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硬刚王兴到底图什么


01 战略动作:攻守博弈下的暗自较劲


美团和京东,正在成为彼此的“眼中钉”。


最近,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突然在社交媒体上点评京东外卖,用词之犀利也是这几年很少见的硬刚。


刘强东硬刚王兴到底图什么


首先,他开门见山直接点明“京东不是第一家想做外卖的公司,也可能不是最后一家”,并轻描淡写地指出:“如果把外卖当作即时零售(30分钟送万物)的一部分,达达和京东到家早在2014年就开始了,只不过收效甚微。”


随后,其措辞变得更加犀利,甚至话里话外都透着自信:即时零售这几年全面爆发,发展速度肉眼可见。美团非餐饮类的日订单已突破 1800 万单,直言这已经让“某些公司如鲠在喉,如芒在背”。与此同时,他还在最后透露了,美团要在下周正式推出即时零售独立品牌。


京东集团新闻发言人齐珊珊在当天中午发布了与刘强东的内网对话。得知王莆中的发言后,刘强东一改往日的强势风格,只是云淡风轻地回应称:“不要和人打口仗,不能产生社会价值。”同时,刘强东强调,要是有空就赶紧去加入“小哥应急小组”,看看有没有外卖或者快递兄弟在大风中遇到困难的!或者去参与出口受阻企业的采购小组工作,尽快给他们提供帮助。


刘强东硬刚王兴到底图什么


与此同时,刘强东的动作也是颇多。


先是高调入局外卖行业,宣布为外卖小哥交社保彻底整顿整个外卖圈,后是请来蔚来 CEO 李斌吃了一顿“京东外卖”之后,李斌也忍不住问出了那个所有人都想知道的问题:京东做外卖,是认真的吗?


刘强东硬刚王兴到底图什么


从京东的动作来看答案显然不言而喻。这一次进军外卖,京东也选择了“进攻性防守”策略,通过“百亿补贴+0佣金+骑手五险一金”组合拳迅速搅动市场。


一直以来,中国外卖市场一直被美团和饿了么两大巨头牢牢掌控,形成稳固的双寡头格局,但随着京东强势入局,正在从这个市场撕开一道口子。


京东自然也有自己的底气,比如全面整合达达的配送资源、为骑手提供五险一金保障、吸引连锁品牌商家入驻等。


刘强东硬刚王兴到底图什么


同时,与美团、饿了么以中小商家为主的模式不同,京东外卖主打“品质堂食”,瞄准连锁品牌和高客单价用户,试图通过差异化定位避开正面竞争。其核心逻辑是通过高频外卖业务为电商主站引流,同时以“品质商家”准入标准吸引中高端用户,以此企图分化美团的基本盘。


此外,京东整合前置仓(如七鲜生鲜)、达达配送网络和3C供应链,试图将外卖场景与低频高毛利品类(如手机、家电)捆绑,甚至想创造“点外卖+买手机”的新消费逻辑。


面对气势汹汹的京东,美团当然也没有闲着,积极防御与反攻。


一方面是巩固护城河,依托700多万骑手网络和AI调度系统,继续维持30分钟送达时效。另一方面不断拓展生态。美团最近高调推进“美团闪购”品牌,不断拓展非餐饮品类,比如药品、生鲜、3C数码等。这些品类的扩展不仅丰富了平台的生态,也被业内视为直逼京东腹地。在闪购的营销里还因“你的东东再等等”文案及类似京东标识的配图,疑似嘲讽京东。


刘强东硬刚王兴到底图什么


02 差异化竞争:大厂价值观之战


不得不说,这两家大厂开打,还是有一定看头的。


一直以来,两家公司存在商业价值观的分野。


众所周知,美团是依托众包模式和算法驱动,构建“精密效率机器”。其623万骑手中大部分为外包,社保覆盖率不高,但凭借日均8000万单处理能力和28分钟平均时效维持成本优势。


