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特朗普“遇刺”事件持续发酵,新一轮风云变幻正在美国上演,并且正持续影响着国际局势的走向。

14日,特朗普在宾夕法尼亚州巴特勒举行竞选集会上,一名叫克鲁克斯的20岁美国男子突然持枪,在距离特朗普约270米的高台上,发动了袭击,特朗普耳朵中枪并流血,而现场观众1人中枪身亡,2人受伤。

从事后,美媒CNN的报道来看,子弹如果在偏移几公分,那特朗普很可能“凶多吉少”。如今,特朗普耳朵受伤,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并且,特朗普遇刺事件发生后,套用一句俗话来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目前,美国最新民调显示,特朗普遇刺后,其支持率持续上涨,而其收到了捐款也不断激增,从参选的角度来看,特朗普这回可以称得上是“因祸得福”了。

值得注意的是,15日,共和党将举行全国代表大会,不出意外的话,特朗普拿下共和党提名,并得到共和党的鼎力支持,将是板上钉钉的,而特朗普与总统宝座的距离也将大大缩短。

此外,相比特朗普遇刺事件对美国大选进程产生的深远影响,如今同样引发外界关注的,还是20岁的克鲁克斯为什么要袭击特朗普?背后是否另有隐情,例如与某些政治因素有关?

关键时刻,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公布了最新调查结果。

15日,FBI分管反恐部门的助理局长韦尔斯在记者会上表示,袭击特朗普的克鲁克斯是“独自作案”,其行凶的枪支是其父亲合法购买,并在当天驾驶的车辆中,发现了爆炸装置。

言下之意,克鲁克斯除了发动枪击之外,可能还有过“驾车袭击”或通过布置炸弹来实现袭击目标的计划。

FBI方面表示,目前暂未发现其他嫌疑人员,但也强调,行凶动机不明,调查仍处在初期阶段,将对枪手克鲁克斯身边人及其家人展开进一步调查。

尽管,FBI的初步调查报告中,解开了一些疑问,但却也带来了更多的疑点,至少3个吧。

1,克鲁克斯的行凶动机到底是什么?这令外界大为费解。

据悉,克鲁克斯17岁时,曾向民主党捐款,但18岁时,又成了一名注册共和党人,而其父亲是一名自由主义者,而其母亲则是登记的民主党人。

也就是说,不仅克鲁克斯的政治倾向不明确,就连其家庭的政治倾向也不统一。

并且,从克鲁克斯先向民主党捐款,再转而成为共和党人的情况来看,他应该是共和党的支持者,而特朗普是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克鲁克斯应该没理由袭击特朗普才是。但如今事情已经发生,要想弄清这些疑问和猜测,仍需一段时间。

2,克鲁克斯的袭击计划并非一时兴起,而是经过精心谋划。

一方面,克鲁克斯枪击的地方,恰好是开阔地带,并且前方就是特朗普的演讲台,要想找到这个袭击地点,克鲁克斯应该事先进行了“踩点”。

另一方面,克鲁克斯还准备了爆炸装置,显然有过“一击不成,再次袭击”的计划,而这些准备工作背后,真的只是克鲁克斯一个人完成的吗?

要注意,美国军方曾明确表示,克鲁克斯并没有参军的经历,那他究竟是怎么拥有这些军事技能的呢?

3,袭击发生现场的安保漏洞,究竟是故意制造的,还是疏忽大意了?

要知道,袭击发生前,就有现场观众发现了克鲁克斯持枪、爬上高台的身影,并多次提醒现场安保人员注意,但换来的,却是后者“哈哈大笑、不以为意”。

很显然,安保人员的反应很不寻常,甚至让人感到匪夷所思。

并且,现场观众都能轻易发现的情况,这些训练有素的特勤局人员会真的看不到吗?或者说,他们对特朗普的安危就这么不以为意吗?

种种迹象表明,这起针对特朗普的袭击事件背后,或许远比表面呈现的要更加复杂。

此外,从特朗普“化险为夷”,并在事后“因祸得福”的角度来看,美国舆论中,也有不少阴谋论者怀疑——这会不会是特朗普自导自演的一场“苦肉计”?

目前,最终调查结果没有出来,这种可能性还不能完全否决。

但要知道,在200多米开外,精准击中特朗普的耳朵,而不伤及要害,这显然不是一个20岁的人可以轻易做到的,除非此人是天才狙击手。

15日,美媒CNN报道称,克鲁克斯在高中时期,曾参加过步枪射击队的选拔,但因“枪法太差”而被淘汰。

也就是说,克鲁克斯是熟悉枪械的,但究竟有没有达到“天才狙击手”的水平,显然还是一个未知数。

此外,不论是不是“苦肉计”,对于拜登来说,如今的首要任务就是向外界证明——他与特朗普遇刺事件无关,并给事态降温,阻止特朗普继续通过营造“受害者”形象,进一步博取美国选民的同情和支持。

为此,15日,拜登发表了全国讲话,称“现在是时候降低政治的温度了”,并强调,“当我们有不同意见时,我们不是敌人,而是朋友、邻居、公民,更是美国同胞,我们必须站在一起,绝不能让这种情况成为常态”。

要知道,从利益的角度来看,特朗普与拜登互为对手,若特朗普遭遇不测,那拜登将是受益者。但如今,特朗普“化险为夷”,该头疼的显然就是拜登了。

更别提,前不久,美国内部还在讨论“民主党会不会换掉拜登”,令拜登饱受质疑,参选之路大受打击,如今特朗普遇刺事件发生,拜登的处境显然更加堪忧了。

至于拜登此番发表全国讲话,能达到其心中的预期,还得静观后续。

此外,不可否认,特朗普遇刺事件发生后,国际局势也随之变化,英法德等美盟友甚至纷纷开始了“选边站”。

15日,美联社爆料称,随着美国民调数据发生变化,包括英法德等国在内的美盟友,已经开始“努力在大选前与特朗普团队建立联系”了。

其中,英国驻美大使皮尔斯带头与特朗普团队成员及资深共和党人接触,英国政府相关人士透露,英国大使馆现在的准备,将比2016年更加充分。

很显然,特朗普遇刺事件发生后,支持率不断上升,大大增加了其重返白宫的可能性,这迫使英法德等国不得不提前采取措施,做好“两手准备”。而这,无疑将给复杂多变的美政坛局势,带去更多变数与动荡。

至于究竟谁能夺得最终胜利,一切还是静观后续吧。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