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邱可欣 刘文君

从先秦帝王的藉田礼到现代农机的轰鸣,春耕习俗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变,既延续着“天人合一”的古老哲学理念,又融入了科技创新的时代元素。在巴蜀大地上,春耕有着怎样的厚重历史?又面临哪些发展机遇?正值四川春耕进行时,记者对话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谭继和教授,一同解读春耕文明的前世今生。

从籍田礼到“百牛渡江”  听谭继和这样解码巴蜀春耕古今变迁|春耕沃野·万象新

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谭继和

溯源:探寻春耕习俗的历史根脉

“春耕习俗最早可追溯到西周。”谭继和介绍,在西周时期,天子便会举行籍田之礼。这是一项周天子在每年春耕时节举行的敬农仪式,体现了对农业立国的重视。《礼记·月令》有记载,立春时节,“天子亲载耒耜,躬耕帝籍”的盛典,正式拉开了春耕活动的序幕。自那时起,这项关乎生存与希望的仪式,就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之中。

随着时间推移,这一活动在民间逐渐演化出“鞭春牛”“祭芒神”等岁时仪轨。头戴斗笠、手执柳鞭的芒神,驱赶着泥塑春牛巡游乡里,既是对农事启动的庄严宣告,更是天人对话的具象表达。

到了汉代,人们将春神与五行学说相结合,在立春日前往东郊祭祀“青帝”,这一祭祀活动被称作“祭青阳”,进一步丰富了春耕的文化内涵。“‘青阳’是指黄帝之子青阳降居江水(即岷江),这说明春耕祭青阳神习俗起源于巴蜀。”谭继和补充说道。

在宋元时期,蜀中首创浣花大游江小游江迎春活动习俗,春耕活动则愈发热闹。“鞭春牛”成为官方祭祀礼仪,由府州县官吏主持击打土牛,象征着春耕的开始。百姓们纷纷踊跃参与迎春游行,装饰着彩色的春牛走在队伍之中,还有歌舞杂戏相随,每家门户还贴春牛图,展现出浓厚的节日氛围。

传承:巴蜀春耕习俗的现代延续

时光流转,春耕的习俗也在巴蜀大地不断传承延续。谭继和告诉记者,当下泸州合江的“开秧门”仪式里,非遗传承人运用罗盘校准秧田方位,与《齐民要术》中“顺天时,量地利”的耕种哲学不谋而合,体现出对传统农耕智慧的坚定坚守。而甘孜州的“开秧节”“二牛抬杠”则完整保留了井田制耦耕技艺的两千年传承与发展,让古老的农耕方式得以延续至今。

从籍田礼到“百牛渡江”  听谭继和这样解码巴蜀春耕古今变迁|春耕沃野·万象新

泸州合江“开秧门”活动现场

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长的农耕历史进程中,牛作为勤劳与力量的象征,始终与春耕习俗紧密相连。谭继和表示,在巴蜀大地,人们对牛的敬畏之情升华为独特的“金牛精神”。他在《金牛文脉赋》里用了“膏菽膏稻,稼穑惟宝”一句,体现出“金牛精神”中勤勉担当、丰殖天下的价值观。

“在成都地区,人们常在立春时节在家中张贴《春牛图》,不仅提示着人们关注年岁春令的变化,也发挥着以礼导俗、劝农耕种的宣传教育作用。而在当今的崇州春台会上,‘金牛闹春祈福’活动重现了传统春耕祈福的场景。身披红绸的金牛走过街巷,人们舞牛扶犁,寓意着开启春耕,无疑是对‘金牛精神’的延续。”谭继和说道。

创新:文旅融合下春耕习俗的时代生机

当古老智慧遇上现代文明,巴蜀春耕习俗正经历创造性转化。在谭继和看来,南充蓬安的“百牛渡江”奇观,便是对春耕敬畏金牛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从籍田礼到“百牛渡江”  听谭继和这样解码巴蜀春耕古今变迁|春耕沃野·万象新

百牛渡江

每年特定时节,南充蓬安嘉陵江的江面上,上百头耕牛在牛倌的引领下,纷纷跃入江水之中,向着江中的沙洲游去。谭继和表示,这一景象不再是传统春耕中牛在田间劳作的单调场景,而是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农耕元素,还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相如故城增添了敬牛神娱牛神文化。“‘百牛渡江’的奇特景观是由摄影艺术大师李天社所发现,经过蓬安县政府和省相如研究会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以老黄牛、孺子牛、拓荒牛所代表的金牛文脉为核心,对其进行了文化阐释与创新,从此成为旅游品牌,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观赏、记录。它既传承了牛与农耕的深厚渊源,又赋予了春耕习俗全新的活力与价值,是巴蜀农耕文化创新性转化与发展的生动体现。”谭继和说。

那么,如何让承载千年农耕智慧的春耕习俗绵延不绝、代代相承?谭继和指出,与全民欢庆的丰收节、端午节相比,传统春耕习俗的知名度较低,活动规模也相对有限,尚未广泛走入大众视野。

对此,谭继和建议,将春耕文化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以文化为内核,旅游为载体,打造更多如南充蓬安“百牛渡江”般精彩的文旅项目。通过这些项目,让人们在欣赏自然风光与民俗表演的同时,深刻领略“金牛精神”的内涵,让古老的农耕牛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再次蓬勃生长活起来。

(图片源自受访者本人、泸州市农业农村局、南充市农业农村局)

编辑:卓灵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报料渠道:私信“四川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或拨打互动热线“028-85153399”报料。

本文来自【四川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