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7日,商务部发布公告,决定对进口牛肉进行保障措施立案调查,确定的调查期为2019年1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从公告的具体内容来看,这是商务部收到了来自中国畜牧业协会和吉林、辽宁、贵州、新疆等九个省(自治区)畜牧协会的调查申请书,然后启动调查。

申请书主张,牛肉产品进口数量在2019年至2024年上半年急剧增长。2023年比2019年增长64.93%,2024年上半年比2019年上半年增长106.28%。2019年至2024年上半年,牛肉产品进口数量占中国市场份额由20.55%上升至30.90%,相对于中国总产量的比例由24.87%上升至43.87%。

申请人同时主张,牛肉产品进口数量的急剧增长对中国国内产业造成冲击,中国国内产业受到了严重损害。简单来说就是,进口牛肉,让他们赚不到钱了,所以需要申请调查和保护,阻止继续进口,以保护自己的利益。

商务部发言人当天对此做了进一步的回应,强调保障措施调查不针对特定国家和地区,不区分产品来源地,调查期间不影响正常贸易。调查将充分保障各利害关系方权利,并根据调查结果客观公正作出裁决。也就是,这个调查刚刚开启,还没有定论,所以澄清一些基本问题十分必要。

消费者怎么看?

这起案件涉及很多方面,简单来看,主要是生产者、消费者、中间商和政府部门。而矛盾的焦点实际上是,进口造成的中国和外国生产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原来牛肉价格50元左右一斤,现在则是30元以下。很明显,进口增加了供给,牛肉价格下降。

牛肉价格下降,国内的牛肉养殖户自然是赚得更少,甚至是亏钱了。但是要注意,这是消费者的自愿选择,是在终端的中国消费者愿意花这些钱来购买牛肉。

而牛肉价格的下降,既让原来吃得起牛肉的人可以吃得更多,同时也让原来吃不起牛肉的人,可以吃得起了。简而言之,牛肉价格的下降,对消费者来说,毫无疑问一定是好事。所以,在那些畜牧协会“哭诉”成为进口牛肉的受害者时,我们也要听听消费者怎么说。

比如在某平台上,点赞最高的一条评论是:“我有点没搞明白:进口的牛肉,运距这么远,咋还比国产牛肉便宜?只有一个原因,咱们的牛肉太贵。”点赞第二的评论是:“进口牛肉让普通老百姓吃得起牛肉,不能牺牲千万个家庭的利益来保障养牛户多年来已经习惯的高利润!开放牛市场,让国内养牛户参与竞争,不能保护落后。”点赞第三的是:“国家必须放开牛肉进口,让人民得到实惠!70-80元一斤暴利的国产牛肉留给牛肉商贩们去吃吧!”

所以,当国内畜牧业在申诉自己沦为进口牛肉的受害者时,还有大量的普通消费者,实际上是进口牛肉的受益者。一方面因为牛肉价格下跌,养殖户赚得少了甚至开始亏钱;另一方面,同样是因为牛肉价格下跌,更多的普通消费者却因此受益。那么,这一来一去,到底该保护谁的利益呢?

价格机制的作用

在回答到底该保护谁的问题之前,有必要认真思考一下,我们在正式文件中写明的一句话,“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其中这个决定性作用,市场如何来配置资源,很多人可能并没有真正明白。其中的核心问题在于两个字,价格。

有了价格才能核算利润,才能知道干一个行业能不能赚钱,赚多少钱。可以说,没有价格就没有市场。但是这里有个要求,那就是价格一定是真实价格,而不是受到干预后的价格。任何受到干预后的价格,都会发生扭曲,进而影响价格的作用发挥。

放在这次牛肉进口调查的案例中,可以简单分为两个阶段来帮助理解,一个阶段是牛肉放开进口之前和牛肉放开进口之后。虽然放开进口之前也有一定量的进口牛肉,但为了方便理解,可以将问题简化为没有牛肉进口和有牛肉进口。

很明显,没有牛肉进口之前,国内牛肉的供给就只有国内的养殖户。他们面对的形式是需求更多而供给更少,所以价格会很高,利润空间自然也更大,消费者就只能忍受高价牛肉了。而一旦开放了牛肉的进口,能够供给牛肉的就不再仅仅是国内养殖户,而是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亚等全球各地的养殖户。

进口一放开,供给增加价格自然也就下降了。价格下降,消费者成为最大受益者,那么原来国内的养殖户该怎么办?难道就眼睁睁看着他们成为受害者吗?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清醒地认识到,价格下降是市场规律,价格下降是消费者只愿意出更低的价格来买牛肉,而同时市场上又有人愿意以这个价格来卖牛肉了。国内养殖户和生产者,当然也可以继续卖高价牛肉,只是很抱歉,消费者不买账了。

所以,价格下降并没有谁成为受害者。只不过,价格这个“无形之手”,让原来国内养殖户的利润下降甚至亏损。同样地,市场不是丛林社会,国内养殖户的亏损也不是“你死我活”。这是消费者通过价格和利润,在告诉原来的养殖户,面对进口牛肉,你的产品现在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了,你需要继续努力或者是重新换赛道了。

