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说说,认真追剧、专注剧评品人生百味,愿你不用身披盔甲,也能抵挡万千生活不易。

《无忧渡》的中式恐怖兼具惊悚美,从第二个故事开始,渐入佳境。

如果说第一个故事中,取喉夺声的人面鸮女妖,是这部剧的引子,了解故事背景和设定,以及重要人物出场,那么从第二个故事开始,便是人性幽暗的大戏上演。

民间有传闻,在夜半时分,女子对镜,左右点燃红烛,一边削梨,一边吟唱童谣。

一更天,月儿偏,梨儿仙人听我言,非是见钱开了眼,不为求得好姻缘,二更天……童谣吟完,梨皮也削完并且没有断。

镜子里便会伸出手,女子将削完皮的梨子奉上,那只手会点化梨子,催促女子吃下。

散发着莹莹绿光的梨子,心怀惊惧又虔诚的女子,在吃完梨的那一刻,女子容颜恢复青春貌美,看起来年轻十几岁。

每一个在深夜在忐忑中吃下梨子的女子,对容颜永驻都有渴望和执念。

所谓的执念,是心中怕失去的凝结,缠绕心头最终幻化为贪。

第二个故事主题是回春,对应的正是贪念。贪念是人性欲望,也是毁灭自己的一把刀。

七日后,张夫人离奇过世留下一张老妪脸,苍老到无人能辨认出是张夫人,连查案的捕快也以为张夫人失踪了。

如果张夫人知道,要耗尽性命换取七日青春容颜,还会不会交换呢?

张夫人不知道,可有一人是知道的,她是云门舞坊的舞姬,季离。

季离看上去是二八年华的小姑娘,实际上已是上了年纪的妇人。她曾是贵人家中的舞姬,舞技惊艳,奈何年老色衰力不从心,再也跳不出曼妙舞姿,被主人嫌弃。

夜半她唤出梨仙,由此结下一段人妖情恋。

梨仙儿并非仙人,是镜妖,可以在镜中或者反光之物中自由行走。他深爱季离,也用容颜永驻困住季离。

那只能让人变年轻的梨子,分子母梨。张夫人吃下的是子梨,待过七日子梨变母梨,被镜妖取走,季离吃下便能保一年容颜不变。

镜妖每害一人都会取梨,季离压着反胃的恶心,吃下那颗梨子,让自己永远活在十八岁,每五年,他们会换一个地方,季离也会换一种身份出现在人前。

这一次在广平,镜妖连续害人取梨,季离愤怒,可镜妖告诉季离,她也是帮凶,明知道梨子的来历,还是默认吃下。

季离很想摆脱镜妖,渴望过正常人的生活。她暗中与一位书生相恋,最终还是被镜妖发现,害书生丢了性命。

当季离不明所以,吃下从书生身体里取出的梨,疯批感扑面而来,可这还不是最疯狂的事。

在镜妖被宣夜制服灭掉的时候,所有的记忆都呈现在季离眼前,每一个阶段的季离,都有过一个千方百计得来的爱人,可这些爱人都丧命在镜妖手下。

究竟是镜妖的爱太过疯批?还是季离的欲望太多?

既要利用感情承诺交换容颜永驻,又要愤恨镜妖所作所为困住自己,还要用容颜换取他人的爱,过正常人的日子。

欲望不是贬义词,很多时候有欲望,才让人生出力量,可人一旦想要太多,一旦只利自己,欲望便不只是欲望了,而是贪婪。

细看贪字,贝取货币之意,今天的钱,眼里心里只有当下利益,的确容易出问题。

镜妖说,贪念是要付出代价的。

如果说张夫人和季离,有着各自不得已的苦衷,害怕被人嫌弃被人抛弃,产生容貌焦虑,不顾一切也想永葆青春,说到底还是讨好和依附。

她们的贪,是显性的,还有一种贪是躲在人性幽暗角落,轻易不被觉察。

镜妖的故事结束,即将开始第三个故事之前,半夏的堂兄找到半夏,他不相信深爱的女子是妖,也无法理解半夏让宣夜帮助找父亲。

半夏为此很沮丧,宣夜告诉半夏,很多人都没有直面真相的勇气,比起那些残酷的真相,更愿意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人和事。

更为重要的是,如果半夏的堂兄接受爱人是妖的真相,那便预示着要面对自己曾经错误的判断,和对半夏所言所行皆是错。

从心里承认自己错了,是一件很难的事,需要强大的内心和广阔的胸怀,若没有,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不断证明自己是对的。

努力做对,努力正确没有错,可没有认错托底,也会变成贪念,迷失自我。

半夏的堂兄需要时间消化那些摆在眼前的证据,或许时间可以生出直面的勇气和力量。

庄子在《庄子·杂篇·盗跖》里提到,贪财而取慰,贪权而取竭。(慰通蔚,指怨恨)。

看来,七情任何一情过度,都会成为执念,执念变贪念,直抵人性灰暗角落。

妖如此,人亦如此。

(图片均来源于电视剧《无忧渡》截图,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