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魔幻!白宫发言人竟称:美国被剥削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啦
美国总统特朗普所谓的“解放日”(2日)近在咫尺,届时,美国将出台可能颠覆全球贸易体系的大规模“对等关税”计划,市场恐慌持续加剧。当地时间周二(1日),白宫新闻发言人卡罗琳·莱维特证实,特朗普已确定全面“对等”关税的最终方案,预计该方案将于美东时间2日下午4点在白宫玫瑰园公布相关细节后即刻生效。
综合《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1日报道,在周二的媒体吹风会上,莱维特吹嘘道,4月2日将是“美国现代史上最重要的日子之一”。她告诉记者,特朗普已经做出了决定,目前正在白宫与他的经济顾问们会面,以完善所谓“对等”关税计划的最终细节。
莱维特宣称,特朗普及其团队将确保这是一项“对美国人民和美国工人而言堪称完美的协议“,但拒绝透露更多细节。
她卖了个关子,称“24小时后自见分晓”。作为西方老牌帝国主义国家的发言人,她还颇具魔幻现实色彩地说了句,“从明天开始,美国被剥削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了。”

美媒视频截图
尽管大多数经济分析都警告称,美国普通家庭将不得不承受物价上涨和收入下降,为特朗普关税产生的额外成本买单,但莱维特坚称“事实并非如此”。她为特朗普辩护称,总统“非常重视”这些“合理”担忧,每天都在忙着解决这些问题。
以纳税老年人社会保障福利为例,她继续吹捧特朗普的关税计划,“明天宣布的决定,就是为了保护你提到的老年人的后代,这是为了他们的孩子和孙辈,确保他们的孩子在美国有工作,和长辈们一样实现美国梦。”
《纽约时报》还提到,当被问及政府是否担心关税决策有误时,莱维特一脸信心满满地回答道,“他们(的决定)不会错的”、“这(关税计划)会奏效的”。
按照白宫的说法,尚未有国家或企业获得豁免等关税优惠政策。莱维特声称,许多外国政府曾致电总统及其团队商讨关税问题,但特朗普“专注于美国的利益”。
“总统有一个杰出的顾问团队,他们已经研究这些问题几十年了。”她补充道,“我们致力于于恢复美国的黄金时代,让美国成为制造业超级大国。”
被问到企业是否可以采取任何措施来避免关税时,莱维特说,特朗普“随时准备接听企业的电话”,同时重申他“非常专注于纠正过去的错误”。
她还说道,“总统希望确保所有美国人都能过得好,尤其是普通民众,这就是这些关税的核心所在。但正如我反复强调的那样,就像他(特朗普)第一任期时一样,华尔街也会好起来的。”
《华尔街日报》认为,这是白宫试图淡化华尔街对特朗普征收“对等关税”的担忧。但市场恐慌并未消减,英国《金融时报》1日报道称,华尔街似乎并不期待“解放日”的到来,由于担心关税将导致滞胀,美国股市本周创下近三年来最糟糕的季度表现,政策的不确定性还引发大量抛售,消费者信心明显下降。
《金融时报》预计,除了所谓的“对等关税”,特朗普2日将宣布的措施可能还涵盖华盛顿不认可的其他政策,比如对数字服务和消费政策征收关税。加拿大、墨西哥、欧盟、中国、印度等其他国家可能都会成为美国政府的关税目标。
美联社指出,特朗普得“对等关税”可能会采取对特定产品征收关税的形式,也可能对每个国家的所有商品征收更广泛的“平均”关税,也可能是其它形式。总而言之,这些关税应该会反映出其他国家对美国征收的关税以及他们对本国企业各种形式的补贴。
白宫贸易顾问声称,这些关税每年可能为政府增加6万亿美元的收入。美联社估算,这意味着平均税率约为20%。
“对进口商品全面征税,将使美国的保护主义达到二战以来前所未有的程度。”《金融时报》对此评价道。
尽管白宫方面宣称特朗普已确定关税方案,但有知情人士透露,政策讨论仍在继续。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这名人士声称,在特朗普宣布关税政策前的最后几个小时前,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还在筹备另一个新的关税方案,他们考虑对部分国家征收全面关税,但税率可能不会像20%的普遍关税方案那样高。
报道称,这一偏向折中的方案之所以出现,是因为特朗普政府的20%普遍关税方案遭到了业界和劳工团体的反对,同时还有部分共和党参议员宣称将考虑投票支持民主党人发起的一项决议。该决议将对总统的紧急关税授权提出质疑,且同样于周三进行投票表决。
距离“靴子落地”不到24小时,多国接连表态。
当地时间4月1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欧洲议会发表讲话,对美国关税威胁“放狠话”。她誓言将对美国即将生效的25%汽车关税和“对等关税”实施“强有力的报复”,包括打击美国大型科技公司等服务业出口,同时欧盟将从“实力地位”出发与美国谈判,“欧洲手里有的是牌。”
以色列也于1日晚间发布声明,宣布取消对所有自美国进口商品征收的关税。
加拿大和墨西哥当天进行了首脑通话。加总理办公室的声明称,两国领导人强调了“在尊重各国主权的同时保障北美竞争力的重要性”,两国“同意保持密切联系”。声明还称,两国讨论了应对白宫“不合理贸易行动”的措施,包括增加双边贸易。
延伸阅读
美国政府当地时间3月2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数百家美国牛肉企业的对华出口资格于16日到期后,美国对华牛肉销量大幅下降。截至3月20日当周,美国对华牛肉出口量几乎为零。
路透社同日报道称,牛肉是中美贸易紧张关系升级的例证之一。美方挑起贸易争端后,中方对美国肉类和其他商品加征关税,使这些产品对中国买家的吸引力下降。
据美国牛肉贸易商和美国肉类出口联合会称,3月16日,中方更新了数百家美国猪肉和家禽加工厂的出口注册,使这些企业的对华出口资格在最后一刻得到延长,可以继续向中国供应肉类产品。不过,数百家美国牛肉企业的资格仍在16日到期,至今尚未续签。
美国肉类出口联合会发言人乔·舒勒说,因此,美国出口商和中国买家不愿意就资格到期后生产的美国牛肉达成交易,因为不确定这些牛肉是否能获准交货。他说:“没人愿意让产品面临风险。”
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截至3月20日当周,美国对华牛肉出口量几乎为零,仅为54吨。前一周的销量也很低,仅为192吨。此前,从2月中旬到3月初,连续四周的每周销售量都接近或超过2000吨。贸易商表示,对华出口资格的不确定性导致业务降温。
报道提及,中国需求的下降,对泰森食品等美国肉类加工企业造成打击。
美国市场咨询公司斯坦纳咨询集团的农业经济学家阿尔廷·卡洛表示:“包装商也都很担心,因为很明显,这里(中国)是美国牛肉的一个大市场。两周以来,我们的牛肉产量基本为零。”