消费者追求的就是“物美价廉”,想要重新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其实也不难,那就是想办法让你自己的产品质量更好,同时价格更低。如果有人说不可能,这做不到,那么如果市场上有人能做到,那就不要怪市场的残酷和无情,抛弃你的时候连声招呼都不会打。

当然,严谨地说,这并不是市场的残酷和无情,而是消费者的无情。消费者对产品,尤其是这种农产品,没有什么品牌忠诚度的,主要是看好不好吃和价格。所以,这些畜牧协会们,恐怕是搞错了努力方向,他们要努力争取的是消费者,而不是商务部。

“保护农民利益”的日本怎么样了?

日本今年遭遇了严重的“米荒”,超市大米被抢购一空,部分商家实施了限购措施。2024年7月份,米价同比上涨17.2%,为20年来最大涨幅,而且日本米荒并非首次出现。日本大米自给率接近100%,官方给出的解释是三个原因:极端天气、外国游客增多和地震预警。

但实际上,这并未触及问题核心。正如日本农林水产省前官员山下和仁指出,大米短缺的根本原因是水稻种植面积减少导致产量下降。自2000年以来,日本水稻种植面积和总产量持续下降,2023年大米总产量降至745万吨。而更底层的原因是,日本农业实际上是一个严重管制的计划经济行业,背后操控者是日本农业协会。

日本政府1971年开始实行的“减反政策”由日本农协推动,目的是防止大米生产过剩和维持米价,限制水稻种植面积,剩余稻田要么转种其他作物,要么休耕,政府发放补贴。这一政策带有计划经济色彩,不符合市场经济效率要求。结果导致全日本只有约60%的稻田被利用,大米年产量不及峰值的一半。

农协与日本政府,尤其是自民党形成了深厚的利益捆绑。自民党通过维护农民利益获得支持,农村地区成为其坚实票仓。日本农协对内实行价格管制和政策管制,对外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日本大米进口关税高,技术性贸易保护限制进口农产品市场准入,控制供应量,维护农民利益。

即便面临“米荒”,日本政府仍不愿释放储备大米,也未开放对外进口,背后的“有形之手”是日本农协。这种保护政策结果是“相互伤害”,日本所谓的“自给自足”并不稳固,而“米荒”正是农协与政府垄断串通的产物。

同样正是这种扭曲的农业计划经济和贸易保护,让西瓜在日本成了奢侈品。奢侈到什么程度,在日本西瓜通常不是按整个出售的,而是分割成小块单独标价。一个完整的西瓜,在日本的价格可能会高达3000日元,大约150元人民币。

日本的水果价格昂贵几乎世界公认,在我们看来稀松平常的水果,在日本却很奢侈。普通超市的葡萄一串人民币几十元,一个小哈密瓜人民币一两百元。日本草莓批发市场的平均价格约合人民币110元一公斤,而北京草莓批发大概只要24元一公斤,是日本价格的五分之一。

日本水果进口手续非常复杂,品质要求极其严格,而且征税比较高。日本对进口水果,平均关税率高达17.5%,某些水果的关税甚至达到35%。这些措施旨在保护本土水果产业,限制进口水果进入市场。但很明显,这实际上也伤害了普通消费者。

这本质上就是一种“互相伤害”。看上去在农田种植西瓜的瓜农受到了保护,但他们转身到超市买其他水果时就会受到伤害。这样的保护如果实施在我们的牛肉进口上,一定会带来同样的效果,牛肉价格重新高企,成为少数人能消费得起的产品。这真的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吗?

保障权利而不是保护利益

前面分析过了,一方面是养殖户因为牛肉价格下降赚得少甚至不赚钱了,另一方面是消费者因此受益。这一来一去,该如何从总体上来计算利益得失呢?恐怕是任何一个经济学家,用任何数学模型或者大数据都无法算得清楚的。

所以,正确理解“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句话,其真正的底层逻辑是保障权利而不是保护利益。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得失,是永远无法计算清楚的一笔账,但保障产权,保护权利不受侵犯,这是很清晰的。

消费者有自由选择供应商的权利,生产者也有选择继续参与竞争或者退出的权利,而这个生产者既包括国内生产者,也包括其他国家的生产者。只要是消费者认可的产品,哪个国家生产的其实并不重要,正如苹果公司的产品,品牌设计在美国,而生产代工却在中国。牛肉也是一样的。

生产者想要在市场立足,要讨好的永远都是消费者。如果是在市场竞争中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却想通过行政手段来阻止消费者选择更好的产品,这也是另外一种形式的侵犯权利,是在以保护国内产业之名,利用行政力量侵犯消费者的选择权,实际上是在寻求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

主管部门在应行业协会的申请进行调查时,也应该倾听消费者的声音。

•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张是之

责编 辛省志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