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二学生张军(化名)在体育课上进行“三级跳远”运动后导致“左膝关节外侧半月板撕裂”,在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运动医学科接受了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现恢复良好。医生提醒,半月板在跳跃、扭转类运动中最易受伤,市民应学会科学运动,正确保护好膝盖里的这两块“缓冲垫”。

运动时膝盖传来的“咔嗒”声,可能是危险信号

据张军描述,5月16日,他在进行完热身运动进行三级跳远时,落地瞬间突然感觉左膝“咔嗒”一声响,随后感觉膝盖肿胀、使不上劲,连上下楼梯都费劲。就医后核磁共振结果显示:左膝外侧半月板三级撕裂。

“我明明做了热身,怎么还会受伤?”面对张军的疑惑,长沙市中心医院运动医学科主任李良军解释道:膝关节由股骨、胫骨和髌骨组成,两块月牙形的半月板像“软骨垫片”垫在股骨与胫骨之间,它们有缓冲减震、稳定关节的作用,而外侧半月板因更接近圆形、活动度大,且与腘肌腱相连(跳跃时肌肉牵拉易产生剪切力),在三级跳远的“助跑-跨步-跳跃”三连动作中,尤其容易被“拧伤”。

半月板损伤可分为创伤性半月板损伤和退行性半月板损伤两种。创伤性半月板损伤多由扭转等间接暴力或外伤引起,多见于年轻人。退行性半月板损伤则由微小创伤、反复劳损以及由于年岁增长导致的胶原流失、弹性下降等原因引起,多见于老年人。

半月板也很脆弱,这些动作要当心!

虽然半月板被称为膝关节的“守护神”“保护垫”,但是半月板的主要成分是纤维软骨,几乎没有血液供应,也没有自愈能力,本身其实比较“脆弱”。生活中,有些动作需要膝关节屈曲并扭转,就会给半月板带来压力,造成半月板的损伤。

1、急转急停:常见于篮球运动员跳跃抢球后突然转身传球、跑步者急速转弯等,对半月板都有很大的冲击。

2、过度负重:如在做举重、深蹲等需要屈膝的运动时,膝盖超过脚尖,会导致膝关节过度负重,损伤膝盖。老年人喜爱的登山、爬楼等运动,也会导致膝关节负担较大。此外,体重过大也可能是半月板损伤的诱因。

3、外伤:半月板最常见的受伤原因之一就是外伤,比如外力撞击或者膝关节扭伤,从而导致半月板损伤的情况。

出现这些症状,提示你半月板伤了

1、疼:运动中发生过膝关节扭伤,固定位置出现疼痛,且按上去疼痛明显。

2、肿:膝关节肿胀,且难以消肿。

3、卡:在行走、下蹲等活动中,膝关节有被卡住的感觉,活动后可能会缓解。

4、响:运动损伤时出现了关节响声,损伤后无法正常弯曲或伸直膝关节。

5、软:运动中有不适,打软腿,感觉使不上劲。

若出现这些情况,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检查,医生会根据情况建议行X线、CT、MRI(磁共振)影像学检查,确定是否存在半月板损伤的情况。

“我能走路,是不是不用手术?”——三大典型误区

❌ 误区1:“静养就能长好”

半月板仅边缘10%~30%存在血供,全层撕裂无法通过血液循环自愈,反而可能因异常摩擦加重损伤。

❌ 误区2:“止痛药压下去就没事”

盲目使用布洛芬等抗炎药虽能缓解疼痛,但会掩盖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期。

❌ 误区3:“手术后怕留疤,宁愿瘸着”

现代关节镜手术仅需2个0.5cm切口,术后当天即可下地,康复后完全不影响运动能力。

半月板撕裂的紧急处理“RICE原则”

休息(Rest):立即停止运动,避免负重;

冰敷(Ice):每2小时冰敷15分钟,减轻肿胀(用毛巾包裹冰袋防止冻伤);

加压(Compression):弹性绷带从脚踝向膝盖螺旋包扎,松紧以能插入1指为宜;

抬高(Elevation):卧床时膝盖下垫枕头,高于心脏15cm。

日常保养:别等受伤才后悔

1、控制体重:BMI>25者,膝关节压力增加4倍;

2、避免“无效热身”:动态拉伸(高抬腿、弓步走)比静态拉伸更适合运动前;

3、选择专业装备:跳跃运动穿减震型跑鞋,鞋底厚度差<4mm。

李良军提醒:当你在运动中感到膝盖“不对劲”,别抱着“忍一忍就好”的心态——半月板的损伤就像衣服撕裂,小口子不缝补,可能会越来越大,难以自行愈合。所以建议出现半月板撕裂,尤其是年轻人出现半月板撕裂之后要及时就医治疗,争取早期康复。毕竟,健康的关节,才是所有运动梦想的起点。(通讯员 朱卫 朱文青)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