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个发生在地铁上的小故事,以先后反转的两个话题登上热搜:“北大博导在地铁里收徒”和“北大博导否认收徒地铁看书小孩哥”。此事源于一位北大老教授,在嘈杂的地铁里遇到一位安静看书的小男孩,就上前鼓励了几句——但这个片段被人拍下传到网上,标题和内容却硬被升华成“收徒”。

徒弟其实是没收的,事实被“改写”后,老教授不得不出来回应。

对一些正能量事件,大众心理天然趋向于更理想、动人的细节和结果。传播过程中,尤其流量导向下,发布者时常会自觉不自觉地“美化”甚至做加法:见义勇为者被描绘得“十全十美”,励志少年被“深化”其凄惨身世,科学天才被频频“神话”……短视频时代,大众习惯对信息片段式捕捉而无暇深究,也更给一些失真和夸饰提供了空间。

但违背客观事实的“美化”、加法,对公众是种误导,对当事人易造成困扰伤害,也会让正能量本身失色。

一个常见的例子是,对一些行义举后获得奖励的当事人,舆论和大众都喜欢高度关注“奖金如何使用”的问题。这背后藏有对“捐献”“用于公益”这一答案,和对善行者更完美形象的期待甚至推动,但却难免让当事人被“绑架”或面临“不得不捐”的尴尬。

要尊重事实,尊重当事人及真实人性,避免对“完美正能量”的惯性追求,在流量时代,亦要警惕“正能量”的工业化、商品化。不迎合、不夸饰,保护好珍贵的社会信任,才能让正暖美长久地发挥其真正的力量。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评论员 孔雨童 绘画 徐进)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