美国泰森食品加工的牛肉 资料图
路透社援引数据称,2024年,美国是中国的第三大肉类供应国,仅次于巴西和阿根廷,占到中国肉类进口总量的9%,出口额达到25亿美元。
作为2020年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一部分,这些美国肉类加工企业的注册有效期持续到2025年3月16日。在中国海关总署网站上,相关猪肉和家禽出口企业的注册状态已得到更新,有效期延长到2030年。但大量美国牛肉出口企业的注册已经失效,注册状态显示为“超期”。
路透社此前报道称,美国多个贸易组织证实,中方于16日更新了数百家美国猪肉和家禽加工厂的出口注册,但数百家美国牛肉企业的资格仍在16日到期。

中国海关总署官网“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信息”
美国贸易数据提供商Global Agritrends董事布雷特·斯图尔特称,去年美国向中国出口了约17万吨牛肉。他表示,对华出口资格到期相当于“事实上的禁令”,这让许多美国出口商和贸易商感到紧张。
去年12月,应国内牛肉产业代表要求,中国商务部宣布对进口牛肉启动保障措施调查。彭博社、路透社等媒体当时报道指出,作为全球最大牛肉买家,中国任何减少牛肉进口的贸易措施都会打击其主要牛肉供应国,包括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亚和美国的牛肉企业。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后挑起新一轮对华贸易争端,中美之间的贸易往来正面临更多不确定性。中方迅速采取一系列反制措施。3月10日开始,对原产于美国的鸡肉、小麦、玉米、棉花加征15%关税;对高粱、大豆、猪肉、牛肉、水产品、水果、蔬菜、乳制品加征10%关税。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已经引起一些美国肉类加工企业的担忧。美国最大猪肉加工商史密斯菲尔德的首席执行官谢恩·史密斯近日公开表示,贸易摩擦正让猪肉出口业务变得更为复杂。
“对于新鲜猪肉来说,关键是要为每一块猪肉找到一个家。”史密斯接着说,“随着关税的到来,你环顾全球,看看形势如何发展,汇率是如何变动的,这让情况变得更加复杂。”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