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外部矛盾不激化,那么内部矛盾就会激化,这话在美国身上似乎正在应验。美国发动关税战,就是想将内部矛盾转嫁到其他国家,但是现在的进展很不顺利,所以这也触发了美国内部,一系列的分裂和内讧。
我们看特朗普背后的支持者,粗略的可以分为三派。
一个是以马斯克为代表的美国本土军工和产业资本势力。一个是本土金融资本势力。还有一派就是特朗普自身的支持者MAGA派。
这一次美国发动的关税战,外界认为最开始的主要推动者,是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但是关税战开动以后,纳瓦罗就遭受到了国师马斯克的责骂,马斯克在网络上公开骂他蠢得像一袋砖头。除此之外,美国的财政部长贝森特,对突然发起的关税战也不太满意。
而贸易战和关税战,其实一直是特朗普背后的MAGA派,最主要的政策主张之一。这一次关税战其实开始得有一点鲁莽,尤其是美国内部,各个派别之间对此的支持度并不一致。
当然最主要的支持者应该是特朗普,也只有可能是他力排众议,坚持发动了这场关税战。但是现实发展的情况事与愿违,进展困难处处不顺。现在即便是像日本这样的美国殖民地,与美国的关税谈判,都没有达成一致,其他像美国最重要的盟友,英国与美国的谈判也陷入了停滞。
如果关税战的进展顺利,那么特朗普团队自然也是皆大欢喜。但是现在处处碰壁,那么由谁来收拾残局,又由谁来承担责任,背这个锅呢?总不能是特朗普亲自来背这个锅吧。
所以这个时候美国内部的矛盾也就变得尖锐起来了。
最新的矛盾就是国师马斯克和财政部长贝森特之间,爆发了激烈冲突,据说在白宫差点就打起来了。他们在椭圆形办公室,当着特朗普的面吵起来,然后又来到走廊,继续贴脸对骂。
据美国媒体报道,就在上周,当着特朗普和一众白宫官员的面,马斯克和财政部长贝森特展开一场对骂,一向举止温和的贝森特彻底被激怒,怒吼:“去你的!(F**k you)”。马斯克大声回击说:“再说一遍,大点声!(Say it louder)”。
两人还上升到了人身攻击,贝森特怒了,说马斯克在DOGE预算削减这事儿上夸大其词,毫无进展!马斯克则回怼贝森特是“索罗斯的傀儡”(Soros agent),还嘲讽他曾经操盘对冲基金一败涂地。
热闹看到这里,就得划个重点了,那就是马斯克亲自给贝森特贴了一个身份标签,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是索罗斯的傀儡。
马斯克这个人,本身就比较好斗,这个是全世界都知道的事。当年他跟扎克伯格之间闹矛盾,他也是数次要跟扎克伯格约架。然后进了白宫之后,对于贸易顾问纳瓦罗不爽,就直接开骂。这一次又是对财政部长贝森特贴脸开大。
马斯克之所以在白宫可以横着走,其实原因众所周知。那就是因为他是特朗普入主白宫背后最大的功臣。没有马斯克,就没有特朗普的今天。而且马斯克背后的本土军工和产业资本,在美国本身始终就是最强大的几股势力之一,这一点来说,也并不比索罗斯这些金融资本势力弱。
在美国内部,国际金融资本势力的利益植根点,在于美元和全球化,它肯定是要依靠全球化扩大美元的流动范围和市场份额,这与现在极右派的做法,在利益上有根本的冲突。
但即便如此,像贝森特其实也很清楚,打关税战这种贸易战,其实是没法持续的,这个战略上面的矛盾,我过去已经指出过很多次了,我相信他这种专业人士肯定是对此心知肚明的。
因为关税战打到后面,相当于是进行贸易上的脱钩,那么在贸易脱钩之后,就必然是金融上面的脱钩。一旦金融上面脱钩,那么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也就不复存在了。像贝森特这种金融老手,怎么可能不清楚这背后的逻辑关系呢?
实际上这一次马斯克和贝斯特的矛盾,据说主要是因为对于美国国税局代理局长的人选发生了分歧,他们都想安插自己的人。而最终特朗普还是启用了贝森特的人,这让马斯克非常不满。
而在最一开始,特朗普大选获胜之后,论功行赏的时候,马斯克就想在财政部长这个关键的位置安插自己的人,但是最后特朗普还是把这个位置给了贝森特。
实际上马斯克也一直认为自己才是特朗普当选背后最大的功臣。从美国的惯例来说,他自然有权利挑选一些职位来安排自己的人,不过最后为了进行平衡,特朗普把商务部长的人选安排了马斯克推荐的人,但是很显然,马斯克想要的更多。
除此之外,让马斯克更加难受的,其实是他在美国内部的改革中,也感受到了重重的阻力。主要是削减预算,裁撤人员,这些动作的推进,几乎都不是太顺利。马斯克最近也是在表态,到下个月他将会全面淡出白宫,转而专注于自己已经受影响的生意。
马斯克的使命,可能主要是集中于特朗普的百日新政,但现在来看,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无力回天,而且还吃力不讨好。
其实马斯克还是期待太高了,实际上以美国现在这种情况,即便就是他自己来当总统,恐怕也于事无补。更何况他还只是个虚有其名的国师呢。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