刘强东硬刚王兴到底图什么


京东则是以“社会价值”为主,为全职骑手缴纳全额社保,最近还宣布通过2000亿采购计划帮扶出口受阻企业,将社会责任转化为竞争壁垒。


与美团的低调不同,这些年在社会公共事件上,京东的存在感一直很强。刘强东甚至多次强调“克扣兄弟血汗钱是耻辱”,以“利他主义”塑造公众形象,与美团的“数据至上”形成鲜明对比。


最近更是有媒体爆出,刘强东2024年在一次内部讲话的线上会议上指出,“我给京东外卖定一条规矩,京东外卖永远赚的净利润不允许超过5%。超过5%,我要处分人的。我们一定要在行业里面,按照三毛五的理论,来约束自己的赚钱能力、赚钱欲望。”


刘强东硬刚王兴到底图什么


其次是履约体系的路线之争。


美团依赖分布式前置仓和密集骑手网络,强调灵活性和高频响应,生鲜损耗率低等。


京东以中心化仓储(如亚洲一号)为基础,通过无人配送技术将生鲜损耗率降至行业最低,供应链响应速度更快。


两种模式也分别代表“本地化供给”与“品质化供应链”的博弈。至少从目前来看,京东想要在外卖战突围而出还有一定难度。


毕竟在商家覆盖方面,美团活跃商家数超千万,饿了么覆盖350万商户,而京东目前仅45万商家入驻。在用户心智上,美团日活用户超1亿,外卖搜索行为高度集中,而京东的用户更习惯商品消费而非餐饮服务。


刘强东硬刚王兴到底图什么


谁能在这场大战中笑到最后?还得是看持久战中的关键变量。


两家大厂各有各的长板,也各有各的隐忧。美团需解决众包骑手社保合规性危机,并通过闪电仓扩张巩固非餐饮品类优势。


京东的挑战在于将高成本品质模式跑通,此外还有政策与技术的双重考验,如反垄断监管则对京东补贴构成压力等。


03 即时零售,依然是一场持久战


近年来,即时零售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据相关数据,中国网上外卖用户5.45亿人,市场规模约1.2万亿元,用户平均每天花在外卖上的消费近33亿元。但与此同时,黑外卖等问题也是与日俱增,解决问题同样是带来新增量的机会,让不少企业盯上了这个风口。


早在2024年初,京东就把“即时零售”定为2024年“三大必赢之战”之一。如今,外卖更是被京东当成重要战役。我打开京东APP,点击“秒送”一栏,“外卖”两字非常显眼。进入该板块后,会发现配送方式分为商家自送和达达秒送。过去京东积累的配送口碑优势,在外卖领域也可以再次复制。


刘强东硬刚王兴到底图什么


不仅是京东,如今各大巨头纷纷下场,入侵美团腹地。淘宝升级小时达业务,小红书、快手、抖音都想拿下这块肥肉,甚至连娃哈哈还宣布启动“娃哈哈到家计划”,表示要颠覆传统外卖模式。


在我看来,越来越多的玩家入局即时零售,背后其实是用户心智重构的大风口。


如今,Z世代对“即时满足”的需求推动行业从“计划性囤货”转向“需求即触发”。美团闪购用户下单频次提升显著,京东则通过“品质外卖+家电即时达”重塑消费场景,谁能更把握住消费者的颗粒度需求,谁也能获得更多的机会。


不得不说,对于消费者而言也是好事。两家大厂带头竞争、其他玩家暗自发力的情况下,也是在倒逼行业创新升级。

刘强东硬刚王兴到底图什么


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在供应链体系、差异化服务、商家招募及配送队伍建设上等都在加速升级。比如眼下,美团被迫降低佣金率,投入更多的研发费用训练AI调度模型,提升路径规划准确率,京东加速无人配送车商用、“百亿补贴”拉低配送费等,都是让消费者享受价格与时效既要又要的双重红利。


本质上来说,这场战争是“生活节奏”控制权的争夺。无论“30分钟万物到家”的高效服务,还是品质信任重构“安心即得”的心智锚点都很重要。


在我看来,最终胜者,必是能同时驾驭技术效率与社会价值的长期主义者。而即时零售的终局,或将重新定义现代商业逻辑。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