联考,笔试成绩公布后,满分150分的考卷,居然有人考了140多分,这简直比白日做梦还离谱。大家心里都犯嘀咕,这成绩太反常了,八成有问题。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老先生这话真是说到点子上了。想想当年,周幽王为了博美人一笑,烽火戏诸侯,结果失信于天下,最后落得个国破家亡的下场。这跟考场作弊又有什么区别呢?2023年8月,重庆市人社部门发通报,果然查实了个别考生作弊。警方顺藤摸瓜,发现这伙人手段高明,利用高科技设备作弊。8名考生因为答案高度雷同,被取消成绩。警方还抓到了组织作弊的团伙成员。随着调查深入,一个庞大的作弊产业链浮出水面。2025年1月13日,丰都县人民法院判决,团伙头目张德宇被判五年,这个张德宇可不是第一次作案,2012年就因同样罪名在山西被判过刑。组织者刘黎立被判三年六个月,还有几个参与者也分别获刑。

更让人震惊的是,这个团伙从2019年就开始作案,累计组织52人次作弊,37人被确认作弊,涉及16场考试。有些考生在面试时露馅了,但仍有17人成功上岸,拿到了事业单位的编制。这些作弊考生考上的,都是县区级及以下的事业单位岗位,分布在武隆、黔江、万州、丰都、酉阳、巫溪、彭水等地,甚至跨省作案。2025年3月21日,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维持原判。知情人士透露,警方查清了团伙的交易记录,多名通过作弊进入事业单位的在编人员被劝退或清退。这些被清退的人不服,起诉了所在地人社部门,官司还没判下来。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这句老话真是应验了。这起事件让人深思,考试作弊就像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罢了。想想当年科举考试,那些作弊被抓的考生,轻则革除功名,重则发配边疆,甚至丢了性命。如今虽然不至于那么严重,但最终还是要付出代价,得不偿失。奉劝那些想走捷径的人,还是脚踏实地,靠真本事吃饭吧!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