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富二代继承父亲140亿遗产,泡遍好莱坞女星,以为每年花1.4亿能花100年,后来发现计算错误,无奈搬进贫民窟
2004年,巴西前首富的独生子若热死在了皇家酒店,而这酒店曾经是他父亲留给他的遗产,但早已归属了他人,这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败家子是这样练成的
若热的父亲在生意上是天才般的人物,他不但有精明的头脑,独到的眼光、能抓住机会,还勤于经营、生活省俭物欲很低;
他把几乎所有的精力都用来打拼事业,对儿子缺失的父爱只能用金钱来弥补。
若热是含着金汤匙长大的富二代,从小生活条件非常优越,享受着最好的教育资源,却没有学习的内驱力。
在父亲金钱的“灌溉”下,若热没有丝毫管理金钱的概念,生活的主要内容就是吃喝玩乐。
不论是花销、消费、借款,他都毫不在意一掷千金。
这就导致一些物欲熏心的人像苍蝇闻到血腥味一样拼命攀附他、讨好他,想尽一切办法从他这里得到金钱。
若热的父亲去世时,给他留下了价值140亿的遗产,若热说:自己每年花费1.4亿,也足足能花100年,而自己根本活不到那么长。
若热欣然接受了这笔遗产,觉得自己的可以像以前一样,纸醉金迷地过完这一生。
可是生命的馈赠,早就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余生坐拥140亿是要付出的,因为这钱并不全都是现金,而是由股票、期权、现金、固定资产等等折算出来的总数。
如果若热在父亲的基础上好好经营,说不定还会把父亲的商业帝国更加扩展;
可是他除了吃喝玩乐什么都不会,甚至根本弄不清自己的资产到底是什么。
一个复杂的商业帝国,需要能力出众的人来经营,而若热,只是个纨绔子弟,别说驾驭一个商业帝国,就连最基础的“正事”他都不懂。
在若热的一味挥霍下,父亲用毕生心血建立起来的商业帝国分崩离析,最终若热落得个到贫民窟苟延残喘的下场。
他生命的最后阶段,被他曾经的朋友接到皇家酒店,并很快在那里去世了。
父母爱子女,则为之计深远
若热的父亲无疑是爱他的,从他的教育到生活,从来都是给他最好的,到去世的时候,还给他留下了貌似几辈子都花不完的钱。
可是若热的父亲无疑是个失败的父亲,他根本没弄清楚,自己到底要给儿子“计”什么。
他提供了最好的教育条件,却不懂得孩子真正的需要和因材施教。
他只知道,自己的儿子要“子承父业”,却没想过儿子到底是不是那块料。或者,如何把儿子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
若热作为反面教材,对应的是很多有钱人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挑选接班人、给自己的孩子培养不同的能力。
像大家都熟悉的香港首富们,他们中有很多就是早早选定了接班人带在身边培养;
而其他孩子,只要好好生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好,这样既能保证家族企业的长盛不衰,又能避免兄弟手足相争。
就算那些子女确实都不出色,那他们也是早早设立信托基金、给企业选定接班人,也给自己的家人做好生活保障。
不论子女比父母优秀,还是成为平凡的普通人,都力求他们能做好自己,不在家族的资产中迷失自己。
可见,父母给子女的“计”并不是给子女这个个体的,这种“计”应该是有前瞻性的、格局大的。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父母给孩子留下最好的财产,就是适合他自己的生存、发展的能力。
富不过三代
中国是有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在这里“没有新鲜事”!
从中国人对孔子的尊崇,就能看出中国重视教育这件事是多么源远流长。
大家耳熟能详的“富不过三代”就是对这种事情最好的总结。
富不过三代的意思是,富人家庭往往难以持续三代,因为缺乏良好的家风和品德传承,后代容易败家。
而富不过三代后面,还有一句话:“穷不过五服”,说的是家族五代之内通常有人崛起,改变命运,否则可能导致绝后。
能够传递出“五服”的家族,必然是家风良好的家族。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古训呢?当然是因为这种事情看多了,总结出来的。
老祖宗一直在告诫我们,父母为子女真正的“深远计”,应该就是良好的素质、出色的能力、贵重的人品等等别人无法夺走的东西。
连巴西首富的钱和事业都能被一个人轻松霍霍干净,更不要说普通人了。
这种事情,似乎只能出现在故事里,但事实上,它早就不再是新鲜事。
希望每个人都能在当做消遣看过之后,有自己的思索和成长吧。
-The End -
作者-佩纶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