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 (文中所用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因故事情节需要将用第一人称撰写)
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将予以删除
(由主人公讲述,笔者整理,部分情节经过了艺术处理,感谢您辛苦阅读)
我第一次见到隔壁的王大姐,是在1992年的一个闷热傍晚。那年,我刚满19岁,带着攒了一年多的钱,从湖南老家坐了两天两夜绿皮火车,跑到广东虎门来打工。那时候的虎门,烟雾缭绕的工厂区里满是从各地奔来的年轻人,我算是其中之一。
出租屋很挤,房间潮得墙上发霉,油漆脱落得像蛇蜕皮,但我也没挑剔。月租30块,能遮风挡雨就够了。隔壁住着一个女人,三十出头,眉眼透着一股英气。她总是扎着头巾,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碎花衬衫,身形修长,一看就是个能干的女人。
“你就是新搬来的小崽子吧?湖南的?”第一次见面,她靠在门框上,叼着半根烟,声音粗喑里带点热情。
我点点头,怯生生地自我介绍:“我叫周小满,刚来的,姐……叫什么啊?”
“叫我王大姐就行。”她一边说,一边吐了个烟圈,笑得爽朗,“以后在这边混,不懂的就问我。”
我没想到,这句随口一说的话,后来竟成了我人生最大的“救命稻草”。
那时候,我在一家服装厂干活,天天同车间里的工友们从早忙到晚,工资按件算,累到吐血也就一千来块。王大姐则在镇上摆摊卖衣服,听说她原本是个裁缝,后来不知为何改了行。
我经常看到她早出晚归,拉着一辆破三轮,车上堆满了衣服。她人很热情,跟谁都能聊上几句,哪怕是隔壁楼的阿婆也认得她。
可王大姐的热情里,似乎藏着些说不清的东西。她总是笑着,但偶尔在夜里,我会听到她屋里传出低声啜泣。我不知道她经历过什么,也从不多问。
日子平淡地过着,有时候她会在楼下摆个小桌子做饭,喊我一起吃。我那时候穷得叮当响,嘴上推辞,心里却巴不得蹭几顿。她做的菜简单,但很香,总是多放辣椒,吃得我满头大汗。有一次吃饭时,她满不在意地问我:“小满,你以后想干啥啊?总不能一辈子窝车间里吧?”
我愣了一下,答不上来。那时候的我,眼里只有眼前的日子,哪敢想以后的事。
“男人嘛,总得有点想头。”王大姐夹了一筷子菜,悠悠道,“就算你是条虫,也得想着怎么飞成条龙。”
故事的转折发生在一个秋天的晚上。
那天我下班回出租屋,刚进巷子就听到吵闹声。抬头一看,竟然是王大姐和一个男人在拉扯。男人五大三粗,满脸横肉,一看就不是善茬。他一边骂骂咧咧,一边拽着王大姐的胳膊:“别装清高!老子不信你能一直躲着!”
王大姐挣扎着,眼神里透着狠劲:“滚远点!再碰我,信不信我剁了你!”
我当时吓得不敢上前,只能躲在暗处偷看。那男人骂了几句,甩手走了。王大姐靠着墙喘了口气,抬头看到我时,脸上闪过一丝窘迫。
“看什么看!没见过吵架啊?”她白了我一眼,转身进了屋。
后来我才知道,那男人是她前夫。两人早就离了婚,但他一直纠缠不休。据说当年王大姐家境殷实,嫁给了那个男人后,日子却越过越穷,连她娘家的钱都被掏空了。后来忍无可忍,王大姐才带着几件衣服跑到了广东。
“女人啊,有时候就是犯傻。”她一次喝酒时对我说,眼神空洞,“以为嫁了人就能有个依靠,结果呢?靠山倒了,全是泥。”
我听得心里不是滋味,却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
时间一晃到了年底。那年冬天特别冷,连南方的虎门都冻得瑟瑟发抖。就在那个时候,王大姐出了事。
一天晚上,我加班到十一点才回来,刚进巷子就看到几个人站在她门口,叽叽喳喳地讨论着什么。我挤过去一看,发现王大姐脸色苍白地倚在门边,嘴角还带着血。
“出啥事了?”我急忙问。
有人小声说:“听说是债主上门讨债,把她揍了。”
我心里一紧,赶紧把她扶回屋。她却摆摆手:“小满,别管我,死不了。欠他们的钱我迟早会还的。”
我这才知道,原来王大姐欠了不少债。她开的摊子生意不好,又被人骗了大笔货款,结果越欠越多。那些债主看她一个女人好欺负,隔三岔五就上门闹,甚至动手。
王大姐靠在床上,疲惫地闭着眼。我看着她瘦削的脸颊,心里五味杂陈。这个平时总是笑着的女人,到底藏了多少苦,我从未真正了解过。
那晚之后,我萌生了一个念头:我要帮她。
可一个19岁的穷小子,能帮到什么呢?我想来想去,只能从钱入手。我开始拼命加班,每天干到凌晨,连饭都舍不得多吃一口。车间里的人都说我疯了,但我心里清楚,我不能眼睁睁看着王大姐被人欺负。
三个月后,我攒下了五百块钱。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这已经是天文数字了。我把钱塞到王大姐手里时,她愣住了,眼眶瞬间红了。
“小满,你这是干啥?”她哽咽着问。
“拿着吧,先还点急的。剩下的慢慢想办法。”我挠挠头,故作轻松地说。
她抱着那叠钱,半天没说话。最后,她抬起头,声音颤抖:“小满,你真是个傻小子。”
日子一点点好转起来。王大姐重新振作,摆摊的同时,还接了些裁缝的活儿。她的手艺不错,渐渐有了口碑,生意也稳定了下来。债主们见她开始还钱,态度也缓和了许多。
而我,也从一个懵懂的小子,变得成熟了些。王大姐经常教我一些做生意的窍门,比如怎么跟人打交道,怎么砍价,怎么抓住客户的心理。她说得头头是道,我听得如痴如醉。
“你这脑袋瓜灵光,干啥都成。”她拍着我的肩膀说,“别浪费了。”
故事的结局,发生在一个春天的早晨。
那天王大姐突然告诉我,她要走了。她的弟弟从老家来了,想接她回去。虽然不舍,但我知道,她应该回到属于她的地方,重新开始。
临走前,她留给我一个笔记本,里面记满了她这些年的心得和教训。“小满,好好活着,别像我一样,走那么多弯路。”
她走的那天,巷子口站满了人。大家都来送她,连那些曾经看不起她的人,也满脸惋惜地说:“王大姐是个好人。”
后来,我用她教我的方法,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每当我遇到难关,总会想起那个穿着碎花衬衫、叼着烟的女人。她是我在虎门的导师,更是我人生中的一盏灯。
多年后,我回到那条巷子,发现王大姐的房间早已换了主人。但我知道,她的影子,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里。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