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虞尔湖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没有多少行业像白酒行业一样,虽然玩家众多,但是头部企业却十分集中。尤其是位居行业第一、第二地位的茅台、五粮液等品牌,行业地位更是几乎无人能够撼动。

2023年,白酒行业的格局又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尤其是山西汾酒,首次跨入营收300元俱乐部。

不过,正如“你追我赶”的白酒行业,有句老话:“铁打的茅五,流水的老三”。目前的山西汾酒与行业老三,也似乎无缘。

因为,与山西汾酒同时跨过300亿营收大关的,还有第二梯队的泸州老窖。而位居行业Top3的洋河股份,早在2022年就已经突破这个门槛。时至2023年,洋河股份依然以331.26亿元的营收规模,排在山西汾酒的319.亿元之前。

2021年12月,袁清茂接棒掌舵汾酒,并在上任之后便定下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战略目标。只是目前看来,山西汾酒离这个目标,依然有些遥远。

据了解,在此基础上,山西汾酒也定下了2024年冲刺380亿元、2025年冲刺400亿元营收的宏伟目标。只是,在白酒行业依然百舸争流的大背景下,山西汾酒能够如愿冲进Top3阵营吗?

营收净利润增速双双放缓, 库存压力山大

2023年,全球经济逐渐回暖的同时,白酒行业也进入了新一轮的发展周期。据观察,山西汾酒虽然2023年营收、净利润等核心业绩指标,仍保持两位数增长,但是增速已大不如前。

据山西汾酒财报显示,2023年,其营收和归属净利润分别为319.28亿元、104.3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到了21.8%、28.93%。不过要知道,2021-2022年,山西汾酒的营收同比增速还是42.75%、31.26%;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则为72.56%和52.36%。

由此可见,虽然横向对比,山西汾酒目前的业绩增速属于上游队列,但是山西汾酒近年的业绩增速明显放缓,且增速下滑趋势十分明显。

这也意味着,未来山西汾酒的业绩规模能够增长到何种程度,还存在变数。除此以外,山西汾酒面临的库存压力,也不容小觑。

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山西汾酒全年存货规模同比增长19.93%至115.73亿元,再创历史新高。而对比5年前的2017年,山西汾酒的存货规模则仅22.99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库存商品中,成品酒与自制半成品(基酒)的账面余额约各占一半。抛开库存规模绝对值来看其库存商品比例,山西汾酒的库存商品占比,与其他品牌相比,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对比之下,2023年,山西汾酒库存商品占存货超过40%,而同期贵州茅台则只占4.77%。而洋河股份、泸州老窖、古井贡酒等与其处于同一梯队的酒企,该业绩数据则分别为15.8%、19.93%、18.57%,由此足见山西汾酒的库存压力之大。

值得注意的是,山西汾酒不仅与洋河股份、泸州老窖收入规模相差无几,且落后于洋河股份。而且,在盈利能力方面,山西汾酒也不敌泸州老窖。公开数据显示,泸州老窖2023年净利率已接近44%,而山西汾酒则在30%上方徘徊。

押注高端,却还有较大成长空间

据分析,山西汾酒的业绩增长,离不开其对高端产品的重磅打造。尤其是随着近年以来,清香型白酒的市场份额提升,山西汾酒更是在这个垂直品类上,交出了还算不错的成绩单。

清香白酒相对分散的竞争格局,让山西汾酒依靠其品牌优势及产品定位,占据了一席之地。以其爆款产品汾酒青花20为例,该款产品处于400元-800元的次高端价格带,在次高端市场中,占据绝对竞争力。

由此,也促使山西汾酒的市场优势进一步增长,以青花系列产品为代表的高端价格代产品,甚至贡献了山西汾酒业绩的70%。而细分至青花系列,其销售占比也接近半壁江山。有券商预计,青花20、青花25表现更为强势,复兴版则增势温和,未来仍将是为山西汾酒贡献业绩的主力。

不过,山西汾酒押注高端,并非无懈可击。一方面,虽然青花系列增速高达30%,但是其中腰部产品却在“拖后腿”,增速仅为10%左右。2024年第一季度,也延续了这样的发展态势。

另一方面,虽然其高端价位的产品已经有一定的市场基础,但是仍有较大增长空间。尤其是当清香白酒品牌都在集中瞄准中高端价位的产品时,市场竞争所带来的压力,不容忽视。

以2023年青花30复兴版的增速为例,仅为个位数的销量增速,显然难以支撑其可持续发展与保持优势。据观察,在高端价位品类上,牛栏山魁盛号、衡水老白干·1915等都是山西汾酒的竞品。

