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领四万军队突袭朝歌,并在牧野地区一举歼灭了纣王的十七万大军。商王朝由此覆灭,在那之后周王室统一中原,开始了对神州大地长达八百年的统治。这场极为传奇的牧野之战是中华历史上一个朝代更迭的转折点,而至今仍谜团重重的它更是激起了不少史学家们的研究兴趣。

双方军队到底有多少实际兵力,武王又是运用了什么样的战术才能以少胜多,战斗究竟持续了多久,这场战役中又经历了多少个阶段……这场战争的诸多细节至今仍然扑朔迷离,不过在各种史料典籍之中还是可以探寻到一些蛛丝马迹。就让我们把目光放在璀璨辉煌的三星堆文化上,回到三千多年前的牧野,再次回看这场决定历史走向的传奇之战。

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 与后世的诸多战役相比,牧野之战完全可以被称作是一场小规模的战役,不过若是与商周时期其他战役相比,也能算是一场世纪之战了。没有具体的史料记载到底商王派出了多少兵力,所说的商王朝的七十万刑徒,恐怕也只不过是后人夸张的说法罢了。而当时的周武王所率领的军队,除了本氏族的军队还有与其长期联姻的异姓氏族的军队,在加上周边归顺小国的军队,真的可以被称作是一支货真价实的国际联军了。

但是某些史料却引起了史学家们对周武王这支国际联军的热切关注,根据《尚书·牧誓》这一篇记载,与周氏军队一同征讨商纣的国族中出现了“蜀”。而且在东晋时期的《华阳国志》中也有记载,称“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说起三千年前的四川,人们的第一反应便是璀璨的三星堆文明。那么在这场决定历史走向的武王伐纣战中,三星堆文明到底有没有参战呢? 分析考察相关历史材料,我们就可以发现如果要说武王伐纣中有三星堆文明参战,实在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首先,武王伐纣的时间大致应当在公元前1046年,而在这个时期三星堆文明已经衰落消亡了。所以从时间上来说,两者不能对在一起。

其次,在诸多史料中一直到春秋时期都没有出现过关于四川地区的相关记载。也就是说,一直到春秋时期,巴蜀地区的文化一直都没有与中原地区的文化发生任何的交集。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之下,三星堆文明又怎么能够参战牧野呢?并且巴蜀文明与中原文明相融,是在战国后期才发生的事情了,在此之前巴蜀文化一直都是独立于中原文明独自发展的。 经过这些分析和思考之后,武王伐纣之战中三星堆文明参战也只不过是人们的一个联想罢了,并不是客观的事实。那么在《尚书》中所提及的“蜀”军,又是什么呢?这就要从一件兵器说起了。

这件兵器外观上形似等腰三角形,因此被称作是三角援戈,也叫蜀戈。这种三角援戈主要分布在蜀地,少量分布在汉中地区。根据出土情况分析研究,专家认为早期的巴蜀文化并不仅仅局限于成都平原地区,在陕西汉中也有分布。而考虑到上古时期的地名一半以文化命名,所以有相当多的地区同名。 《尚书》中所提及的“蜀”,可能指的是陕西汉中地区拥有的巴蜀文化的国族。汉中与关中中间有道路相通,两地的生活的百姓可以彼此沟通。如此一来,周武王将陕西汉中地区早期蜀文化的国族联合起来一起伐纣就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情了。不过汉中地区的蜀文化国族,是由巴蜀地区迁徙而来,还是原本就居住在此处的,我们就无从得知了。 武王起兵,前歌后舞 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意味着天命更替、朝代更迭,在后世中也被赋予了较多的神圣色彩。史书记载及相关的传说故事里,总会伴随着一些带有神话色彩的现象发生。不少史料中都有记载,称武王伐纣时“前歌后舞”。

