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三夏”期间,河北保定徐水区41万余亩小麦喜获丰收,沃野田畴满目金黄,农民抢收、晾晒、秸秆打包,联合收割机、搂草机、秸秆打包机等一辆辆农机在希望的田野上穿梭奔忙,绘就一幅喜人的丰收图景。

装载机将秸秆包装车。李月英 摄

6月17日,在高林村镇麒麟店村的高标准农田,联合收割机、秸秆打包机同时作业,随着隆隆机声,打包机一“吞”一“吐”间,一个个长方体秸秆包散落在田间,成为一道独特的夏收风景线。该村党支部书记董利民称,全村零散地块已收割完成,村里合作社的500亩大片地块开镰收割,小麦秸秆随后由打包机打包供合作社的奶牛养殖场做饲料。“这样既解决了田里秸秆过多的麻烦,又为牛场提供了绿色优质粗饲料,还能尽快清地为玉米播种赢得时间。”

在高林村镇种植户曹文生的32亩麦田里,一辆大型搂草机将秸秆翻拢成行,秸秆打包机随后作业,不到20分钟,30多个长200厘米宽120厘米高90厘米的超大块秸秆包整齐划一地矗立在田间。曹文生称,麦收前就和奶牛养殖场定了协议,一亩地只需要出10元钱,小麦收割、秸秆处理全都不用管,还比以往秸秆还田收割每亩地省了30元,麦收这样省钱省心还是头一回。来自黑龙江的农机手白音木仁说,这种大型秸秆打包机效率高,适合大片农田作业,一包350公斤,一天能收1000多亩,他的打包小队已经在当地接了3000多亩订单。

在位于留村镇的韦氏农牧有限公司门口,满载秸秆包的大车在107国道边排起长队。据了解,该牛场奶牛存栏3000余头,日产奶量40余吨,为节约成本,实现秸秆循环利用,2023年,尝试用小麦秸秆替代羊草和苜蓿,回收小麦秸秆1000吨,收到了良好效果,今年开始大范围推广。“5000吨小麦秸秆加3万吨玉米青储秸秆,就可以满足牛场一年需求。”牛场负责人韦彬称。

近年来,徐水区通过培育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途径,不断推进农业生产集约化、标准化、科技化、生态化发展,提升土地利用率、农业机械化率和农作物秸秆循环利用率,打造现代农业发展新场景,推动农业生产降本增效、农民稳定增收。(李月英、高雅静、徐毓昕)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