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懂车帝原创 李承恩

[懂车帝原创 行业] 2025年开年,已经因为“价格战”陷入高度内卷的中国汽车行业,又悄然掀起了一场围绕“智驾平权”的“战争”。

2月10日,比亚迪率先“发难”,对外宣称其全系车型都将搭载名为“天神之眼”的高阶智能驾驶系统,且大部分车型“加配不加价”,将高阶智驾下放到7万元以下级别的市场(海鸥智驾版)。在比亚迪方面看来,这是“智驾平权”的开始。

智驾第一梯队“卡位战”开启

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他国内车企迅速做出反应。

3月3日,吉利汽车发布“千里浩瀚”高阶智驾系统,覆盖吉利全系各品牌不同车型,根据算力不同,该智驾系统分为5个不同层级,最低将下放至吉利星愿车型,直接对标比亚迪海鸥。

3月18日,奇瑞汽车发布了“猎鹰智驾”智能化方案,并宣布将于2025年实现全品牌全车型搭载。奇瑞将小蚂蚁智驾版的售价“拉低”至6.59万元,比起比亚迪海鸥智驾版6.98万元的起售价更加激进。

智驾第一梯队“卡位战”开启

围绕“智驾平权”的技术和产品博弈之外,对于国内消费者“认知作战”也拉开帷幕。

焦虑在于“怕被淘汰”

对于国内车企在2025年开局纷纷发力“智驾平权”,博世智能驾控系统中国区总裁吴永桥曾分享过一段故事。他表示,比亚迪“天神之眼”发布会引发了巨大反响。“包括燃油车企、新能源车企等很多车企的高层半夜打电话给我,他们非常焦虑怎么在售价10~15万元区间的车型配上中阶智驾,不至于被淘汰,不至于落后。”

对此,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的看法是:“有人说,智能化是一场无声的革命,但我们更愿意称之为‘时代的雷霆’。”

智驾第一梯队“卡位战”开启

对于国内车企纷纷加码智驾,他表示,“最近一段时间,我们的友商、合作伙伴也接连发布了各种智能化战略和解决方案,给用户带来了丰富的选择,各具特色的体验。我相信,中国汽车智能化的‘百花齐放’,会加速推动中国进入‘智能新汽车的春天’!”

尹同跃在奇瑞发布会上公开表示,到2024年,奇瑞已经有50.7%的新车标配了L2+级及以上智驾解决方案,智能化研发团队超过5500人,拥有包括雄狮智舱、大卓智能、NEXT AI智能研究院、墨甲智创机器人等在内的智能化研究中心,形成了覆盖智舱、智驾、Robotaxi、Robobus、人形机器人、智慧运营等全领域的研发体系。

智驾第一梯队“卡位战”开启

此外,奇瑞还与华为、阿里、科大讯飞、地平线、英伟达,博世、文远等共建了协同创新生态。

尹同跃同时还谈到了奇瑞对于智能化创新的态度,他表示:“原始创新和科技研发上,鼓励冒险,打破边界;实际应用和批量上车,反复验证,小心谨慎。”

谁来定义“第一梯队”

与“智驾平权”相对应的,是国内汽车产业长期争论的“第一梯队”问题。事实上,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在不同场合表态要“立足智驾第一梯队”的企业不在少数。包括鸿蒙智行、广汽、小鹏、比亚迪、极氪、理想等企业,都在强调“第一梯队”个概念,用以显示其在智驾领域的领先性。

智驾第一梯队“卡位战”开启

但在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奇瑞汽车工程技术研发总院院长、CTO高新华看来,自己说自己是第一梯队并没有什么用,关键还是要由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和使用场景来定义。

对于衡量“第一梯队”争夺的标准,高新华认为,当前产业内并没有可量化的共识性标准,但有三点需要关注的方向:一是能够解决用户的(高阶智驾)用车需求,二是能够支持各种复杂的用车场景,三是具备一段时间内的OTA能力,从而使得系统能力越来越强。

智驾第一梯队“卡位战”开启

高新华在发布会上表示,依托端到端大模型与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奇瑞的猎鹰智驾实现全域场景的精准感知与毫秒级决策。

猎鹰智驾分为三大系列,猎鹰500主打端到端大模型行泊一体智驾系统,支持高速NOA、城市记忆领航、记忆泊车等高阶功能,轻松通勤、出行无忧;猎鹰700在前者的基础上算力提升,支持高速NOA、城市NOA、代客泊车及车位到车位的全场景无缝融合,全域畅行、通行无界;猎鹰900采用VLA+世界模型新一代智驾系统,具备L3级自动驾驶能力。

智驾第一梯队“卡位战”开启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李学用表示,到2025年底,奇瑞将有30余款车型搭载猎鹰智驾,覆盖奇瑞全品牌全系车型,涵盖燃油、混动、增程、纯电全动力形式,并在全球市场同步推进。

这场在中国市场率先出现的“智驾平权”浪潮,有望随着中国车企的出海步伐而走向国外市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