不少记载都称,周武王出兵的时候总是会伴随着歌曲与舞蹈。根据史料的相关记载我们可以知道,牧野之战的前一天晚上士兵们也在通宵歌舞,战斗过程中的士兵也一直歌舞不止。看似好像充满着神话色彩的一场战争,若是以历史的角度去分析研究,我们就会发现其实武王伐纣时的前歌后舞如果是娱乐性质的载歌载舞,这于情于理都是说不过去的。 牧野之战本就是一场以寡敌众的战役,而且周武王所要讨伐的商王的军队实力相当。根据《诗经·大雅·大明》记载,“殷商之旅,其会如林,矢于牧野”。牧野之战时,商王朝派出的军队就像是密林一样汇集在广野上,可见商王朝的军队人数之多、军纪之严整。

周武王与商纣王之间的这一场牧野之战,可以说是一场发生于三千年前的武装革命。革命都是要流血、要牺牲的啊,所以作为发起革命的周武王肯定是小心谨慎、精划筹谋,又怎么可能在大战前夕让将士们通宵达旦地载歌载舞呢?如此之举,实在是太过草率轻浮,发生在这场以小博大、以弱击强的战争前夕可能性几乎为零。以致于在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少学者都对于诸多史料中所记载的“前歌后舞”保持着一种怀疑的态度。 不过后人们对于“前歌后舞”的疑虑最终还是得到了解答,著名民族学家、历史学家汪宁生先生在研究过近代西南少数民族的战争习俗,并且对比史册“前歌后舞”的相关记载之后,得出结论所谓的“前歌后舞”不过是一种特殊的战斗习俗罢了。

而这种特殊的战斗方习俗,也与刚刚所提到的“巴蜀之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刚刚我们已经分析出武王伐纣中的巴蜀之师,是陕西汉中地区的蜀文化国族。相关史料研究表明,西南少数名族的战争习俗中,便有这种以夸张的歌舞来冲锋陷阵的战斗方式。 所谓的歌舞,不过是以舞刀弄枪的夸张动作,以及可怖吼叫的喧嚣声音,来激励士气、吓退敌人罢了。其作用和意义更类似于华夏民族在战斗之前会擂鼓的习俗,这些在不了解蜀文化战斗习俗的人眼中看来可能便是“前歌后舞”了。 仁伐不仁,血流漂杵 对于这场王朝更迭的战役,大多数的史册中对于牧野之战的过程都极少。根据《史记·周本纪》记载,两军交战没有进行多少缠斗,殷商的军队便倒戈了。最终周武王长驱直入,商纣王众叛亲离。

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孟子·尽心下》记载,“仁者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不仁,如何其血流漂杵也?”《孟子》中记载的这一句关于这场牧野之战的描述“血流漂杵”,与历史事实中“武王伐纣之战俘虏商朝大臣百人,其他俘虏三亿万有二百三十,斩杀亿有十万七千七百七十有九”刚好相对应。 实际上历史上的王朝更迭往往都是伴随着大规模战争的,也就意味着有着大规模杀伤。武王伐纣也是这样,不过在后世的不断神化之下,故事流传到今天才变成了兵不血刃就改朝换代的传奇了。

既然如此,如果兵不血刃是假的那么所谓的“血流漂杵”的说法又是从何而来的呢?首先根据上古时期人们的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来说,上文中所记载的牧野之战的死伤规模只是夸大的结果。战国时期的人口数量都没有达到这个水平,殷商时期又怎么会有如此之大的死伤规模呢? 再者关于“血流漂杵”中的“杵”到底是何物,历来都有争议。有些人认为是简易的盾牌,而有一些人则认为这个杵是舂米的器具。但不管它究竟是什么,其材质都应该是木制的。两军在牧野开展,在这一篇开阔平坦的原野上作战,想要让木制的“杵”能够漂起来,至少也要几十厘米的水深。

如此计算,即使是十万人成年男性的血液汇聚,也没办法达到几十厘米的深度。这一看似不合常理的形容,最终由学者白立超做出了合理的解释。根据多方史料可以证明,在武王伐纣期间应该有一场持续性暴雨,甚至这场牧野之战都有可能是冒雨进行的。而牧野之战的战场临近黄河,可以推测双方军队很有可能是临河布阵。 综上我们可以合理推测,牧野之战中大规模杀伤的积血很有可能是在暴雨的冲刷下混入了河水之中,河水也就被染红了。而被染红的河水上,作为武器使用的“杵”漂浮在水面上,由此便就出现了“血流漂杵”这种形容。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