而该类产品上市时间多集中在2020年、2021年。因此,一旦山西汾酒的新品难以获得市场认可,其未来的业绩增长,也将平添变数。

此外,山西汾酒在产能方面,也在不断扩充,但是倘若终端动销无法与之匹配,此类激进的产能布局,也将为其进一步带来库存成本压力,甚至带来不可预知的风险。

数据显示,2023年,山西汾酒成装分厂的产能利用率并未达到100%。但公司成品酒、半成品酒(含基酒)的库存量同比均增长两成左右。由此可见,生产过剩压力,也是山西汾酒未来需要面临的挑战。

股东减持、竞争仍在,山西汾酒何时跨入前三?

前不久,山西汾酒发布公告称,其二股东华创鑫睿(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创鑫睿”)拟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800万股,即不超公司总股本的0.6558%。据了解,华创鑫睿系华润创业为与汾酒合作专设的子公司。

其主营业务为经营华润集团啤酒、食品、饮品业务。此前的2018年,华润创业以51.6亿元购入山西汾酒9915.45万股,彼时持股比例11.45%,每股转让价格52.04元。

虽然山西汾酒在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本次减持计划不会改变华润创业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以及对公司长期价值的高度认可,且华润创业将通过华创鑫睿继续持有公司股份,没有减持公司股份的计划。

但是投资者却因此产生了连锁反应,纷纷抛售山西汾酒的股票,导致其股价阴跌数日。由此可见,华润系股东的异动,正在动摇投资者对山西汾酒的信心。

除了这些微妙的因素影响外,投资者对山西汾酒的信心不足,或许还与其行业地位“不上不下”有关。实际上,自2021年掌舵以来,山西汾酒喊出冲进Top3的目标已有3年。

但是如今看来,行业的竞争格局,依然是结局难料。如前文所述,仅仅营收规模在300亿元左右徘徊的玩家,就有洋河股份、泸州老窖等品牌。而山西汾酒拿下和行业老三,谈何容易?

此外,白酒行业的内卷程度,还体现在价格倒挂以及不同区域市场的产品销售上。而作为发源于山西的白酒品牌,在山西省内,汾酒市占率仍仅过半,在县级市场等区域,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除此以外,其全国化进程,也将受到其他区域品牌、全国品牌的狙击,增长压力也可想而知。例如,数据显示,2022年,公司长江以南市场营收增速超过50%,但是到了2023年,该区域市场的业绩增速明显放缓,已降为3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白酒品牌通过经销商销售产品的模式决定了,经销商在很多时候,成了为白酒品牌“冲业绩”的“替罪羊”,低价“处理”存货,几乎是常态。由此也导致了,部分名酒品牌以及二、三线品牌市场成交价低于经销价,价格倒挂现象十分严重。

在这样的行业环境之下,山西汾酒完成冲进行业前三的目标,也将面临变数。尤其是在山西汾酒的库存水平高于同行之时,这种压力更是不容忽视。

与此同时,这种现状似乎也预示着,山西汾酒一味的追求销量、突破业绩规模或许并非长远之计,而其如何稳住经销商,进一步降低库存,并减少产品价格倒挂现象,才是公司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的关键。

结语

白酒行业向来竞争激烈。经过几轮市场博弈,如今已经形成了一种相对平衡的市场格局。不过,横向对比来看,行业各大玩家的品牌力、产品力,依然可以高下立分。而相比茅台、五粮液这些强势品牌,山西汾酒属于第二梯队,已无可争议。

只是,山西汾酒却不甘于长期处于这种江湖地位,甚至从来没有忘记自己要冲进行业Top3、成为真正头部玩家的目标。虽然白酒市场风云变幻,山西汾酒凭借其优于同行的业绩增速,闯进前三也并非没有可能。

但是,即使其闯进前三,又将以何种姿态面临未来的市场变化,稳住自己的江湖地位?也将是山西汾酒的一大挑战。

而倘若山西汾酒只是为了行业前三这种“虚名”而过于激进,甚至以牺牲经销商的利益与信任为代价,这笔“买卖”是否划算,也还得山西汾酒细细思量。

毕竟,一直以来,白酒行业“流水的老三”,你方唱罢我登场,一直是一个难以打破的铁律。那么,未来的山西汾酒,会是那个幸运的破局者、稳坐行业第三的宝座吗?让我们拭目以待。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