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环球网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已明确指示贸易代表办公室,将在未来一周内向150多个“次要贸易伙伴”发出关税加征通知。值得注意的是,这份名单里没有中国。

特朗普这轮动作来得突然。7月16日他在白宫记者会上说,将对“体量小、和美国商业往来少”的国家统一加税,税率可能在10%到15%之间。更早时候,他还给20多个国家发过函,包括日本、韩国、巴西等,说要8月1日起收20%到50%的关税。但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美国最大贸易逆差来源国,这次被“漏”了。


150多国收到通牒,要被加税?关键时刻特朗普对华态度却变了?美高官放风:中美将有大事发生

特朗普(资料图)

但细看政策逻辑,没那么简单。特朗普的关税大棒从来不是随便挥的。他之前说过,“关税是让美国制造业回流的工具”。可过去几年,中国本土芯片产业反而在这种压力下加速成长。单纯靠技术封锁压不住中国,美国企业倒先丢了市场。

这时候调整策略,特朗普有自己的算盘。一方面,他要“广撒网”收割利益。150多个国家里,既有东南亚制造业新兴国,也有拉美资源出口国,这些国家和中国产业链关联紧密,但对美国依赖度更高。特朗普算的是,哪怕每个国家多收10%关税,汇总起来也是笔大数。另一方面,他把中国暂时“放一边”,可能想腾出手处理其他关系。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最近放风,说中美8月要谈经贸大事,财政部、贸易谈判代表都可能随行。这消息虽没得到中方确认,但结合特朗普近期的动作,能看出点苗头:他不想在这个时候激化对华矛盾。

为什么?中国扛住了之前的几轮施压。从芯片到新能源,从高端制造到农产品,中国市场的韧性和产业配套能力超出预期。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今年3月做过统计,特朗普政府对华加征的关税里,超过60%的成本最后转嫁到了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头上。这种情况下,继续硬刚中国,对特朗普选情未必有利。


150多国收到通牒,要被加税?关键时刻特朗普对华态度却变了?美高官放风:中美将有大事发生

特朗普(资料图)

但“缓兵”不等于“让步”。特朗普政府最近的小动作不少。这种“捡软柿子捏”的策略,本质是把经贸关系工具化——搞不定中国,就从其他市场找补。可东南亚、中东不少国家早有过教训:巴西总统卢拉去年就说过,“特朗普只尊重有原则的谈判方”。这些国家宁可和中国合作,也不愿被美国当枪使。

回到中美对话的可能。中方态度一直很明确:谈可以,但得平等尊重、互惠互利。外交部发言人多次强调,合作前提是“相互尊重”,不是单方面提条件。过去几年,中美谈过很多轮,有成果的都是在双方都拿出诚意的时候。如果美方只是想找个“背景板”给自己脸上贴金,或者拿些无关痛痒的“小让步”换政治资本,那对话大概率要黄。

现在的问题是,特朗普的“缓和”能持续多久?他的政策向来摇摆。上个月还说“要友好竞争”,转头就批准了英伟达H20芯片对华出口许可——这款曾被限制的AI芯片,现在成了美方推动对话的“敲门砖”。为什么?因为中国芯片产业进步太快,再封锁下去,美国企业连技术红利都吃不到了。


150多国收到通牒,要被加税?关键时刻特朗普对华态度却变了?美高官放风:中美将有大事发生

特朗普(资料图)

对中国来说,这轮博弈的关键还是做好自己的事。不管美国是加税还是缓和,中国产业链的升级、市场的扩大都是不可逆的趋势。150多个国家收到关税通知,说明全球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在上升;但中国作为全球最大货物贸易国,抗风险能力也在增强。

至于中美对话,中方从来不反对沟通。但沟通要解决问题,不是走过场。如果美方真想谈出成果,就得先拿出点实际行动:取消不合理的关税、停止技术封锁、尊重中国核心利益。否则,就算8月的对话开了,也可能只是“各说各话”。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