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5月7日,一架载有112人的飞机失火,坠毁在大连海域,最终这架飞机上112人全部遇难。

而警方在调查时,发现有位叫做张丕林的乘客,在上飞机前竟然买了7份保险。

那么当时飞机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飞机遭遇空难与张丕林有关吗?

2002年5月7日晚,一架从北京飞往大连的航班按时起飞。

首都机场的地勤人员在起飞前对飞机进行了例行检查,确认了飞机的载重量、燃油和各个零件都没有问题之后才正常起飞。

然而在飞机即将抵达大连的时候,机长突然接到乘务员的报告,机尾的客舱起火了,火势非常严重。

机长立刻向塔台报告了这一紧急情况,同时塔台也注意到了,飞机尾部拖着一条长长的黑烟。

面对这种危急情况,如果强行将飞机降落在机场,可能会引发爆炸,造成巨大的灾难。

经过权衡,机长决定尽力将飞机飞往海域,在大连海域上空盘旋,等待燃油耗尽后让飞机坠入海中,这样可以尽可能减少地面上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而塔台迅速通知了大连海上搜救中心,要求他们做好搜救准备。

海上搜救中心接到通知后,立即联络相关部门进行紧急救援部署。

最终随着一声巨大轰鸣声,飞机在燃油耗尽后失控坠入了大海。

海上搜救队迅速展开行动,派出了40多艘大型搜救船只和近2万名打捞人员。

然而受事故影响,许多遇难者的遗骸难以完整打捞出来。

而且由于飞机是垂直坠落,加上又是高温燃烧,遇难者的遗体大多都被烧成了灰烬。

事后调查显示,这次空难共导致112人遇难。

随后相关部门召开了紧急会议,成立了空难处理小组,全面开展搜救和调查工作。

然而最终救援队伍仅打捞出92位遇难者的遗体或遗骸,找到了黑匣子、飞机发动机等几千件飞机残骸。

黑匣子是调查事故真相的关键,于是专家们就对黑匣子进行了仔细研究。

研究发现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各项数据都正常,没有出现异常情况。

而且从驾驶舱录音中,可以听到最初的火源是来自机舱尾部。

然而飞机的零件都是耐火阻燃材料,燃油也没有泄漏,烤箱没有起火,供油系统和油泵都正常,燃油质量也没有问题,所以也就排除了飞机自燃的可能性。

这一切迹象都表明,起火的原因很有可能是人为因素。

5月10日上午,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大连分公司公布了“5.7”空难中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人员名单。

调查显示,遇难乘客中有42人购买了航意险,而其中一名乘客张丕林,一个人竟然购买了7份保险。

这不得人让人把张丕林与飞机上的火灾联系在一起,于是调查组也对张丕林展开深入调查。

那么张丕林为什么要一下子买7份保险呢?

难道张丕林是提前预知了自己所乘坐的飞机会出事吗?

2002年大连发生了一起空难事件,飞机上112人全部遇难。

调查小组对失事飞机进行排查后,排除了飞机故障自燃的情况。

然而调查小组却发现,有位叫张丕林的乘客,在上飞机前一个人购买了7份保险。

飞机失事后坠入大连海域,飞机上112人无一人生还。

于是专业人员对飞机情况进行了检查,结果显示,飞机并没有发生任何故障,因此排除了飞机自燃的情况。

随后调查组便对飞机上乘客的身份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乘客张丕林曾购买7份人身意外保险。

那么飞机失事到底与张丕林有关系吗?

当时飞机上共有103名乘客,有44人购买了航空意外险。

可唯独一名叫张丕林的乘客,他购买了7份保险。

这一不寻常的行为引起了调查组的注意,随后他们展开了详细的调查。

调查组首先对飞机残骸进行了分析和化验,发现飞机是从尾部开始着火的,而张丕林当时正坐在飞机尾部。

法医的检验结果显示,张丕林的右臀部、右大腿后侧、下腹部以及尸体表面其他部位都有不同程度的烧伤。

这些伤痕表明,张丕林当时位于火源中,并且一直保持坐姿,似乎并没有进行逃生的行为。

此外,调查组还在他的遗体和气管内发现了大量的汽油,这种汽油与飞机上的航空汽油是不同的。

为了进一步确认,调查组调取了当天北京首都机场安检的视频记录。

调查组反复查看后发现,有多个箱子里都有装满了液体的瓶子。

然而由于当时的技术有限,他们无法通过录像确定这些瓶子里的液体到底是什么。

于是调查组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将汽油装进可乐瓶,通过安检后生成图像,并与之前的视频图像进行对比。

最终他们锁定了一个装有汽油的箱子。

经过在海里进一步的打捞,他们在残骸中找到了装有五个可乐瓶汽油的箱子,箱子里还有一把钥匙。

警方用这把钥匙顺利打开了张丕林的家门。

综合以上线索,民航局最终确认这起空难是由张丕林纵火所致。

警方通过进一步的调查发现,张丕林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后来创业失败,变得负债累累。

不幸的是,他还在此时查出患有癌症。

面对绝望的处境,张丕林或许是为了让妻儿生活得不那么艰难,于是他萌生了骗保的念头。

张丕林为自己安排了一次旅行,并购买了价值100多万元的7份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在登机前,张丕林将汽油装入可乐瓶中,成功带上飞机,最后在飞机上点燃了汽油。

事后张丕林的家人依然坚持拿着保险单到保险公司理赔,但保险公司看到民航局的调查报告后,选择拒绝赔偿。

这起事件发生后,机场和相关部门吸取了教训。

为了防止类似5.7空难事件再次发生,每一位通过安检的旅客携带的液体都必须打开喝一口,确保安全后才能通过安检。

这起空难事件揭示了个人绝望行为对公共安全的巨大威胁,也暴露了当时安检技术的不足。尽管悲剧不可挽回,但促使航空安全措施大幅提升,强调了防范和技术更新的重要性,以确保乘客的生命安全。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